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农经专业论文写作规范及成果展示

农经专业论文写作规范及成果展示

时间:2023-05-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按照国家标准规定,专业科技论文的编写格式由前置部分、主体部分、附录部分、结尾四大部分组成。题名又称题目或标题,是论文的必要组成部分。著者的姓名应给出全名。文摘是现代专业科技论文的必要附加部分,只有极短的文章才能省略。由于学术论文的选题和内容性质差别较大,其分段及其写法均不能做硬性的统一规定,但必须实事求是,客观直切,准确完备,合乎逻辑,层次分明,简练可读。结论应是该论文的最终的、总体的结论。

农经专业论文写作规范及成果展示

按照国家标准规定,专业科技论文的编写格式由前置部分、主体部分、附录部分、结尾四大部分组成。

按国家标准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与GB/T 7714—2015的规定,科技论文的章、条、条的划分、编号和排列均应采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写,即一级标题的编号为1,2,…;二级标题的号为1.1,1.2,…,2.1,2.2,…;三级标题的编号为1.1.1,1.1.2,…,如此等等。

(1)题名(Title,Topic)。题名又称题目或标题,是论文的必要组成部分。它要求用最简洁、恰当的词组反映文章的特定内容,把论文的主题明白无误地告诉读者,并且使之具有画龙点睛,启迪读者兴趣的功能。一般情况下,题名中应包括文章的主要关键词。总之,题名的用词十分重要,它直接关系到读者对文章的取舍态度,务必字字斟酌。题名像一条标签,切忌用冗长的主、谓、宾语结构的完整语句逐点描述论文的内容,以保证达到“简洁”的要求;而“恰当”的要求应反映在用词的中肯、醒目、好读好记上。当然,也要避免过分笼统或哗众取宠,从而缺乏可检索性,以至于名实不符或无法反映出每篇文章应有的主题特色。

题名应简短,不应很长,国际上不少著名期刊都对题名的用字有所限制。对于我国的科技期刊,论文题名用字不宜超过20个汉字,外文题名不超过10个实词。使用简短题名而语意未尽时,或系列工作分篇报告时,可借助于副标题名以补充论文的下层次内容;题名应尽量避免使用化学结构式,数学公式,不太为同行所熟悉的符号、简称、缩写以及商品名称等。

(2)作者姓名和单位(Author and Department)。这一项属于论文署名问题。署名一是为了表明文责自负,二是记录作用的劳动成果,三是便于读者与作者的联系及文献检索(作者索引)。大致分为二种情形:单个作者论文和多作者论文。后者按署名顺序列为第一作者、第二作者……。重要的是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对研究工作与论文撰写实际贡献最大的列为第一作者,贡献次之的,列为第二作者,以此类推。注明作者所在单位同样是为了便于读者与作者的联系。合写论文的诸著者应按论文工作贡献的多少顺序排列。著者的姓名应给出全名。科学技术文章一般均用著者的真实姓名,不用变化不定的笔名。同时还应给出著者完成研究工作的单位或著者所在的工作单位或通信地址,以便读者在需要时可与著者联系。

(3)摘要(Abstract)。文摘是现代专业科技论文的必要附加部分,只有极短的文章才能省略。它是解决读者既要尽可能掌握浩瀚的信息海洋,又要面对自身精力十分有限这一对矛盾的有效手段。根据GB 6447—86的定义,文摘是以提供文献内容梗概为目的,不加评论和补充解释,简明确切地记述文献重要内容的短文

中文摘要一般不宜超过200~300字,外文摘要不宜超过250个实词(如遇特殊需要字数可以略多)。对于使用英、俄、德、日、法以外文种书写的一次文献,它们的文摘可以适当详尽一些。文摘的编写应该客观、真实,切忌掺杂进编写者的主观见解、解释和评论。如果发现一次文献有原则性错误,可加注“摘者注”。

(4)关键词(Key Words)。为了便于读者从浩如烟海的书刊中寻找文献,特别是适应计算机自动检索的需要,原则上现代科技期刊都应在学术论文的文摘后面给出3~8个关键词。关键词的标引应按GB/T 3860—2009《文献主题标引规则》的规定,在审读文献题名、前言、结论、图表,特别是在审读文献的基础上,逐篇对文献进行主题分析,然后选定能反映文献特征内容,通用性比较强的关键词。首先要选取列入《汉语主题词表》《MeSH》等词表中的规范性词(称叙词或主题词)。对于那些反映新技术、新学科而尚未被主题词表录入的新产生的名词术语,亦可用非规范的自由词标出,以供词表编纂单位在修订词表时参照选用。要强调的一点是一定不要为了强调反映文献主题的全面性,把关键词写成是一句句内容“全面”的短语。

(5)引言(Introduction)。引言(前言、序言、概述),属于整篇论文的引论部分。其写作内容包括:研究的理由、目的、背景、前人的工作和知识空白,理论依据和实验基础,预期的结果及其在相关领域里的地位、作用和意义。引言的文字不可冗长,内容选择不可过于分散、琐碎,措辞要精炼,要吸引读者读下去。引言的篇幅大小,并无硬性的统一规定,需视整篇论文篇幅的大小及论文内容的需要来确定,长的可达700~800字或1000字左右,短的可不到100字。引言中不应详述同行熟知的,包括教科书上已有陈述的基本理论、实验方法和基本方程的推导;如果在正文中采用比较专业化的术语或缩写词时,最好先在引言中定义说明。

(6)正文(Main Body)。正文是一篇论文的本论,属于论文的主体,它占据论文的最大篇幅。论文所体现的创造性成果或新的研究结果,都将在这一部分得到充分的反映。因此,要求这一部分内容充实,论据充分、可靠,论证有力,主题明确。为了满足这一系列要求,同时也为了做到层次分明、脉络清晰,常常将正文部分分成几个大的段落。这些段落即所谓逻辑段,一个逻辑段可包含几个自然段。每一逻辑段落可冠以适当标题(分标题或小标题)。由于学术论文的选题和内容性质差别较大,其分段及其写法均不能做硬性的统一规定,但必须实事求是,客观直切,准确完备,合乎逻辑,层次分明,简练可读。

(7)结论(Conclusion)。结论(或讨论)是整篇文章的最后总结,应反映论文中通过实验、观察研究并经过理论分析后得到的学术见解。结论应是该论文的最终的、总体的结论。换句话说,结论应是整篇论文的结局,而不是某一局部问题或某一分支问题的结论,也不是正文中各段的小结的简单重复。结论应当体现作者更深层的认识,且是从全篇论文的全部材料出发,经过推理、判断、归纳等逻辑分析过程而得到的新的学术总观念、总见解。

结论应该准确、完整、明确、精练。该部分的写作内容一般应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本文研究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对前人有关的看法做了哪些修正、补充、发展、证实或否定。二是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或遗留未予解决的问题,以及对解决这些问题的可能的关键点和方向。

(8)致谢(Acknowledgment)。按照GB/T 7713.1—2006与GB/T 7713.3—2014的规定,致谢语句可以放在正文后,体现对下列方面致谢:国家科学基金、资助研究工作的奖学金基金、合同单位、资助和支持的企业、组织或个人;协助完成研究工作和提供便利条件的组织或个人;在研究工作中提出建议和提供帮助的人;给予转载和引用权的资料、图片、文献、研究思想和设想的所有者;其他应感谢的组织和人。

(9)参考文献(Reference)。被列入的参考文献应该只限于那些著者亲自阅读过和论文中引用过而且正式发表的出版物,或其他有关档案资料,包括专利等文献。私人通信、内部讲义及未发表的著作,一般不宜作为参考文献著录,但可用脚注或文内注的方式,以说明引用依据。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形式比较复杂的,具体执行时需随时查阅GB/T 7714—2015的规定。

(10)附录。附录是论文的附件,不是必要组成部分。它在不增加文献正文部分的篇幅和不影响正文主体内容叙述连贯性的前提下,向读者提供论文中部分内容的详尽推导、演算、证明、仪器、装备或解释、说明,以及提供有关数据、曲线、照片或其他辅助资料如计算机的框图和程序软件等,附录与正文一样,编入连续页码。

[专栏]中国国家标准GB/T 7714—2015信息与文献(摘编)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7714—2015“信息与文献”,分别对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项目和著录格式做出了如下规定:

1.专著

(1)著录项目

主要责任者,题名项[题名,其他题名信息,文献类型标识(任选)],其他责任者(任选),版本项,出版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文页码,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电子资源必备),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电子资源必备)。

(2)著录格式

主要责任者.题名:其他题名信息[文献类型标识/文献载体标识].其他责任者.版本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文页码[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

示例:

[1]陈登原,国史旧闻:第1卷[M].北京:中华书局,2000:29.

[2]PEEBLES P Z,Jr.Probability,random variable,and random signal principles[M].4th ed.New York:McGraw Hill,2001.

2.专著中的析出文献

(1)著录项目

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项[析出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任选)],析出文献其他责任者(任选),出处项(专著主要责任者,专著题名,其他题名信息),版本项,出版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的页码,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电子资源必备),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电子资源必备)。

(2)著录格式

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文献载体标识].析出文献其他责任者∥专著主要责任者.专著题名:其他题名信息.版本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的页码[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

示例:

[1]周易外传:卷5[M]//王夫之.船山全书:第6册.长沙:乐麓书社,2011:1109.

[2]WEINSTEIN L,SWERTZ M N.Pathogenic properties of invading rnicroorganism[M]//SODEMAN W A,Jr,SODEMAN W A.Pathologic physiology:mechanisms of disease.Philadelphia: Saunders,1974: 745-772.

3.连续出版物(www.xing528.com)

(1)著录项目

主要责任者,题名项[题名,其他题名信息,文献类型标识(任选)],年卷期或其他标识(任选),出版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电子资源必备),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电子资源必备)。

(2)著录格式

主要责任者.题名:其他题名信息[文献类型标识/文献载体标识].年,卷(期)-年,卷(期).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

示例:

[1]中华医学会湖北分会.临床内科杂志[J].1984,1(1)-.武汉:中华医学会湖北分会.1984-.

[2]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Science [J].1883,1(1)-.Washington,D.C.: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1883-.

4.连续出版物中的析出文献

(1)著录项目

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项[析出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任选)],出处项(连续出版物题名,其他题名信息,年卷期标识与页码,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电子资源必备),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电子资源必备)。

(2)著录格式

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文献载体标识].连续出版物题名:其他题名信息,年,卷(期):页码[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

示例:

[1]袁训来,陈哲,肖书海,等,蓝田生物群:一个认识多细胞生物起源和早期演化的新窗口[J].科学通报,2012,55(34):3219.

[2]KANAMORI H.Shaking without quaking [J].Science,1998,279(5359) :2063.

5.专利文献

(1)著录项目

专利申请者或所有者,题名项[专利题名,专利号,文献类型标识(任选)],出版项(公告日期或公开日期),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电子资源必备),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电子资源必备)。

(2)著录格式

专利申请者或所有者.专利题名:专利号[文献类型标识/文献载体标识].公告日期或公开日期[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

示例:

[1]邓一刚.全智能节电器:200610171314.3[P].2006-12-13.

[2]TACHIBANA R,SHIMIZU S,KOBAYSHI S,et al.Electronic watermarking method and system:US6915001[P/OL].2005-07-05[2013-11-11].http://www.google.co.in/patents/US6915001.

6.电子资源

凡属电子专著、电子专著中的析出文献、电子连续出版物、电子连续出版物中的析出文献以及电子专利的著录项目与著录格式分别按1~5中的有关规则处理。除此而外的电子资源根据本规则著录。

(1)著录项目

主要责任者,题名项[题名,其他题名信息,文献类型标识(任选)],出版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文页码,更新或修改日期,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

(2)著录格式

主要责任者.题名:其他题名信息[文献类型标识/文献载体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文页码(更新或修改日期)[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

示例: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现状统计报告[R/OL].(2012-01-16)[2013-03-26].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201201/P020120709345264469680.pdf.

[2]BAWDEN D.Origins and concepts of digi tall iteracy[EB/OL].(2008-05-04)[2013-03-08].http://www.soi.city.ac.uk/~dbawden/digital%20literacy%20 chapter.pdf.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