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科教扶智:拔穷根久久为功

科教扶智:拔穷根久久为功

时间:2023-05-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乡里得知后迅速派出劝返小组连夜奔赴外地“千里劝学”。双线沟通构成“精准滴灌”的扶智管道。毕节人口素质显著提高。一道道峻岭拦住了求学的心,也阻挡了毕节乘风腾飞的翅膀。要把贫困地区孩子培养出来,是拔穷根的治本之策。“以校农结合带动科技引智、教育扶智,达到产业发展、百姓增收的目的。”久久为功拔穷根。“扶智”与“扶志”,是毕节拔穷根必须迈过去的坎。

科教扶智:拔穷根久久为功

“少年自有少年狂,身似山河挺脊梁;敢将日月再丈量,今朝唯我少年郎……”唱歌的小姑娘是毕节董地中学七年级学生马丽。2019年,她辍学离家务工。乡里得知后迅速派出劝返小组连夜奔赴外地“千里劝学”。当看到她正在弥漫着油漆味的厂房里弯腰劳作时,老师心疼地落下眼泪。

“是老师的坚持与教导让我明白了什么是‘一个女孩该有的样子’。”如今,小马丽继续在学校追逐自己的梦想,她说这首《少年中国说》让她深感自强不息的奋斗力量。

教育是阻断代际贫困的重要途径。董地乡作为全省20个极贫乡镇之一,长期坚持“双线包保”——行政线由政府开展大排查、大走访,劝说思想不积极的家长;教育线由教师负责孩子教育。双线沟通构成“精准滴灌”的扶智管道。

如今董地乡学前、义务教育阶段四类人员全覆盖,实现应助尽助;建立了教育保障管理台账,控辍保学实现动态清零。俯瞰毕节全市,整体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99.8%,初中适龄少年入学率96.04%,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2.18%。毕节人口素质显著提高。

20世纪80年代却是另一番景象。彼时繁忙的东南沿海地区正编织经济腾飞的蓝图,而毕节试验区成立之初,近500万人口中一半是文盲、半文盲,人均受教育年限不足4年。

教育资源匮乏、少数民族语言不通、交通道路不畅……一道道峻岭拦住了求学的心,也阻挡了毕节乘风腾飞的翅膀。

基础在教育、根本在教育、希望在教育。要把贫困地区孩子培养出来,是拔穷根的治本之策。毕节憋足了劲,狠下了心,砸锅卖铁也要办好教育,提高人口素质。当地利用多项改革、多重政策叠加,走出一条“穷财政办大教育”的快速发展之路。

娃娃们抓智,大人们也要抓智。1987年毕节农民人均纯收入182元,“一年365天,有二三百天都在研究吃饭问题。”这让毕节人认识到没有一流的农民,就没有一流的农业,更没有摆脱贫困的出路。

“要拔除头脑中的‘穷根’!”农民夜校农业技术培训班如火如荼兴办起来。毕节人不甘于祖祖辈辈“白丁”的命运,长满茧子的双手捧起书本,丰富的人力资源逐渐转化为优质的人才资源。(www.xing528.com)

“潘学军,盼学军!”这是赫章李富贵逢人必说的口头禅。原本是贫困户的李富贵在潘学军指导下,建设核桃采穗圃,家庭年收入6万元以上。

潘学军是谁?还得从2006年说起。彼时“纳威赫”之一的赫章县迎来了一支“点果成金”的科技团队——贵州大学与赫章县建立了全面合作关系。贵州大学农学院副院长潘学军率先与该县合作开展核桃技术攻关与研发,一干就是十余年。

“以校农结合带动科技引智、教育扶智,达到产业发展、百姓增收的目的。”潘学军表示,“赫章属于乌蒙山区果树资源的核心分布区,核桃资源丰富,培植优良品种,可以解决多年来百姓们‘守着饭碗饿肚子’的问题。”

做给农户看,带着农户干,帮着农户赚。这支“核桃队”培植优良品种、培训当地农户,先后有数百名科技特派员深入地方,将新技术以示范点形式推广,扭转老百姓“靠天吃饭,不愿花力气”的旧有种植观念。

十几年间,赫章核桃年产值大幅提高,种植户年人均增收5000元,森林覆盖率提高30个百分点,一棵棵核桃树成了村民取之不竭的“绿色银行”。

这些年,越来越多的“潘核桃”走进田间地头,充分发掘毕节当地产业优势,和当地人一起,让“摇钱树”不断长出累累硕果。

久久为功拔穷根。“扶智”与“扶志”,是毕节拔穷根必须迈过去的坎。从收入提升的“物质脱贫”,到提升教育和技能水平的“素质脱贫”,随着各年龄段人口素质共同提高,毕节正实现从人口大区向人力资源强区的喜人转变。

如今毕节脱贫路上科技与教育的“双翅”正直冲云霄,毕节人的脊梁挺得更直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