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梦:实现文化强国的战略

中国梦:实现文化强国的战略

时间:2023-08-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中国改革发展的历史来看,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符合党关于文化建设战略思想的历史发展逻辑。二是重构中国传统文化,增强中国文化的对外亲和力和吸引力。三是深化文化领域对外开放,增强全民族文化自信和中华文化的世界影响力。目前,即便中国已成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第一大贸易国,但在国际文化的交往和竞争中,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优势还是明显的。

中国梦:实现文化强国的战略

中国要实现文化强国梦,走什么样的路子、采取什么发展措施是关键。从近代以来世界大国兴衰更替的历史规律看,世界大国身份的获得不仅取决于该国所拥有的强大政治经济军事能力,也取决于该国拥有的强大文化国力,因为后者不仅是国家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国家政治、经济和军事战略资源能够得到充分组织和动员并发挥最佳效能的保障因素。正如美国学者傅立民所言:“文化力量为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力量增添分量。”[6]换言之,世界大国之所以能得到世界其他国家的尊重,一个不可或缺的条件是它拥有强大的文化国力,并对世界其他国家乃至整个世界的文化发展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力、吸引力和贡献力。如果一个大国不能为国际社会提供一种具有引导力的文化形态、具有普遍价值的道德或文化理念,不仅难以被世界其他国家所认可,而且其本身的可持续发展也可能存在很大的问题。中国要实现崛起,不能没有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中国要想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大国,就必须具有一个强大且富有亲和力的文化存在,就必须承担起一个世界大国应当具有的全球文化责任,即不仅在国际秩序的建设中发挥建设性作用,而且能对世界文化发展方向提供重要的启示和影响。因此,全球化时代,中国要实现文化强国的梦想,应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是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7]这为我们今后的文化建设指明了正确的方向。从中国改革发展的历史来看,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符合党关于文化建设战略思想的历史发展逻辑。纵观改革发展的历程,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共产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任务,十五大报告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到十六大报告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十七大报告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位一体”布局的高度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进行了新的部署,十七届六中全会专题研究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问题,再到十八大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方略,反映了我们党带领人民在现代化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的一种高度的民族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其基本内涵精神实质是一致的,均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反映时代内涵的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体现了文化建设上的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

中国文创产业数据图

实现文化强国梦,确保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必须有明确的指导思想、指导方针和主要目标。其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其指导方针是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坚持文化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提倡文化多元化,文化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其主要目标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培养全民族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不断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不断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二是重构中国传统文化,增强中国文化的对外亲和力和吸引力。中国传统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民族性格、价值观念和心理情感。其主要内核乃是博大精深的“和合”与“中庸”思想。前者强调“和而不同”与多元共存,后者主张不偏不倚、无过而无不及。这种“中和”内涵决定了中国文化的特质本质必然是“和平主义”“理想主义”和“道德主义”的统一。近代以来,尽管上百年的反帝反殖和追求国家独立与统一的斗争,使得中国具有了冲突型或现实主义取向的文化要素,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特质和文化基因并没有被消解。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1978年中国实行国家发展战略调整之后,中国传统文化所体现的和平主义、道德主义和理想主义重新凸显,且经过历史洗礼和现代理念改造,既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延伸,也展现了中国文化的现代嬗变。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睦邻、安邻、富邻”的周边外交政策等,都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回归。特别是近年来中国提出的“和平发展”新理念,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现代转型与重构的集中体现。当前中国文化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在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上,结合当前世界形势和中国崛起的发展需要,进一步整合传统文化资源,使中国的战略文化、外交理念不仅能够指导中国实现大国崛起的目标,而且能为当前国际关系基本原则的创新贡献自己的力量。中国文化也应当继续增进诸如“公正”“平等”“正义”的价值取向,以增进其文化的普世性。

三是深化文化领域对外开放,增强全民族文化自信和中华文化的世界影响力。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必须走对外开放之路。可以说,中国文化领域的对外开放早于经济领域的对外开放。随着“西学东渐”的兴起,一批批救国之士早已掀起了思想文化领域对外开放的思潮,但成就最显著的当属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引进来”,主要是引进西方的学术、思想、科技和文化等。进入21世纪,中国文化领域的对外开放开始走上了“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之路。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化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文化产品的进出口贸易无论是总额还是增长率均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根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统计数据,中国文化产品的进口逆差与经济领域的大幅度贸易顺差形成了鲜明对比。目前,即便中国已成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第一大贸易国,但在国际文化的交往和竞争中,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优势还是明显的。随着经济和文化全球化进程的加深,与西方强势的文化技术、文化观念、文化产品随之而来的西方价值观念的冲击和渗透所带来的挑战越来越大。如今在更加开放的国际环境中,如何建设文化强国,发展中华文化,增强全民族的文化认同感和自信?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如何确立并发挥自身的文化优势,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这些都是摆在我们党和人民面前亟须解决的重大课题。

经济、文化的全球化,对中国更好地学习和借鉴世界优秀文化成果,引进国外先进的文化和经营管理理念及机制,增强文化软实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提供了有利条件。为此,当今世界各国都明显加快了文化产业化步伐,因为随着全球范围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文化产业的发展及其现代化程度已经成为衡量各国对外贸易能力,进而影响各国综合国力及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因素。就文化产品的国际化而言,目前中国的文化产业存在着两个不容忽视的结构性缺陷:一是文化产品的进出口总额在国家对外贸易总额中的比例偏小,二是文化产品的进出口存在着巨大的逆差,这表明中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发展规模和国际竞争能力还亟待提高。针对这种状况,从文化发展层面制定适时的文化产业化战略就显得尤为重要。中国一方面应继续强调“请进来”的方针,力图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文化产业理念,在较短的时间内缩短中国与发达国家在文化产业方面的差距;另一方面,也应适时地强调“走出去”方针,及时地在战略重心上实现由内向型到外向型的转变,以文化产业及产品的“走出去”为目标来制定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规划。只有中国的文化产品真正走出国门,中国的文化国力才能得以真正壮大,中国文化的世界影响力才能得以迅速提升。十八大报告指出:“扩大文化领域对外开放,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8]针对文化领域的对外开放,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发展纲要》指出:一是加强对外文化交流;二是推动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出口;三是扩大文化企业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开拓海外市场。换言之,实施“走出去”的文化发展战略,就是在继续推动政府主导的文化交流的同时,积极探索文化的市场化、商业化、产业化的运作方式,着力打造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外向型文化企业和集团,打造有国际影响力的国际文化交易平台,以市场运作方式推动中国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出口,扩大中华文化产品的国际市场份额。(www.xing528.com)

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目标

四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增强中国文化创造活力。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及其他领域改革的陆续展开,文化体制改革的序幕也逐渐拉开,但缺乏总体布局和系统规划。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文化发展的动力在于改革创新的思想。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着力推动文化体制机制创新,以改革促繁荣、促发展”[9],文化产业必须以创新促发展,把体制创新与文化科技创新相结合。十八大报告又提出:“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构建和发展现代传播体系,提高传播能力。”[10]

当今时代,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催生了一系列新的文化业态和新的文化表现形式。科技创新和文化体制创新相融合已成了加快文化发展的强大动力。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日益系统和深化发展,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抓住信息化快速发展的历史机遇,加快文化与科技融合,积极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文化产业,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文化产业;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文化创新体系,加强核心技术、关键技术的攻关,增强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充分运用高新技术加快构建覆盖广泛、技术先进的文化传播体系,增强文化传播力和文化感染力。

五是以“多元共存”为原则,推动国际文化间的多边对话与合作。世界并存着诸多不同的文化形态,它们本无高下之别,也无贵贱之分,都有其适合特定生存条件和发展阶段的合理成分,因此,人类在不同文化间应当彼此尊重、平等相待,在相互借鉴和学习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中国一贯坚持多元共存与平等竞争的文化价值观,并以此价值观看待国际上不同文化、不同社会制度的客观存在,借鉴和吸收人类一切先进文明成果,且根据中国的实际需要“为我所用”,同时注重改造和提升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争取让中国文化及价值观念走出国门、惠泽全球。此外,中国积极参与国际文化机制的建设,通过国际文化规范、规则的制定和修改反映中国的文化主张,在维护中国崛起进程中日益增长的文化利益的同时,也为世界文化的繁荣和不同民族间的互信与理解贡献自己的智慧。

六是抵制西方文化霸权,维护国家的文化安全。在全球化时代,文化安全主要是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的,因为面对西方国家单方面的文化输出和文化扩张,发展中国家不仅在文化产品上面临生存与发展的困境,甚至其政治哲学、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都难以保持发展的自主性和独立性。西方国家对发展中国家文化政策的核心,并不是一般地占领发展中国家的文化市场以获取更多的现实利益,而是旨在全面输出其政治经济发展模式和价值观念,对发展中国家的民众进行彻底的精神征服和信仰改造,而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对于发达国家这种文化霸权行为及由此带来的文化安全威胁,中国应采取积极的文化安全对策,变被动应付为主动防范,更好地维护自身的文化安全利益。在致力于提升国家的文化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同时,也要增强国家文化安全意识,健全文化安全预警机制,在适当时综合运用法律、行政和市场手段保护自身文化市场和文化利益。在维护国家的文化主权与文化安全的同时,也要避免将文化安全的维护、文化复兴的抱负与狭隘的文化保护主义和文化民族主义相混淆,避免因简单盲目的自我封闭而排斥一切异质文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