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国际直接投资报告:以对外投资促进国内发展

中国国际直接投资报告:以对外投资促进国内发展

时间:2023-08-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18年10月5日,马来西亚交通部撤销了凯杰发展有限公司发出的港口营运执照。2018年10月18日,马六甲皇京港项目因为支付问题被暂停3个月。2019年马来西亚政府相继恢复了东海岸铁路项目和大马城项目,之前暂停的皇京港项目复工也“提上日程”。马来西亚马六甲皇京港第一岛的国际游轮码头项目在6月10日展开打桩工程,竣工后是东南亚最大的游轮码头。

中国国际直接投资报告:以对外投资促进国内发展

(一)皇京港项目背景

中方与马方共建的皇京港项目位于马来西亚马六甲州西南海岸,是一个集生态旅游自由贸易免税区、商业地产开发、深水码头及产业园区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开发项目。项目以马六甲岛为基础,自西向东吹填4个人工岛屿,总面积约1 366英亩(约5.53平方公里)。按照规划,第一岛将建造旅游、文化遗产及娱乐区;第二岛将建成物流中心、金融、商业、补给与高科技工业区;第三岛为综合深水码头及高科技海洋工业园;第四岛则为码头、临海工业园。

项目总投入将超过400亿林吉特(约800亿人民币),预计工程将于2025年完工。完工后的深水补给码头将可停靠350米至400米的超大型邮轮,以及20万吨至30万吨的散装货轮,码头还将配备专门的存储设施,用于石油、石化和植物油在内的液体货物的存储。据马六甲皇京港发展商凯杰(KAJ)发展有限公司预测,皇京港项目建成后,能为马六甲州带来超过1万亿林吉特的经济效益,并在10年内创造出超过4.5万个就业机会。中国电建集团、深圳盐田港集团、山东日照港集团均参与了该项目的建设

皇京港的建成,也将改变马六甲海峡的地缘结构。新的皇京港未建成以前,新加坡港占据了马六甲海峡几乎所有的区位优势,有250多条航线往来世界各地,平均每12分钟就有一艘船舶进出,吞吐量位居世界第三。这也使得新加坡成为除伦敦纽约之外的世界第三大金融中心。皇京港建成以后,将分流相当一部分原来前往新加坡港停靠的船舶,将使新加坡失去对马六甲海峡过往船舶资源的独占优势,马六甲海峡将会出现皇京港、新加坡港竞争局面。但就近期来说,皇京港的相关配套设施完善需要一个过程,并且需要经过长期的经营和管理才能形成比较优势,所以短期内对新加坡港的冲击有限。

(二)缺乏对当地法律法规的了解导致工期延误

中国电建集团负责皇京港项目的总承包、设计、采购、施工。在国内建设项目时,如果需要赶工期,电建集团可以做到全年365天施工不停歇,即使遇到假期,可以加急办理。但是马来西亚《1955年雇佣法》对工作时长和加班做了严格的规定,纵使两国政府再重视这个项目,电建集团必须遵守当地法律法规。皇京港项目的工程进度是电建集团根据在国内建设项目的经验制定的,项目部原定2018年4月底完成填海一期工程的一部分共计38英亩(约15公顷)土地的交付,但由于工程量大,涉及海事、海警环保等多个部门,批复流程比较长,而一旦设备损坏,需要更换专门的零件,又需要办理出关入关等手续……这些意外因素导致工期比原定计划有所延后。

(三)工程进度一波三折

2018年3月,由国民阵线执政的马来西亚政府向凯杰发展有限公司发出了港口营运执照。2018年5月9日,马哈蒂尔率领的反对党希望联盟赢得第14届马来西亚全国选举。新一届政府执政后,马哈蒂尔喊停东海岸铁路项目,也叫停了沙巴和马六甲的天然气输送管项目。尽管马哈蒂尔没有提到马六甲皇京港项目,且经济事务部长阿兹敏在2018年9月告诉媒体,他认为,马六甲皇京港对马来西亚的经济发展有利。但新政府在决策上的不明确态度,导致项目参与方的态度由积极参与转为观望。

2018年10月5日,马来西亚交通部撤销了凯杰发展有限公司发出的港口营运执照。凯杰发展有限公司随后于11月4日向交通部部长陆兆福提呈上诉信函,但毫无回音。于是,凯杰发展有限公司于2019年3月13日向马来西亚高等法庭提交司法审核申请,将马六甲港务局、交通部长陆兆福及马来西亚政府列为此案的答辩人,并索偿1 390亿林吉特。

2018年10月18日,马六甲皇京港项目因为支付问题被暂停3个月。该项目采用的是过程前融资的承包方式进行,总承包商必须先融资,再进行工程。但是,该项目的发展商采用的是先建后付的方式,所以为了工程顺利进行,中国承包商只有先垫付费用。但总发展商迟迟不给承包商建设费用,导致工程费被拖欠,承包商只有暂停项目建设,部分无法获得工资的中国员工被遣送回国,一些当地员工也被辞退。

2019年马来西亚政府相继恢复了东海岸铁路项目和大马城项目,之前暂停的皇京港项目复工也“提上日程”。马来西亚马六甲皇京港第一岛的国际游轮码头项目在6月10日展开打桩工程,竣工后是东南亚最大的游轮码头。[2]

(四)皇京港项目对中国开展对马投资的启示

第一,进一步加强中马政策沟通,为中资企业提供良好保障。中马之间的共性多于中国同其他东盟国家之间的共性,可加强治国理政经验交流、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等。同时在现有的合作框架下,继续采取更加务实的做法,使得理想中的政策红利能够转化为现实利益。

倾听各方声音,减少“一带一路”推进阻力。鉴于“一带一路”倡议下中马合作的长期性,中方要以适当方式加强与马来西亚各政党的对话与沟通,以应对马来西亚政局的不确定性,这在2018年5月马来西亚重新组阁之后显得尤其迫切;相比其他群体,学者的观点更为客观和慎重,也看得更为深远,为了把握中马合作的深层次问题,有必要多听听中马学界的观点;又由于马来西亚民意影响着选票,因此要多进行中马合作过程中具体问题和对策的民意调查,为中马合作的可持续发展铺平道路。

重视风险评估,尽可能规避风险。中国方面需要更多地了解马来西亚的政治环境、经济结构、种族心态等因素,在利益与风险评估中做出理性选择,摆脱被质疑及失利的风险。如鉴于目前马来西亚民意对两国经济合作的认同度远高于两国“政策相通”的必要性,中马合作可以采取先经济后政治的步骤逐渐实现。况且,目前中马两国的经济互补性很强,马来西亚民意对与中国的经济合作并不排斥,因此经济合作的成效也将更为明显。而在政治层面,受制于马来西亚政治体制和复杂的国际政治环境等,马来西亚民间对与中国“政策沟通”的认同度仍相对较低,要改变这一现状非短期之内可以实现。又如与华人的合作,由于华人问题在马来西亚仍然比较敏感,华人对“一带一路”倡议热情可能会令当地民族反感,因此中国不宜过分强调马来西亚华侨华人的作用,也不宜仅与华人合作,那样容易使人误解,甚至可能给华人造成困扰。(www.xing528.com)

中国企业要认真遵守马来西亚劳动保护、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等各方面的强制性规定、指导性规定,还要充分了解马国的劳动救济制度,重视劳动纠纷的解决程序和过程。

第二,在贸易畅通方面,续签新的中马经贸合作五年规划,特别是确立新的贸易规模目标,同时把深化双方的产业分工作为新的贸易重点领域,特别是高技术产品作为重点贸易对象,加以扶持。

在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谈判完成之际,可考虑推动中马新生代自贸区建设。鉴于马来西亚在东盟所具有的特殊地位和对中国所具有的特殊优势,可以考虑打造高水平的中国—马来西亚自贸区,为提升未来中国—东盟自贸区奠定基础。马来西亚积极履行超越世界贸易组织和其他自由贸易协定中包含的条款,同时中国已同澳大利亚韩国签署高水平自贸区协议。中马也在共同推进RCEP谈判,同时加强在东盟与中日韩、东亚峰会、东盟地区论坛等区域合作机制中的协调与配合。在整合地区市场中,中马通过新生代自贸区建设为促进区域一体化建设贡献力量。在产业合作领域,以“中马钦州产业园”和“马中关丹产业园”的建设为契机,提升中马产业合作的水平和高附加值的产业定位方向发展。

针对马方人才缺乏、人才不匹配等问题,中方企业赴马投资时,应优先选择投资环境相对成熟的地区,可以优先选择政府重点发展的产业园区,此类地区吸引人才能力较强,能暂时缓解马方人才缺乏问题。

第三,在设施联通方面,积极推进双边基础设施建设合作。马来西亚侧重于国内基础设施的完善工作,中国更希望完善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两国企业可在交通、电力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领域开展全方位合作。中国的亚投行和丝路基金也重点向马来西亚基础设施规划项目倾斜,配合马来西亚基础设施的升级工作。

第四,在资金融通领域,进一步加强金融合作力度,使马来西亚成为人民币走出去的前沿国家;继续扩大双边本币互换规模,加强在特许经营、建造、建筑和设计服务、电信、垃圾和水处理、港口开发与物流、铁路、银行与金融服务、医疗卫生教育、康体养生、在华清真产品与服务等领域的融资合作。

第五,在民心相通领域,把马来西亚作为了解伊斯兰文化的窗口。马来西亚是世界上第一个实现工业化的伊斯兰国家,加强与伊斯兰国家的文化交流为本地区的稳定和融合提供了范本。可考虑加强青年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让更多青年学生到对方的学校里和企业里去学习、实习。加大中马优秀文化交流与合作。比如,鼓励中国电视剧出口、创意产业出口等。

应加大“一带一路”有效宣传,增进共识。目前马来西亚民间不仅对“一带一路”了解不多,而且存在较多误解,因此中方应加强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宣传,重点强调“一带一路”建设的自愿、平等参与及其互利共赢宗旨,解答马来西亚民众对“一带一路”倡议的种种质疑。当然,宣传时要讲究技巧,注重宣传的有效性。如通过当地华人社团、学者或曾经有在华投资经历的人宣传就比中方尤其是中国政府出面宣传更有说服力。事实上,正是因为马来西亚华文媒体、华人社团对“一带一路”的积极宣传,才使得马来西亚华人相比其他族群而言对“一带一路”更为了解。另外有着在华经商经历的人不仅更了解中国经贸政策,而且也可因参与中马合作而受益,其宣传更能收到现身说法的效果。今后,仍需更多地借助马来西亚民间力量宣传“一带一路”,通过宣传打消马来西亚各方对“一带一路”建设的疑虑,促进中马“民心相通”。

同时中国企业也要注重与当地企业加强合作,融入当地社会,得到当地民众的认可。对于马来西亚社会舆论可能对中国投资产生的抵制,中方企业应加强履行社会责任,同时改进项目宣传工作。中国企业应在“民心相通”和海外形象塑造上狠下功夫,如优先雇用马方劳动力,举办人才技能培训班,支持中马双方的管理人才、技术人才的交流等,从源头消除舆论的不利影响。

重视开展民间合作。官方合作虽然短期内能使中资大规模进入马来西亚,但鉴于当前马哈蒂尔对中资的审慎态度,以及民间对中资与马来西亚政府合作的种种质疑和负面评价,可以着力探索官民合作、民民合作的形式,规避政治、经济风险。除了大型项目的合作之外,中马应进一步深化服务业合作交流,加强中小企业的参与,让更多的人受益。甚至中马应加强“一带一路”上的安全合作,这样更能使马来西亚民众放心。中资企业应更多地与当地企业接轨,雇用当地人才,采用当地原材料,真正融入当地,通过互利共赢促进中马合作持久发展。

【注释】

[1]中国商务部.2020年上半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合作情况,http://www.mofcom.gov.cn/article/i/jyjl/j/202008/20200802988729.shtml,2020年8月2日.

[2]廖博闻.几经波折,马六甲皇京港第一岛码头即将竣工,http://www.chinareports.org.cn/djbd/2019/0611/9557.html,2019-06-1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