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四个全面指南:实现中国梦的顶层设计和战略支撑

四个全面指南:实现中国梦的顶层设计和战略支撑

时间:2023-05-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四个全面”植根于中国全面改革实际,顺应世界发展潮流,是实现中国梦的顶层设计和战略支撑,是指引中国人民奋勇前进的灯塔和航标。因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国梦的前提和基础。再次,要认识到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国梦”的动力。

四个全面指南:实现中国梦的顶层设计和战略支撑

中共玉门市委党校 张 瑞

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省调研考察时首次提出“四个全面”的思想,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植根于中国全面改革实际,顺应世界发展潮流,是实现中国梦的顶层设计和战略支撑,是指引中国人民奋勇前进的灯塔和航标。同时,“四个全面”开辟了我党治国理政的新境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新飞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南。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国梦的阶段性目标

建设小康社会,是邓小平在1981年提出的。他曾在1979年底用“小康”一词来描述“中国式现代化”。1986年,邓小平同志进一步指出,“所谓小康社会,就是虽不富裕,但日子好过”,对小康的含义进行了具体解释。此后,建设小康社会就成了中国共产党阶段性奋斗目标,中共十二大以后的历次中共代表大会都做了专门阐述,内容不断丰富。最初是邓小平提出,到2000年实现人均GDP达到800美元的小康,到中共十二大首次使用了“小康”概念,并作为主要奋斗目标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标志。中共十六大提出了在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使全体人民都能够更加充分、更加稳定地享受小康生活,为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中共十七大在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对中国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中共十八大又一次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提出了新要求,构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个方面的目标体系,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科学精神。从“解决温饱”到“更加宽裕”;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从“全面建设小康”到“全面建成小康”,从“建设”到“建成”虽一字之改,但内涵极为丰富、深刻,意味着中国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更明确、要求更严格、未来发展的信心更充足,描绘了一幅到2020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美好蓝图。

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如果离开了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民族的振兴,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不能如期完成、目标不能如期实现,任何人的梦想和追求都难以变成现实,那么,中国梦的实现就会被延迟。因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国梦的前提和基础。

二、“全面深化改革”是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动力

首先,要认识到实现“中国梦”与推进改革开放是一个问题的两面,改革开放的成功就是“中国梦”的实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中国梦”,一必须走中国道路,二必须弘扬中国精神,三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而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都聚焦于改革开放。中国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其最为鲜明的特征是改革开放。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中国力量,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也即改革开放的中国力量。因此,改革开放成败得失,直接关系到“中国梦”的实现。

其次,要认识到改革开放的目的就是要实现“中国梦”。邓小平曾经明确地说过:“我们要赶上时代,这是改革要达到的目的。”他还说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集中力量搞四个现代化,着眼于振兴中华民族。”这就清楚地告诉了我们,“振兴中华”与“赶上时代”是我们改革开放两个相互联系的目的。而“振兴中华、赶上时代”,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之所以在“振兴中华”的同时要强调“赶上时代”,是因为我们所说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是要恢复中华民族昔日的辉煌,而是要使中华民族赶上时代潮流。

再次,要认识到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国梦”的动力。这是因为,在中国这么一个人口多、底子薄并且经历过历史曲折的东方大国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只有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同时,扫除民族复兴大业的各种体制障碍,变革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和其他各个方面的体制,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践已经告诉我们,中国能够用短短30多年时间,就从苏联模式的体制中解放出来,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靠的就是改革开放;我们知道,这30多年我们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特色鲜明,富有效率,但还不是尽善尽美、成熟定型的,还要继续深化改革开放;我们也懂得,今天的中国面临着许多矛盾、风险和挑战,特别是在民生等方面有许多难题需要进一步解决,这些问题也只有通过改革开放才能破解。

三、“全面依法治国”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支撑(www.xing528.com)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上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成功经验和深刻教训作出的重大抉择,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重要保障,是着眼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长远考虑。

首先规范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即: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和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五大法治体系”“三个共同推进”“三位一体建设”和“四法链接”,既从国家治理的角度回答了法治的协调性,又从参与主体的角度回答了法治的系统性。

其次,明确了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任务。即: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

再次,强调了宪法的治国理政的根基作用,坚持立法先行,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要求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强调良法是善治的前提,要把公正、公平、公开原则贯穿立法全过程,完善立法体制机制,增强法律法规的及时性、系统性、针对性、有效性。

第四,提出了党加强和改进党对法治工作的领导,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过程,健全党领导依法治国的制度和工作机制。同时提出依法治国首先要依规治党,既要求党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也要求党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完善党内法规制定体制机制,形成配套完备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运用党内法规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落到实处,促进党员、干部带头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这些战略部署,开启全面依法治国的新征程。

四、“全面从严治党”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保障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党是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力量,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我们党是一个拥有8600多万党员、在一个13多亿人口的大国长期执政的党,党的形象和威望、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直接关系国家的命运、人民的命运、民族的命运,直接关系中国梦的前途,尤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面临“四大危险”和“四大考验”,全面从严治党更加紧迫。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关注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紧紧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力度之强、涉及面之广、影响力之大前所未有。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党员干部要做到“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的要求,部署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以进一步推动领导干部自觉践行“三严三实”,在深化“四风”整治、巩固和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上见实效,在真抓实干、推动改革发展稳定上见实效,等等。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使党永葆先进性,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因此,全面从严治党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所在。

谋小康之业、扬改革之帆、行法治之道、筑执政之基,这既是一次豪迈的进军,也是一场艰苦的奋斗。越是美好的未来,越需要我们付出艰辛努力。有句话说得好,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再高的山、再长的路,只要我们锲而不舍地前进,就有达到目的的那一天。只要我们勇于担当、扎实苦干,再接再厉、一往无前,切实把“四个全面”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就一定能共圆十三亿中国人的梦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