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商品交易与货币的产生和作用

商品交易与货币的产生和作用

时间:2023-05-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计算的经济性要求“标准商品”应当为人们所熟悉,甚至经常被使用,只有这样,人们才会知道如何来确定它与其他商品的交换比率。因为,计算的经济性会强烈地要求减少“标准商品”的品种。当然,“标准商品”同时还要满足可储藏、可分割等要求。有了货币,一个人在卖出商品的同时不必立即买入商品,而代之以对货币的持有。货币的出现一定是大大促进了商品交易的。

商品交易与货币的产生和作用

货币的出现是为了满足商品交易的实际需要。货币首先用于进行价格的换算与折算。其次,由于不同的交易可能是跨时空的,交易者就需要在商品卖出与买入之间的间歇期内实际地持有货币,就好像持有某种实物商品一样;这就引起了货币的发行、管理、可接受性、存储以及币值的浮动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我们在前文(3.7.5节)中已经有所论及,但是,它们都是值得再进行详细论述的。

“计算货币”是一个直观的例子,可以用来说明即使是十分简单的算术运算,某种技巧的运用也是至关重要的。如三种商品A、B、C 之间的交换比率,当事人可以直接地进行确定,并记忆在脑中;但是,当商品数量扩大到十种、三十种、三百种、三千种的时候,还能够这样做吗?显然是不能的。人们一定会去寻找某种(或某几种)“标准商品”,通过确定每种商品与这种“标准商品”之间的交换比例,再来折算各种商品相互之间的交换比例。这个技巧看似简单,但绝不是可有可无的。可以设想,假使不这样做的话,人们就要对每两种商品之间的交换比率分别进行死记硬背,才能进行折算,所需的记忆空间将会是十分惊人的。这是笨拙的和荒唐的。所以,即使有某种奇怪的法律要求人们这样做,人们也会私下偷偷地违背它。这是计算经济性的强大力量。计算的经济性要求“标准商品”应当为人们所熟悉,甚至经常被使用,只有这样,人们才会知道如何来确定它与其他商品的交换比率。同样可以设想的是,由于经常使用的商品有所不同,起初,不同人群所采用的“标准商品”必定是有所差异的。后来,随着不同人群的融合,“标准商品”也就会渐渐地趋向统一,固定在某些少数选项上。因为,计算的经济性会强烈地要求减少“标准商品”的品种。即使有人对这种“标准商品”的价值不够熟悉,社会也会通过坚持对每种商品使用“标准商品”来标价的方法,使他们尽快地熟悉起来。当然,“标准商品”同时还要满足可储藏、可分割等要求。货币曾经长期固定在金、银等金属品种上,这是各种要求相互平衡之后的结果。虽然普通人可能大都对金、银的实际用途不够熟悉,但是,鉴于金、银的其他优点,这个缺点就被容忍了。通过后天的学习,金、银的价值终于成为普通大众普遍掌握并代代相传的公共知识了。

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货币作为交易媒介的发展,使得买与卖相互分离了,作为相对独立的两个行为与两种过程而存在了。然而,在一个静态的理论体系中,这个观点不能显露出它的价值。这个观点是属于动态体系的。有了货币,一个人在卖出商品的同时不必立即买入商品,而代之以对货币的持有。这样一来,他就摆脱了商品的“纠缠”。在他持有货币的期间,节约下来的商品就可以用于满足其他人的需要。他只需要在要消费商品的前夕购买商品即可。否则,他也就只能把一种商品更换为另一种商品,因而就总是处于商品的“包围”之中,并且总要看管和维护这些商品。无论对于个人还是社会,这都是非常不经济的,甚至是荒唐的。

货币的出现一定是大大促进了商品交易的。这一点在新古典环境中无关紧要,但是,在具有计算与通信代价的算法环境中,它就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没有货币,在物物交换的条件下,仅仅甲所让出的商品为乙所需要是不够的,乙所让出的商品还必须同时为甲所需要,甲乙之间的交易才能完成;这就大大缩小了交易对手的选择范围。即使甲勉强愿意接受自己所不需要的商品,并经过多次交换,直至得到自己真正需要的商品,也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代价。然而,在有了货币之后,情形就变得很简单了:甲、乙只要分别出售自己的商品,然后分别持有货币即可。他们可以把商品卖给任何人,不一定非得要相互交易。在售出商品之后,他们可以立即购入其他商品,也可以延迟购入商品,甚至永久性地持有货币,而不购入任何实物商品。他们可以拿不定主意,反复地研究、思索和犹豫,也可以选择性地购入商品。他们只需购入自己需要的商品,不必购入自己不需要的商品。每个人都只需关心钱与物之间往复进行的这种“单程的”转换,而不必关心收到自己货币的人又拿它去购买了什么,也不必告知他人自己将拿货币收入去购买什么,这就省却了许多麻烦。有了这样的制度保证,人们就可以减少顾虑,放手地进行买和卖,参与买卖的人也就多了起来。进而,交易对手也就比较容易找到,谈判的过程也就简化了,买卖也就更加容易成交了。(www.xing528.com)

因为人们要在交易中支付货币,要手持货币等待下一次交易,要出借货币,要把它用于投资,等等,这就引起了货币的数量问题。某些货币用于甲与乙之间的交易,就不能同时用于丙与丁之间的交易;为了完成后一个交易,就要另外准备一笔货币。这种效应就是思想实体化的一个后果。这个后果意味着思想被复制的“份数”是重要的。新古典的世界中不存在思想的“份数”问题。

货币的获得是不易的,不是可以“呼之即来挥之即去”的,所以,为了随时进行任何可能的支付,每个人就都要保留一定数量的手持货币,每个家庭就都需要(以现金或存款形式)储备一定数量的货币。这种储备既不必过多,也不能过少。货币不能凭空而来,一个人有钱就有钱,没钱便没钱,有多少钱便有多少钱,他不能平白无故地生出货币来,因此,他可能会缺少货币。他要么通过出卖劳动、服务或商品赚取货币,要么则需要从拥有多余货币的人那里借入货币,甚至去偷,去抢,去诈骗。在此等意义上,货币的性质与一般货物是相同的。货币曾经就是一种货物,而在现代的纸币电子货币条件下,这个性质依旧维持不变[1];这一点最能凸现思想实体与物理实体作为实体的“同质性”及其平等的地位。例如,每个人吃饭时都要使用筷子,因此餐馆就必须为每个客人准备筷子。有多少人同时就餐,餐馆中就需要准备多少双筷子。尽管筷子可以重复使用,没有客人的座位也不必总是摆放筷子,但餐馆需要储备的筷子数量仍然是相当可观的。即使在不就餐的时间,这些筷子的存量仍然需要保持,因为下一个营业时间不久就要到来了。这些筷子更不能损毁,因为它是一种财富,对它的重新置备是需要进行花费的。这个道理适用于其他的餐具,同样也适用于生活中的任何物品。食物、衣服、桌椅电脑书籍、房屋、土地、机器、能源、原材料等,无不如此。凡是能够进行储备的,大都存在着储备的数量问题。即使不能(或者不容易)进行储备的服务,也同样存在数量上的问题。为了提供这种服务的数量,往往还需要事先准备一定数量的用来生产这些服务的物理装备。因此,经济学才研究供给与需求、从而商品的数量问题。

主流经济学主要地、或者优先地研究单次经济活动中的数量问题,这是片面的。因而,当货币数量作为一个难以回避的重大问题被引入核心经济理论时,读者们往往感到很突兀,因为这里的逻辑与此前被反复强化的逻辑是很不相同的;货币问题因此变成了一个另类的问题。货币的逻辑绝不是另类的和难以理解的,它是十分普通的,它所说的只是生活中的常理。是偏狭的经济学让这种常理变得生疏了。现在的关键在于把货币的逻辑应用到普通商品上,应用到经济体系的每一个方面,每一个角落。全部的经济学都需要在流量与存量相并存、并且在反复无限次行为交互作用的基础上来重新出发。这才是把货币理论与经济理论相融合(进而实现“大综合”)的正确方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