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工匠精神》:打动90后的可贵品质

《新工匠精神》:打动90后的可贵品质

时间:2023-05-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名字显得有些非主流,“90后”喜欢聚集在此。片中,最让年轻人感到震撼的是工匠精神,以及工匠们身上那种“可贵的气质”,这种精神自古就流淌于华夏子孙的血液之中。我们似乎有点难以想象“90后”与“斫琴”会联系在一起。现在的他每天坐在工作室斫琴、弹琴,专注和淡定的神情看起来一点都不像一个“90后”。

《新工匠精神》:打动90后的可贵品质

当下,有一部很主流的纪录—《我在故宫修文物》,它在一个聚集着“90后”年轻人、以非主流闻名的弹幕视频网站上成了“网红”。

哔哩哔哩(bilibili)现为国内领先的年轻人文化社区,该网站于2009年创建,被粉丝们亲切的称为“B站”。名字显得有些非主流,“90后”喜欢聚集在此。这些年轻人喜欢二次元文化,爱好颇多,在观影的时候也不忘发弹幕,按照自己的判断剖析着各类事物,审美观与隔代人有着极大的不同。

这部纪录片为什么能“红”起来呢?究其原因,我们能发现这部纪录片对准的镜头是那些在故宫修理文物的人,这与之前讲述故宫文物的宏大叙事是有所不同的。让人大吃一惊的是,它的评分竟能超过各类偶像剧和热播剧,居于热门排行的前列。

片中,最让年轻人感到震撼的是工匠精神,以及工匠们身上那种“可贵的气质”,这种精神自古就流淌于华夏子孙的血液之中。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时代潮游浩浩荡荡,终究会有一些东西能超越空间的限制,跨过代沟,在岁月中永恒。

当你走进故宫,已察觉不到外界的喧嚣,看到的是千百年来中国人智慧的结晶。一般人认为修复师们对待文物会战战兢兢,其实不然,他们有的只是一颗平常心,在轻描淡写中透露着热爱。匠人身上的那种可贵的气质,我们很难用华丽的辞藻去形容。他们用心地精雕细琢,在细微之间表现耐心和坚持,在他们看来,工匠精神就是“坐得住,有耐心,不能凑合”。

在当今时代,人们往往喜欢追求高效率,“坐得住”意味着保守,“有耐心”意味着低效率,殊不知,他们眼前的一切利益都只是暂时的,心中的浮躁最后可能使他们一无所有。

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可以去追求当下的新事物,但是我们更需要有人能够静下心来,去坚守传统以及传承,因为很多事情没有坐冷板凳的精神是不能完成的。不单单是对于文物修复这个工作而言,还有很多工作都需要工作者的精益求精来完成。

匠人之所以能成为匠人,不仅在于他们夜以继日、孜孜不倦的工作,我们要知道,他们追求的是品质,他们的每一件成品都是花费了大量心血来完成的。一位叫屈峰的青铜器修复师是这样理解匠人内涵的,他说:“中国古代人讲究格物,就是以自身来观物,又以物来观自己。故宫的这些东西是有生命的。人在制物的过程中,总是想办法把自己融入里面去。人活一世,都想在世界上留点啥,觉得自己这样才有价值。”(www.xing528.com)

宫廷钟表修复师王津站在展柜前,看着自己花费大量心血修好的钟表陈列在众人眼前,心中却有些失落。在他看来,人们只能感受到这只钟表外在的精致,而不能感受到它精美绝伦的内在属性。看纪录片的“90后”年轻人落泪了,他们为王师傅而落泪,为他不凑合不将就的匠人精神所深深感动。

我们细细去探究,为何一部聚焦生僻专业领域的纪录片能够引起年轻人群体的关注,会发现打动观者的并不是物,而是造物者。正是造物者这种高尚的品质打动了观者,才使得该片获得广泛关注。因为我们生活在社会中,我们对一切作品的评判最终都要回到人的本身。

我们再来看另一个例子。古琴是中国的民族乐器,也称瑶琴、七弦琴或玉琴。那么斫琴,就是对古琴进行精雕细琢的一门工艺技术,需要有专业技术的琴师完成操作,需体现其散、泛、按音质的匀称等诸多专业要求。

我们似乎有点难以想象“90后”与“斫琴”会联系在一起。然而就是有这样一位显得有些“异样”的年轻人,他的名字叫冯露,住在一栋闽南古宅里。他专注于古琴的加工与制作已有四个年头了,斫一床琴要花上一年的时间。

冯露是广西玉林人,小的时候就对根雕感兴趣,喜欢自己动手做一些小东西。高中时,他无意中接触到了古琴,被古琴美妙的声音所震撼,从此便爱上了古琴。冯露在大学期间花费大量时间、精力自学了古琴。冯露大学学的是雕刻,毕业后便在惠安崇武从事雕刻和陶艺工作,一有闲暇时间,他便会练习弹奏古琴。在弹琴的同时,对斫琴也产生了兴趣。他想着索性将专业和兴趣两者结合,于是去各地拜师学习斫琴技艺。

一把好琴,在选材上极为考究,好的材料是优质琴的保证。在对古琴进行加工之前,需要选出上等木料。冯露出于对古琴的研究,一般选的是古杉木和梧桐木。他从事斫琴以来,就一直关注着所在地周边房子的拆迁信息,听到消息便会去挑选良木,为斫琴做准备。一件事情的完成绝对不是轻而易举的,选好材料后,还要对木材进行百般打磨和加工,这至少需要花上几个月的时间。冯露这样说:“虽然这些木头都是一两百年的老木头,但再干的木头刨开之后也有一定的水分,在阴干过程中也应该让木材的应力达到再平衡,这样会起到定型的效果。”对木材加工完成后,需要大漆推光,也就是斫琴过程中的再加工和美化,这个过程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更为重要,决定着琴在外观上是否漂亮。同制造其他乐器一样,斫琴也需要调音。调音在冯露看来也是一种享受的过程。他的心弦会随着琴弦而产生波动,在试音的过程中既有可能感到惊喜,也有可能感受失落。

“斫琴能让我静下来,最高兴的事就是弹着自己斫的琴,听着悠远并自带环绕效果的古琴余音。”冯露发自肺腑而言。现在的他每天坐在工作室斫琴、弹琴,专注和淡定的神情看起来一点都不像一个“90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