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吉林省加快产业升级,依托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战略

吉林省加快产业升级,依托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战略

时间:2023-05-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产业结构的高级化有利于提高城市化效率,因此吉林省应该加快产业调整升级。同时吉林省还要依托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战略,加快对外开放的步伐,进一步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依托这一战略,吉林省可以扩大开放,积极参与国际分工,通过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产业结构升级,为吉林省经济增长和城市化提供持续动力。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是吉林省实现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途径。

吉林省加快产业升级,依托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战略

产业结构的高级化有利于提高城市化效率,因此吉林省应该加快产业调整升级。20世纪90年代以来,吉林省经济发展面临形势严峻,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积累的结构性和体制性矛盾逐渐显现,吉林省的工业生产陷入严重困境,经济增长进入低速增长的阶段。大批国有企业出现巨额亏损,处于停产和半停产状态,企业职工纷纷下岗。虽然近些年来经济增长情况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和全国其他省份相比,吉林省的经济总量仍在中下游徘徊。没有高速的经济发展作支撑,吉林省城市化发展的动力明显不足,城市化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越来越大。因此要促进吉林省城市化不断发展,必须要提升吉林省经济发展速度,为城市化提供有力支撑。而要提升经济发展速度,必须从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入手。改革开放之前,吉林省较快的工业发展速度得益于计划经济体制,走的是以重化工业为主、高投入高产出的传统工业化道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不断深入,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原来的工业体系和发展道路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必须要通过结构调整,走一条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吉林省要依托东北振兴战略,全面推进再工业化过程,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面对“东北现象”,中央政府在2003年开始实施“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战略”,为东北地区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提供有力的政策保障。2009年和2015年,中央政府又提出进一步实施“东北振兴”的若干意见和“东北振兴”十二五规划。这些政策措施的出台和实施都是吉林省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有利契机。“东北振兴”是一个较高工业化水平的经济相对衰落地区的再开发、再发展问题,其实质就是东北地区的再工业化过程。城市化的核心动力来自于工业化,因此吉林省的再工业化过程必然会带动城市化的发展。选择再工业化过程作为吉林省工业调整的目标和方向,主要是由吉林省自身优势和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所决定的。吉林省作为老工业基地,虽然工业发展丧失了活力,但产业基础还在,在重化工业的发展上仍存在着较强的比较优势。同时由于产业结构存在一定的刚性,彻底抛弃重化工业、建立全新的支柱产业也并不现实,培养新的优势产业仍需时日,这就限制了吉林省在产业结构调整上的灵活性。另外我国目前仍处于工业化中期,工业发展仍然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传统产业的发展仍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存在进一步扩张的潜力。发展空间的扩大为吉林省的再工业化过程提供了缓冲时间,是吉林省改造传统工业、促进传统工业现代化的必要条件。吉林省在工业化过程中积累了相当严重的经济和社会问题,必须通过再工业化过程彻底解决这些问题,才能实现产业振兴和经济的重新崛起。吉林省再工业化过程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借助信息化这一有利契机,利用新技术改造传统的重化工业,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促进重化工业的集约式发展。吉林省的传统产业一直存在设备老化、技术陈旧、管理水平低下和科技含量低的情况,造成生产出来的产品缺乏核心竞争力,难以在国内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因此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成为吉林省再工业化的必然选择,也符合产业演进的内在规律。发展现代重化工业,不仅能巩固吉林省在产业上的优势,为经济增长提供有力支撑,还能促进吉林省产业体系的一体化进程,增强重点城市的经济辐射能力。一般来说,重化工业的产值较大,产业链较长,与上下游产业的联系紧密。吉林省如果能顺利实现重化工业的现代化,不仅可以降低生产成本,还可以通过延长产业链,形成重化工业的集群式发展,提高相关产业的竞争力。只有完成重化工业的现代化,才能进一步降低产业发展对资源和环境压力,实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借助“东北振兴”的有力政策,实现再工业化过程,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在提振吉林省经济发展的同时,会带动城市化更快的发展。

同时吉林省还要依托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战略,加快对外开放的步伐,进一步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我国改革开放的时机恰好与国际范围内产业转移相重叠,在国际产业转移的大背景下,东南沿海地区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实现了经济快速增长。吉林省受地理位置影响,对外开放程度较低,对外资的吸引程度不够,没能充分利用自身的产业优势积极的参与国际分工,实现经济结构调整。为了推动沿边地区的开放,中央政府于2009年将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依托这一战略,吉林省可以扩大开放,积极参与国际分工,通过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产业结构升级,为吉林省经济增长和城市化提供持续动力。吉林省的产业结构一直以重工业为主,轻工业的比重很低。改革开放之后,全国的轻工业进入“补足性成长”时期,吉林省未能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产业结构的轻型化,最终导致重型化的产业结构拖累了全省的经济增长。吉林省的经济一直存在外向性不足、对外贸易依存度低的问题。扩大对外开放,不仅有利于提高吉林省经济的外向性,充分利用省内、国内和国际三种资源,还可以通过增加出口提高生产资源配置的效率。同时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也将有力的促进产业结构的高级化。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是吉林省实现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途径。通过实施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战略,可以提高吉林省对外资的吸引力,利用外国投资参与跨国企业的国际分工,承接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促进轻型制造业的发展。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不断开拓国际市场,利用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加快的有利条件,发挥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优势,促进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升级。通过对外开放加快引进国外的新技术,利用后发优势,建立起较为完善的高新技术产业体系,提高产业的高级化和科技化水平。借助吉林省在图们江流域开发中的区位优势,努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金融、贸易、物流等高端服务业的发展,提高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实现吉林省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不仅可以优化第二产业中轻、重产业的比例,提高高新技术产业的比重,还可以实现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产业结构的这种变化带来就业结构的变化,改变长期以来第二、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不足的情况,促进吉林省城市化水平的提高。(www.xing528.com)

通过产业集群实现产业组织转型,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吉林省的产业发展一直以大型国有企业为主,普遍存在“大而全”的特点。由于相关产业往往集中于企业内部,造成产业的集中度很高,但是专业化分工的程度很低,并没有形成产业集群。近些年来,吉林省产业集群虽然初具雏形,但是总体上看,仍处于起步阶段。产业组织的落后造成资源配置效率不高,产业竞争力不强。因此必须要通过推进产业的集群化发展实现产业组织转型,促进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升级。吉林省产业集群发展比较落后,主要是大型国企的优势地位限制了中小企业的发展,不能形成大中小企业分工协作的网络体系,产业的链条式发展能力较差。上下游分工基本上集中在企业内部,生产、供应、销售的垂直一体化倾向明显。由于中小企业发展严重落后,限制了产业集群发展。同时吉林省产业结构以初级产品和粗加工为重,产品加工的深度不够,造成产业链条短,企业之间的分工和协作不足,制约了产业集群的发展。另外虽然一些大型企业的产业规模很大,但是配套生产的能力很差,对上下游企业的带动有限。企业间不能形成专业化的分工协作,上下游一体化程度差,抑制了产业集群的形成。培育吉林省产业集群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利用合理的产业政策吸引某些产业在一定的区域内集中,积极引导企业之间的分工协作,加强企业之间的经济联系,促进相关产业集群发展。二是对于集中程度较高的国有企业,通过企业改组将非核心的配套业务拆分出来,使大而全的企业形式向小而精的网络化组织发展。对于吉林省而言,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促进优势产业的产业集群发展。在未来的发展中,吉林省应该积极打造汽车产业集群、石化产业集群、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医药产业集群和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产业集群,通过产业集群提高优势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产业快速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在产业集群发展中,要以重点城市作为实现产业集群的空间载体,通过产业集群的发展,促进城市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