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民间投资36条促进投资发展——领域和区域分析

民间投资36条促进投资发展——领域和区域分析

时间:2023-05-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13年9月,国务院听取了全国工商联关于“民间投资36条”及42项实施细则贯彻情况的第三方评估汇报。调研同时显示,本市民营企业在国务院“民间投资36条”鼓励投资的领域基本都有所涉猎,资源能源、商业物流业、城乡统筹、金融服务等是本市上规模民营企业进入最多的领域。

民间投资36条促进投资发展——领域和区域分析

2013年9月,国务院听取了全国工商联关于“民间投资36条”及42项实施细则贯彻情况的第三方评估汇报。按照国务院要求,各部门对相关政策作了调整和补充,不断改善政策环境。调研显示,民营企业对政策改善情况逐渐认可,44.5%的企业认为政策环境有所改善,5.8%的企业认为有明显改善,23.3%的企业认为无改善或不清楚。调研同时显示,本市民营企业在国务院“民间投资36条”鼓励投资的领域基本都有所涉猎,资源能源商业物流业、城乡统筹、金融服务等是本市上规模民营企业进入最多的领域。22.6%的企业投资了资源能源等基础产业;12.0%的企业投资了商业物流业;9.0%的企业投资了城乡统筹;8.7%的企业投资了金融服务;7.8%的企业投资了交通水电等基础设施;7.3%的企业投资了政策性住房建设;7.1%的企业投资了医疗教育及福利;5.2%的企业投资了文体及旅游业;4.5%的企业投资了市政公用;1.7%的企业投资国防科技(见表J4-9)。

表J4-9 企业进入“民投36条”鼓励的投资领域情况表

随着“民间投资36条”的逐步实施及相关细则的推出,民营企业参与垄断行业的热情和积极性都很高,民间资本的投资领域更加宽广。但是,在一些重点行业领域,由于垄断行业的门槛较高、实施细则突破不够、行政性壁垒等原因,民营企业进入垄断行业的速度和规模都比较滞后。值得注意的是,在政策环境不断改善的大前提下,垄断行业的门槛较高和实施细则突破不够成为民营企业进入垄断行业的最大的两个问题,且比重较2012年增加。调研显示,33.5%的企业选择垄断行业门槛高,比2012年多10个百分点;27.4%的企业选择实施细则突破性不够,比2012年多11.8个百分点;此外,22.2%的企业选择非公企业自身素质有待提高;20.0%的企业选择存在“玻璃门”等行政性壁垒;18.9%的企业选择某些行业不能控股,缺少话语权(见表J4-10)。

表J4-10 民间投资进入垄断行业存在的问题表(www.xing528.com)

从地域上看,本市民营企业投资区域较为平均,不再只集中在东部地区和海外。本市民营企业发展视野更为广阔,对国内外市场开拓更为积极。调研显示,13.9%的企业选择投资东部;12.0%的企业选择投资新农村及扶贫;11.6%的企业选择投资西部;11.6%的企业选择投资海外;9.0%的企业选择投资中部;5.9%的企业选择投资东北(见表J4-11)。

表J4-11 上规模民营企业发展区域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