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脱贫攻坚与新农村建设的关键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脱贫攻坚与新农村建设的关键

时间:2023-05-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到2020年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三农”角度有两件大事:一是脱贫攻坚,二是新农村建设。农民的钱袋子有没有鼓起来,是检验“三农”工作的重要尺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稳步提高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水平,要以农民能够享受同城市居民基本均衡的公共服务为目标,增加投入,不断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标准和水平,实现从有到好的转变,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努力让广大农民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脱贫攻坚与新农村建设的关键

到2020年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三农”角度有两件大事:一是脱贫攻坚,二是新农村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今后4年,能否实现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能否补齐农村这块全面小康的短板,将直接影响到能否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

农民是否脱贫不能简单地看收入。有一个标准叫“两不愁三保障”,即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和住房安全有保障。有的地方实行“三不愁四保障”,加上了冬天的燃料不愁,饮水安全有保障等。

我国扶贫开发长期是区域瞄准,瞄准贫困县、贫困地区。但研究发现,前些年的一些扶贫政策,改善了贫困地区的面貌,没有改善贫困人口的生活水平,特别是对极端贫困家庭影响不大,扶贫资金往往用不到最穷的人身上,处于收入分配低端的贫困人口越来越难以享受经济增长的好处。

扶贫的新战略是精准扶贫。扶贫对象要精准,解决好“扶持谁”的问题;扶贫主体要精准,解决好“谁来扶”的问题;扶贫路径要精准,解决好“怎么扶”的问题。

农民致贫原因复杂多样,但有两点最为常见:一是缺技术、缺资金;二是家里有病人、有上学的。相应地,扶贫政策一是人力资本,二是医疗政策,三是提供资金,要产业发展项目。中央提出,扶贫政策过去是大水漫灌,现在要搞精准滴灌,由产业扶贫转移到就业扶贫,异地搬迁扶贫。

农民的钱袋子有没有鼓起来,是检验“三农”工作的重要尺度。支撑农民增收的传统动能在逐渐衰减,从各地实践看,现在农民增收的新动能突出表现在有机绿色农业电子商务、农村物流、农业观光、乡村旅游、休闲养生、民俗文化开发等产业。这些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有利于农民深度参与社会分工分业,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与带动农村特色小镇和县域经济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

农业不仅要满足人民群众对农产品的需求,还要满足农业观光休闲等服务性需求,满足对良好生态的绿色化需求。大力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推动农业由产销分离向全产业链融合发展转变,加快把农业变为具有农产品供给、旅游休闲观光、生态保护、文化传承、就业创业等多种功能的产业综合体。(www.xing528.com)

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将成为农民转移就业和增收的重要支撑。农村的新产业、新业态正在由“盆景”变成“风景”,现在亟需政策支持。2017年“一号文件”提出,完善新增建设用地保障机制,将年度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确定一定比例用于支持农村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农村建设还要补短板。首先是补齐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短板。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专项行动,加大力度支持农村环境集中连片综合治理,加大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支持力度,健全秸秆多元化利用补贴机制;巩固提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让农民喝上干净水;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工作,推进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实施农村新能源行动,推进光伏发电,逐步扩大农村电力燃气和清洁煤供给。

其次要补齐农村公共服务的短板。公共服务现在从无到有,体系框架建立起来了,但是水平还不高,标准还比较低。农村低保、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补助标准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际报销比例低,城乡义务教育的差距还非常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稳步提高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水平,要以农民能够享受同城市居民基本均衡的公共服务为目标,增加投入,不断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标准和水平,实现从有到好的转变,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努力让广大农民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注释】

[1]本文根据长安讲坛第309期内容整理而成。

[2]韩俊,中国经济50人论坛成员,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中央财经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