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李伯相建议优先发展水师,再考虑东征(1882年)

李伯相建议优先发展水师,再考虑东征(1882年)

时间:2023-05-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代李伯相筹议先练水师再图东征疏奏为自强要图,宜先练水师,再图东征,遵旨妥筹复陈,仰祈圣鉴事。所奏颇为切要,著李鸿章先行通盘筹画,迅速复奏等因。惟中国力筹整顿,既欲待时而动,则朝鲜与日本所立之约,究因毁使馆、杀日人而起,目前可勿驳正。西人亦乐其倾心亲附,每遇中东交涉事件,往往意存袒护。第东征之事不必有,东征之志不可无。中国添练水师,实不容一日稍缓。如此则五年之后,南北洋水师两枝,当可有成。

李伯相建议优先发展水师,再考虑东征(1882年)

代李伯相筹议先练水师再图东征疏(1882年)

奏为自强要图,宜先练水师,再图东征,遵旨妥筹复陈,仰祈圣鉴事。窃臣承准军机大臣密寄八月十六日奉上谕:翰林院侍读张佩纶奏请密定东征之策以靖藩服一折,据称日本贫寡倾危,琉球之地久踞不归,朝鲜祸起萧墙,殃及宾馆,彼狃于琉球故智,劫盟索费,贪惏无厌,今日之事,宜因二国为名,令南北洋大臣简练水师,广造战船。台湾、山东两处,宜治兵蓄舰,与南北洋掎角,沿海各督抚迅练水陆各军,以备进规日本等语。所奏颇为切要,著李鸿章先行通盘筹画,迅速复奏等因。钦此。仰见圣主研求至计,不厌精详,曷胜钦佩。

臣昨于复奏邓承修请派知兵大臣驻扎烟台折内,曾声明跨海远征之举,以整练水师,添备战舰为要;战舰足用,统驭得人,则日本自服,球案亦易结等语。今张佩纶请密定东征之策,亦谓不必遽伐日本,南北洋当简练水师、广造战船以厚其势,台湾、山东治兵蓄舰以备掎角。与臣愚计,大致不谋而合。惟中国力筹整顿,既欲待时而动,则朝鲜与日本所立之约,究因毁使馆、杀日人而起,目前可勿驳正。缘朝日昔年立约,中国并未与议;彼虽未明认朝鲜为我属国,而天下万国固皆知我属矣。似不如专论球案,以为归曲之地,转觉理直而势顺也。至日本国债之繁,帑藏之匮,萨、长二党之争权,水陆军势之不盛,原系实情。但彼自变法以来,一意媚事西人,无非欲窃其余绪,以为自雄之术。今年遣参议伊藤博文赴欧洲考究民政,复遣有栖川亲王赴俄,又分遣使聘意大里,驻奥斯马加,冠盖联翩,相望于道,其注意在树交植党。西人亦乐其倾心亲附,每遇中东交涉事件,往往意存袒护。该国洋债既多,设有危急,西人为自保财利起见,或且隐助而护持之。然天下事但论理势,今论理则我直彼曲,论势则我大彼小。中国若果精修武备,力图自强,彼西洋各国,方有所惮而不敢发,而况在日本。所虑者彼若豫知我有东征之计,君臣上下,戮力齐心,联络西人,讲求军政,广借洋债,多购船炮,与我争一旦之命,究非上策。夫未有谋人之具,而先露谋人之形者,兵家所忌。此臣前奏所以有修其实而隐其声之说也。

自昔多事之秋,凡膺大任、筹大计者,只能殚其心力,尽人事所当为,而成败利钝,尚难逆睹。以诸葛亮之才略,而兵顿于关中;以韩琦范仲淹之经纶,而势绌于西夏。迨我高宗,武功赫濯,震慑八荒,然忠勤如傅恒、岳钟琪,而不能必灭金川,智勇如阿桂、阿里衮,而不能骤服缅甸。彼当天下全盛之时,圣明主持于上,萃各省之物力,挟千万之巨饷,荐一人无不用,陈一事无不行,犹且迁延岁月,相机了局者,时与地有所限也。日本步趋西法,虽仅得形似,而所有船炮,略足与我相敌。若必跨海数千里,与角胜负,制其死命,臣未敢谓确有把握。第东征之事不必有,东征之志不可无。中国添练水师,实不容一日稍缓。谕旨殷殷以通盘筹画责臣,窃谓此事规模较巨,必合枢臣、部臣、疆臣,同心合谋,经营数年,方有成效。从前剿办粤捻各匪,有封疆之责者,以一省之力,剿一省之贼,朝廷责成既专,一切兵权、饷权与用人之权,举以畀之,故能事半功倍。今则时势渐平,文法渐密,议论渐繁,用人必循资格,需饷必请筹拨,事事须枢臣、部臣隐为维持。况风气初开,必聚天下之贤才,则不可无鼓舞之具;局势过涣,必联各省之心志,则不可无画一之规。傥蒙圣明毅然裁决,则中外诸臣,乃有所受成,似非微臣一人所敢定议也。张佩纶谓中国措置洋务,患在谋不定而任不专,洵系确论。治军造船之说,既已询谋佥同,惟是购器专视乎财力,练兵莫急乎饷源。昔年户部指拨南北洋海防经费,每岁共四百万两,设令各省关措解无缺,七八年来,水师早已练成,铁舰尚可多购。无如指拨之时,非尽有著之款,各省厘金入不敷解,均形竭蹶,闽、粤等省,复将厘金截留。虽经臣迭次奏请严催,统计各省关所解南北洋防费,约仅及原拨四分之一。岁款不敷,岂能购备大宗船械?今欲将此事切实筹办,可否请旨敕下户部、总理衙门,将南北洋每年所收防费,核明实数,并闽省截留台防经费,由南洋划抵外,再拨的实之岁款,务足原拨四百万两之数。如此则五年之后,南北洋水师两枝,当可有成。至台湾为日本要冲,山东为辽海门户,两省疆吏,诚不可无熟悉兵事者,妥为区画,与相掎角,此又在朝廷之发纵指示矣。臣前奏慑服邻邦缓急机宜一疏,业已详陈梗概。所有自强要图,宜先练水师再图东征缘由,遵旨迅速妥筹,恭折由驿密陈。是否有当,伏乞皇太后、皇上圣鉴训示。谨奏。(www.xing528.com)

章琴生云:“看似与张侍读之论,无甚异同,疏中亦声明大致不谋而合,实则隐驳侍读东征之策,却又绝不费手。观其识议明豁,辞旨隽永,是汉唐以来奏疏中有数文字。中间‘自昔多事之秋’一段,与侍读原疏针锋相对,所谓持矛刺盾也。读者不观侍读之疏,不知此文用笔之妙。”

(选自《庸庵文续编》卷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