首页 理论教育 浙江新兴产业与创新型企业发展的基本条件

浙江新兴产业与创新型企业发展的基本条件

时间:2023-05-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总体上在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的引导下,浙江各级政府十分重视与新兴产业和创新型企业发展相关联的投资环境、市场环境与政策环境建设,新兴产业与创新型企业发展成效明显。目前浙江新兴产业发展尚处在起步阶段,预计随着新兴产业规模扩张与创新型企业不断增加,企业用地与排污指标需

浙江新兴产业与创新型企业发展的基本条件

(二)浙江创新型企业发展中的主要困难与问题

浙江省各级政府十分重视培育与扶持创新型企业发展,2010年浙政办发81号《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自主创新能力提升行动计划暨国家技术创新工程浙江省试点方案2010年度实施计划与责任分解的通知》提出:“全面开展创新型企业试点示范工作,着力培育一批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的行业龙头骨干企业。省、市、县(市、区)三级全面开展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制定和完善创新型试点示范企业的扶持措施和考核评价体系,完善企业自主创新的外部体制和内部机制,争取新增国家级创新型试点企业5家、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50家、市县级试点企业1000家以上。”创新型企业发展需要营造好的投资环境、市场环境与政策环境。总体上在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的引导下,浙江各级政府十分重视与新兴产业和创新型企业发展相关联的投资环境、市场环境与政策环境建设,新兴产业与创新型企业发展成效明显。问题是,尽管浙江省中小企业众多,创新发展动力强劲,地方政府也大力支持创新型企业发展,囿于创新条件、创新环境与创新能力的局限,创新型企业在创新发展中依然面临着诸多困难与问题,需要通过政府与企业、政策与市场的互动与协调来逐步化解。

1.创新型企业家匮乏

如前所述,在新兴产业中,创新型企业家对创新型企业的成长与发展起着关键作用。由于新兴产业中的创新型企业家需要具备相应的知识、技术与管理素养,这与目前浙江以资本型、商人型企业家为主体的企业家队伍不相吻合,以至于许多具有资本实力的企业家宁愿圈地、占矿,甚至于金融投机,也不愿意投资新兴产业。从新兴产业与创新型企业发展的国内外实践看,没有一批科技型企业家投身到产业与企业的创新发展中,浙江新兴产业发展与创新型企业成长是很困难的。

2.缺乏相对稳定的资金来源

从一般意义上讲,创新型企业大多是中小科技型企业,这些创新型企业创业之初可能只有一个创意,一项专利,一个新产品,一种商业模式雏形等,如何筹集到创业创新资金是创新型企业面临的首要问题。同时,创新型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根据技术与产品的研发,市场开发与产能扩张,融入更多的后续资金。由于技术创新与产品开发难度大,成功率低,使创新型企业发展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因而后续融资难度很大。如果没有相对稳定的资金来源,创新型企业就很难继续进行后续的技术创新与产品创新。

3.高端专业人才短缺

人才是稀缺资源,人才集聚是创新型企业发展的基本条件,尤其是高端专业人才是创新型企业进行核心团队建设、进行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管理创新的中坚力量。在国内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氛围中,各地人才竞争激烈,人才相对短缺。浙江杭州宁波等地虽然适宜新兴产业与创新型企业发展,由于商务成本高企,尤其是与专业人才相关的住房价格十分昂贵,增加了人才集聚的难度。

4.技术创新机制有待改进(www.xing528.com)

技术创新是新兴产业与创新型企业发展的主题与动力。创新型企业由于资金少,难以通过大量资金投入建立自主性技术研发平台,尤其是一些涉及产业发展的原创性与共享性技术创新更没有条件自主研发。需要形成技术创新协作机制与技术研发共享平台。从实践看,目前推广的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协作机制有其明显局限。一般意义上,企业技术创新与产品研发是市场导向,追求商业价值。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的技术创新大多是学术导向,追求学术价值。产学研科研协作机制存在的技术创新导向分离,使技术创新难以产生协同效应

中央政府在“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形成新的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协作机制,是一种更符合实际,更有效率的技术创新机制。目前,共享型技术研发平台主要由地方政府出资建设,由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牵头管理,这对于缺少资金与研发设备的创新型企业是十分有利的。问题是,共享性技术研发平台管理难度较大,使用效率偏低。包括面对众多企业、众多项目如何保证研发设备的专用性与适用性,怎样提高研发设备的装备水平与使用效率,如何保证企业有效利用共享平台进行技术创新等,都需要作进一步的探索。

5.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保护不到位

技术创新与产品创新是创新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与市场竞争力所在。如何保护技术创新与产品创新,关系到创新型企业与新兴产业的发展。在发达经济体,对于创新的保护已经形成相对完备的法律制度与市场规则,由此带来的创新激励使众多创新型企业通过技术创新与产品创新,迅速成长为新兴产业中的龙头企业,推动产业快速发展。

毋庸讳言,中国至今还没有形成创新保护的法律制度与市场环境。虽然在立法上对创新保护进展较快,但是在创新保护执法过程中普遍存在着力度不足、偏差过大等问题。很多创新型企业因为新技术与新产品被严重侵权而难以为继。一个颇有影响与代表性的案例是中国市场中普遍存在的“山寨”现象。许多具有市场潜力的新技术新产品只要一面市,大量“山寨”产品就接踵而至,以低价格大批量冲击市场,以至于创新型企业的技术创新与产品创新成为为他人作嫁衣裳。浙江各地的产业集群中,新技术新产品的侵权与模仿现象也十分严重,由此导致的产品同质化既冲击了市场,也挫伤了创新型企业技术创新与产品创新的积极性。永康五金产业由于侵权模仿而严重影响市场销售与产品创新可见一斑。显然对技术创新与产品创新保护直接关系到创新型企业的商业利益与创新积极性,又直接影响市场环境建设与新兴产业发展,是创新型企业与新兴产业发展面临的一大难题。

6.创新型企业用地与排污指标难以保证

浙江省地域面积10万余平方公里,多为河川、山地与丘陵。由于地域狭小,环境容量不足,且经济相对发达,导致企业用地与排污指标十分紧张。同时浙江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发达,众多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企业利用经济发展之初用地供给充裕、企业用地价格十分低廉的有利时期,圈占了大量工业用地。此外,劳动密集型制造业排污量大,环境污染严重,这使后续新兴产业与创新型企业发展用地与排污指标十分紧张。一些创新型企业有规模效应、有发展潜力的高新技术项目,由于地方工业用地与排污指标十分紧张而难以落地发展。目前浙江新兴产业发展尚处在起步阶段,预计随着新兴产业规模扩张与创新型企业不断增加,企业用地与排污指标需求将不断增长,这必然加剧企业用地与排污指标矛盾,需要通过加快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转移来优化资源配置,增加创新型企业用地与排污指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