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能级原理的关键要点:组织结构、责任权利利益平衡

能级原理的关键要点:组织结构、责任权利利益平衡

时间:2023-05-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正确地运用能级原理,需要把握好以下几个要点。这种能级结构反映了某些组织高层人员居多、基层人员偏少的现象。这也是能级原理所包含的要点之一。图3.1 几种组织结构3.不同的能级授予不同的责、权、利不同能级应赋予不同的责任、权力和利益。能级原理不仅将人或机构按照能级水平合理组织起来,而且还规定了不同能级的不同目标和要求。有效的管理不是拉平或消灭权力、责任和利益之间的差别,而是对应合理的能级给予适当的均衡。

能级原理的关键要点:组织结构、责任权利利益平衡

在管理活动中,运用能级原理,首先要将组织结构合理划分为不同的管理层次,然后科学评价组织成员的能力,确定其专业能级,最后通过组织建立完善的人事管理制度去选人和用人,将具有不同能力的人安排在相应能级的岗位上。

正确地运用能级原理,需要把握好以下几个要点。

1.按照层次确定稳定的组织结构

管理系统中能级的划分不是随意的,它们的组合也不是随意的。理论和实践证明,稳定而充满活力的组织结构,应该是多层次的正三角形。三角形的上部具有尖锐的锋芒,下部又有宽厚的基础,这种稳定的组织结构正是建立在合理分级的基础上。处于最高层次的是决策层,它要确定组织系统的大政方针;第二层是管理层,它需要运用各种管理技术来实现组织决策目标;第三层是执行层,主要任务是贯彻执行管理指令,直接调动和组织人、财、物、时间、信息等资源,进行有效的协调;最低层是操作层,主要从事操作和完成各项具体任务。只有这样的能级结构,才能保证人员精干,统一指挥,领导有力,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实现有效的管理。如图3.1(a)所示。

图3.1(b)所示的组织为倒三角形结构,直观上就不稳定。这种能级结构反映了某些组织高层人员居多、基层人员偏少的现象。人们戏称这种组织开会时台上坐的人比台下的人多,兵少将多,管理活动只能是空泛议论。

图3.1(c)所示的组织可以分解成两个三角形,特点是中层机构臃肿膨胀。如果出现欺上瞒下的现象,组织将岌岌可危。

图3.1(d)所示的组织的弊端是各能级结构能量差异不大,缺乏强有力的领导。

图3.1(e)所示的组织比较稳定,但特点是管理幅度偏大,需要上层领导的能力较强,适合这一能级工作的人才稀缺。

图3.1(f)所示的组织层次过多,增加沟通成本,影响沟通效率,并且容易导致官僚主义。(www.xing528.com)

2.按照组织结构的层次配备适当的工作人员

“把合适的人安排在合适的岗位上”,是组织选拔人才要实现的一个理想的目标。能否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要看是否按照组织的岗位需要去选拔合适的人才。这也是能级原理所包含的要点之一。不同岗位对人才要具备的能力要求是不同的,具有不同能级的人就应该安排在相应能级的岗位上。大材小用不仅浪费人才,增加人力成本,而且这些人迟早会另谋高就;小材大用只会增加工作压力和影响工作效率。

图3.1 几种组织结构

3.不同的能级授予不同的责、权、利

不同能级应赋予不同的责任、权力和利益。能级原理不仅将人或机构按照能级水平合理组织起来,而且还规定了不同能级的不同目标和要求。下一能级的目标是达成上一能级目标的手段,只有下一能级圆满地达到了自己的目标,才能保证上一能级目标的实现,才能保证达成整个系统的目标。为了使整个系统各能级都能在完成自身职能方面发挥高效率,表现出高可靠性,就要有一定的物质利益、精神荣誉以及纪律约束与之相对应。简言之,能级原理要求在管理过程中,要保证每个人能在其位、谋其政、行其权、尽其责、取其酬、获其荣、惩其误。有效的管理不是拉平或消灭权力、责任和利益之间的差别,而是对应合理的能级给予适当的均衡。

4.各能级的人员必须动态的相互流动

能力是个动态的概念。能力的大小,取决于知识的积累,实践的深度、广度以及主观能动性发挥的程度。社会实践的锻炼、教育培训、自主学习,都能使一个人的能力获得显著提高。个人能力的提高就会与目前的岗位不相适应,管理者必须在动态中实行能级对应,实现人才的最佳配置。例如,很多企事业单位提出的“能者上,庸者下”的干部选聘制度就是这一原理的应用。在组织内部,要建立人才流动的用人机制,给员工一定的危机感,以增强组织的活力,并为组织实现合理的人才配置提供保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