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推进制造业集群、绿色发展,促进金融创新,加速商旅文融合

推进制造业集群、绿色发展,促进金融创新,加速商旅文融合

时间:2023-05-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三是推动制造业集群发展。大力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扩大直接融资。把长江大保护和绿色发展作为压倒性任务,深入实施“碧水、绿岸、洁产、畅流”行动,扎实推进长江大保护“十大标志性战役”和绿色发展“十大战略性举措”。三是加快商旅文融合发展。

推进制造业集群、绿色发展,促进金融创新,加速商旅文融合

推进城市转型发展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在今后一段时间内,黄石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一芯驱动、两带支撑、三区协同”战略,坚持以打好三大攻坚战、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主线,持续推进产业转型、功能转型、空间转型、生态转型、动能转型,把黄石打造成创新活力之城、先进制造之城、现代港口城市、山水宜居之城、历史文化名城。

1.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着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要以全国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为抓手,着力提高产业价值链,推动产品迈向中高端,加快打造先进制造之城。一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突出存量变革,继续深入实施“百企技改”工程,安排工业转型发展专项资金,通过奖励、补助、贴息等方式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加快推动钢铁、铜、水泥铝型材等产业转型,实现从原材料基地新材料基地转变。二是加速培育发展新兴产业。突出增量崛起,通过技术改造、招商引资、兼并重组,重点发展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大健康等九大主导产业,重塑黄石市产业竞争新优势。三是推动制造业集群发展。贯彻落实产业集群、集约发展的思路,以黄石开发区、大冶湖高新区、新港物流(工业)园为主战场,加快模具钢、智能传输等七大特色产业园建设,优化产业布局,促进集群发展,实现集聚、错位、协同发展。四是推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按照“先进制造+现代服务”的思路,大力发展物流、金融、信息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信息咨询、金融保险会计审计、信用评估、广告会展、法律服务和科技服务行业等生产性服务业。

2.大力推进改革创新,着力增强城市发展活力。以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为抓手,以改革创新为抓手,优化要素资源配置,推动发展动能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打造创新活力之城。一是突出科技创新核心作用。坚持将创新链植入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加快实现主导产业技术研究院、重点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全覆盖。加强众创空间、孵化器等“双创”平台建设,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与运用,进一步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水平。二是推进要素高效配置。围绕主导产业、重点项目配置资源。大力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扩大直接融资。探索推进工业项目“标准地”改革,推行工业用地租赁和弹性出让;实施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深化增减挂钩试点,着力盘活闲置土地。三是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推进“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实现政务服务一张网“五级联通”。将“先建后验”试点拓展到省级园区工业投资项目,持续促进审批提速。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激发微观主体活力。

3.大力推进“港城联动”,着力提升城市开放水平。以“港城联动、以港兴市”为目标,坚持“一城一港一主体”,加快推进水港、空港铁路港、公路港“四港”联动、协同发展,提升城市核心交通枢纽功能,打造现代港口城市。一是建设大港口。深入推进新港“亿吨大港”建设,建成新港码头二期,开工建设新港码头三期及配套工程;进一步完善新港集疏运体系,推动临江产业加速聚集和城市格局进一步拓展。扎实做好对接顺丰机场“1+6”快速通道、黄石通用机场前期等工作,积极融入武鄂黄黄协同发展战略,打造国家级空港经济综合试验区。二是发展大物流业。加快推进物流园区建设,延伸物流、金融、仓储、展示、交易电商产业链,筹建跨境电商信用保障资金池,打造全省跨境电商先行示范区。三是推进大通关。建立口岸服务联动机制,将口岸监管区拓展覆盖到铁路港,实现铁水通关一体化。加快申报综合保税区、进境粮食指定口岸、启运港退税试点口岸。充分发挥新港多式联运示范线路作用,压缩进出口通关时间10%以上,进一步降低货物通关运输综合成本,全面提升开放水平。(www.xing528.com)

4.大力坚持绿色发展,着力推进城市生态转型。坚持以生态立市、绿色发展为根本,持续改善环境质量,进一步提升城市颜值、扩大生态优势,推动城市面貌从“光灰城市”向“生态宜居”转变,努力打造山水宜居之城。一是推进长江大保护。把长江大保护和绿色发展作为压倒性任务,深入实施“碧水、绿岸、洁产、畅流”行动,扎实推进长江大保护“十大标志性战役”和绿色发展“十大战略性举措”。坚持江堤路景、岸线修复、城市整理、塘口治理、村庄整治相结合,努力再现水清、岸绿、村庄美的江南风貌。二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计划,划定高污染燃料禁燃区,精准推进工业污染防治、汽车尾气治理、建筑扬尘整治、农村秸秆禁烧等工作。加快沿江化工企业关改搬,加快磁湖、大冶湖、富河等重点水域污染治理修复,狠抓城区污水处理厂扩能提标和黑臭水体整治。

5.大力开展城市创建,着力提升城市魅力。加快城市东拓南融、市域一体发展步伐,推动城市格局从“沿江布局”向“全域发展”转变,加快建设历史文化名城。一是加速新区建设。坚持“新业态、新生活、新居住、新社区、新服务”理念,狠抓水电气、热能、管廊、公共交通、防洪设施等配套完善,加快人口向新区转移,让新区更有吸引力。二是提升老城改造。按照统一规划、试点先行的思路,补齐老城区短板,加强老街、老区、老厂、老铁路、老码头保护和利用。加快磁湖南岸路网建设,推进26条道路微循环改造,实施智慧停车项目,增加人行天桥,着力解决出行难、行车难、停车难问题。坚持标本兼治,基本实现雨污分流。三是加快商旅文融合发展。以工业旅游为重点,引进知名文创企业进驻基础较好的厂矿、园区景点,进行标准化改造,让生产园区、工业遗址可进入、可体验、可互动。积极培育新零售、体验经济等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加快推进大型商业综合体建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