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突破魔咒:超越传统商人的财富传承策略

突破魔咒:超越传统商人的财富传承策略

时间:2023-05-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以,邓通应该是中国历史富豪榜上的首富。一靠粮食生产和土地兼并,传说沈家拥有苏州府三分之二的田亩。沈万三的命运从此改变。1862年,王有龄因丧失城池而自缢身亡,左宗棠继任浙江巡抚。在轰动朝野的杨乃武与小白菜一案中,他利用自己的声誉活动京官,赞助钱财,为此案最终昭雪立下了汗马功劳。欧洲意大利生丝突告丰收,中法战争枪响,金融危机突然爆发。光绪十一年,胡雪岩黯然离世,棺木埋于杭州西郊乱石堆中。

突破魔咒:超越传统商人的财富传承策略

(1)汉朝邓通汉文帝的宠臣,啥都不会,没有能力。最后汉文帝把四川的一座铜山赐给邓通,让他自己有铸钱的权力,当时的“邓氏钱”遍布天下。也就是说,邓通自己家里开了一个为国家法律允许的造币厂,他随时可以铸钱,铜山开采不尽,他就可以铸钱无数。所以,邓通应该是中国历史富豪榜上的首富

后来文帝死,景帝一即位,便把邓通革职,追夺铜山,并没收他的所有家产。可怜富逾王侯的邓通,最后像乞丐一样,身无分文,最后饿死街头。

(2)春秋范蠡。协助越王勾践复国后,便去国而走,改名换姓,乘坐小船漂泊江湖,民间传与西施一起。

图69

范蠡分析,陶邑(今山东定陶)居于天下的中心,四通八达,是个从事贸易的好地方。于是范蠡就去往陶邑经商,治理产业,囤积居奇,随机应变,与时逐利。

19年间,范蠡三次赚得千金之财,两次分散给贫穷的朋友和远房同姓的兄弟。所谓君子富而仁。“千金散尽还复来”就是从他这里来的。

范蠡后来年老力衰而听凭子孙,子孙继承了他的事业并有所发展,终致巨万家财。

后世谈论富豪,人称颂范蠡为陶朱公,视为始祖。

(3)元明沈万三。元末名气最大的富商,居苏州周庄。一靠粮食生产和土地兼并,传说沈家拥有苏州府三分之二的田亩。二靠海外贸易,以周庄为基地,利用白砚江(东江)西接京杭大运河,东入浏河的便利,把江浙一带的丝绸、陶瓷、粮食和手工业品等运往海外。

江南士民抗元时,江南一带众多汉族富商地主给予了积极的支持。沈万三先是资助张士诚(后为朱元璋所灭),帮其购粮扩军,张曾为他树碑立传。后来,他投靠了更有势力的朱元璋。乞丐出身的朱元璋广泛吸纳这些人当官,甚至还与他们称兄道弟,沈万三就是最重要的金主之一。民间传说,他与朱元璋曾结拜为金兰兄弟。明政权定都南京后,要修筑城墙,沈万三出巨资,独力修建了三分之一的城墙(洪武门至水西门城墙),还献出白金二千锭,黄金二百斤,助建了南京的廊庑、酒楼等,朝廷上下对之称颂不已。

有一次,君臣闲聊,春风满面的沈万三突然提出要犒劳三军。

朱元璋冷冷地说:“朕有兵马百万,你犒劳得过来吗?”沈答道:“我每人犒劳一两黄金如何?”

明史·后妃传》记载,朱元璋跟皇后马秀英忍着怒气说:“一个匹夫要犒劳三军,他是想要犯上作乱呀,朕一定要杀了他。”皇后劝说道:“这种不祥之民,老天自会杀他,何须陛下动手。”

沈万三的命运从此改变。1374年(洪武六年),沈万三被按了个莫须有的罪名,充军云南,死于何年,已不可考。1386年(洪武十九年)春,沈家又因为田赋纠纷而惹上官司,沈万三的两个孙子沈至、沈庄被打入大牢,沈庄当年就死于狱中。到了1398年(洪武三十一年),沈万三的女婿顾学文被牵连到一桩谋反案中,顾学文一家及沈家六口被“同日凌迟”,八十余人被杀,没收田地

(4)清朝胡雪岩。胡雪岩(1823—1885),徽州绩溪人,富可敌国的晚清著名徽商。主业钱庄、典当、药店、丝栈,既与洋人做生意也与洋人打商战,有曰“为官须看《曾国藩》,为商必读《胡雪岩》”。(www.xing528.com)

胡雪岩幼时家境贫寒,进钱庄学徒,从扫地、倒尿壶等杂役干起。三年师满后,就因勤劳、踏实成了钱庄正式的伙计。官吏王有龄患难时,胡接济。王有龄后升官任浙江粮台总办,资助胡雪岩自开钱庄(阜康)。之后,随着王有龄的不断高升,胡雪岩的生意也越做越大。太平天国起义时,王有龄委以办粮械、综理漕运等重任,胡雪岩几乎掌握了浙江一半以上的战时财经。

1862年,王有龄因丧失城池而自缢身亡,左宗棠继任浙江巡抚。胡雪岩为左宗棠运粮筹款,主持全省钱粮、军饷。他勾结外国军官,为左宗棠训练了约千余人、全部用洋枪洋炮装备的常捷军,还协助左宗棠开办企业,主持上海采运局,兼管福建船政局,经手购买外商机器、军火及邀聘外国技术人员,从中获得大量回佣。他还操纵江浙商业,专营丝、茶出口,操纵市场、垄断金融。由于辅助左宗棠有功,曾授江西候补道,赐穿黄马褂

功成名就后,胡雪岩开设钱塘江义渡,人曰“胡大善人”。乐善好施,多次向直隶、陕西、河南、山西等涝旱地区捐款20万两白银赈灾。在轰动朝野的杨乃武小白菜一案中,他利用自己的声誉活动京官,赞助钱财,为此案最终昭雪立下了汗马功劳。

光绪八年,胡雪岩在上海开办蚕丝厂,耗银2000万两,生丝价格日跌,华商各自为战,被洋人控制了价格权,胡雪岩高调坐庄。这是百年企业史上第一场中外大商战。开始,胡氏高价尽收国内新丝数百万担,占据上风。眼见胜负当判,谁知“天象”大变。欧洲意大利生丝突告丰收,中法战争枪响,金融危机突然爆发。

李鸿章有意排挤左宗棠,“排左必先除胡”。盛宣怀利用电报联络各地买家拒买胡雪岩的生丝,李鸿章命上海道台邵友濂故意拖延胡雪岩从汇丰银行贷借的饷款20天。汇丰银行清朝金融买办席正甫催款,胡雪岩无奈之下从自己的钱庄调现银80万两周转,盛宣怀趁阜康银行空虚之际,托人到银行提款挤兑,一时谣言纷起,说胡雪岩积囤生丝大赔血本,挪用阜康银行存款,导致各地皆发生挤兑风潮。各地官僚竞提存款,群起敲诈勒索。慈禧太后下令革职查抄,严追治罪。光绪十一年,胡雪岩黯然离世,棺木埋于杭州西郊乱石堆中。

有评论曰:胡雪岩是“一个巨大的存在”,他作为“富人”的规格比沈万三要高很多,的确可以称得上长袖善舞。而且他前所未有地和时代、政治、外交、军事搅和在一起,有巨大的纵深感。人格上也呈现出丰富的复杂性,唯利是图、不择手段、民族大义、为富而仁等。在“立德、立言、立功”三方面,都留下永恒的烙印,胡庆馀堂更有历久弥新之感。

(5)清朝盛宣怀。盛宣怀(1844—1916),江苏武进人,清同治九年(1870年)入李鸿章幕,协助李鸿章办洋务。

1872年开始先后创建中国第一家轮船航运企业轮船招商局、第一个电报局天津电报局,开办华盛纺织总厂,受张之洞委托接办汉阳铁厂,开办中国的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开办萍乡煤矿,并成立中国第一家钢铁煤联合企业汉冶萍煤铁厂矿公司。盛宣怀是洋务运动干将,一手创办了中国第一批现代工业:电报、铁路煤炭、钢铁等。

同时,盛宣怀官至一品大员,历任山东登莱青道兼烟台海关监督、天津海关道、大理寺少卿、工部左侍郎、邮传部右侍郎、邮传部尚书和邮传部大臣等职。

盛宣怀热心教育,除了创办了北洋大学堂(今天津大学)外,他还创设了南洋公学(今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新竹交通大学前身)、南洋公学附设译书院、电报学堂等。为适应清政府经济特科的选拔,他精心开办了“特班”,专门培养政府官吏,如为发展铁路事业,开办了“铁路班”。

盛宣怀的经世之才也得到孙中山的赏识,并表态“外间舆论过激,可代为解释”,然而盛宣怀却认为孙中山在兴办实业方面“有理想而无经验,不足与谋也”。

盛宣怀的儿女们各自与豪门联姻,互相依附,富上加贵,可谓近代上海滩最大的豪门显贵。

盛宣怀本人一生风光、不曾落魄。其家业最终败于子孙。

盛宣怀先后共有七房妻妾,生有八子八女,是清末民初一支颇为庞大的家族体系。但他的后代靠吃老太爷留下的家业度日,大多成为一事无成的纨绔子弟。其儿子老大、老二、老三都是鸦片鬼,老四更是花钱如流水,曾有过一夜间输掉一整条弄堂的“豪举”。唯独老七盛萍臣有所事业,但也无法继承和光大家业,而是转向了足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