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零售业的国际化决定了超市生鲜经营战略也要做国际化的转移

零售业的国际化决定了超市生鲜经营战略也要做国际化的转移

时间:2023-05-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在对日本零售业超市行业的考察中又发现,日本超市生鲜食品的经营中,在蔬菜、鱼类和速冻等商品中同样大规模地使用了来自中国市场的食材。步步高在生鲜食品经营战略上国际化的起步是值得中国超市同行好好借鉴学习的。超市生鲜食品经营战略的国际化,关键的问题是超市的经营人员要把走出国门考察国际市场与国际供货直接洽谈业务作为一项常态性的工作。

零售业的国际化决定了超市生鲜经营战略也要做国际化的转移

当今世界零售业已经成为内外贸一体化的行业,我们应该要以国际的视野去发现基于国际贸易存在基础的国与国之间商品与服务的“比较成本”“比较利益”以寻求自己的发展机会。近几年来在国内的超市中,进口商品越来越多,如水果葡萄酒橄榄油、休闲食品等。不能简单理解为这些进口食品仅仅是在商品品类上的一种结构上的补充,而应该主动认识到是企业经营上的战略指向,即积极地从国际市场寻求优势资源。

我们在欧美国家零售业的考察中发现,这些发达国家的零售业越来越多地开始发展零售业的自有品牌,而在发展零售业自己品牌的过程中,几乎都利用了“中国制造”这一世界的资源。也就是说,发达国家的零售业在国际化的进程中,其国际化呈现出两个方向: 第一,跨出国门开店;第二,运用具有比较成本和比较利益的他国资源尤其是制造成本的利益。而在对日本零售业超市行业的考察中又发现,日本超市生鲜食品的经营中,在蔬菜、鱼类和速冻等商品中同样大规模地使用了来自中国市场的食材。从这些对世界发达国家零售业的考察中得出的一个判断是,零售业的竞争优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国际化的经营能力,尤其在商品经营上对国际市场资源的运用能力。因此,对零售业国际化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走出国门开店,还应该理解为在异地市场如何经营好世界的资源。这几年来,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旅游市场上的大国,跨出国门的中国人成为世界市场的商品购买大军,而在主要购买的商品品类中,凭借品牌优势的国际奢侈品和贴上外国商标“中国制造”的民用消费品成为两个主要品类。零售业通过国际的游客来发展异地目标顾客的经营策略已经非常成功,如法国的高端百货业。由此,我们又看到了零售业国际化的第三种方式,即借船国际旅游出口的零售业国际化。据粗略统计,中国国际游客在旅游目的地国零售业购物的金额要数倍于旅游费的支出。

中国的超市行业相比较百货店等业态具有比较高的商品自主经营的能力,在供应链资源的整合上能力也较强,如何用好国际的商品资源、供应链资源和管理与人才资源来经营生鲜食品,是我们的一个新课题。

我们今天的生鲜会是在湖南湘潭开的,昨天我们参观了步步高新启用的生鲜加工配送中心。这个生鲜加工配送中心在设计的功能上已经做了运用国际市场商品资源的考虑,即东南亚无关税水果等商品资源的运用,南北美洲国家肉类冻品的大流通等。步步高在生鲜食品经营战略上国际化的起步是值得中国超市同行好好借鉴学习的。(www.xing528.com)

超市生鲜食品经营战略的国际化,关键的问题是超市的经营人员要把走出国门考察国际市场与国际供货直接洽谈业务作为一项常态性的工作。显然,目前我们在国际化的经营人才方面还没有准备好,加强零售业国际化人才的培养要成为中国零售业未来发展的一项重要的任务。

当零售业的国际化采购成为一项重要的经营业务时,当我们的国际化人才还处在不断培养的过程中时,如何充分运用好供应链各环节的资源来经营国际商品是一项新的课题。2013年10月,中国超市联合采购交易联席会议第一次组团考察了德国科隆食品展,取得了很好的收获,参团的各超市公司老总对国际市场的商品资源有了新的认识,大开了眼界。由于国际采购属于国际贸易中的大宗商品贸易,因此联合采购在这种贸易中就会起到积极的数量集合的分销作用。中国超市联合采购交易联席会议今后将更多地组织商品的国际化考察和采购活动,发起组织对国际品牌的国内市场的联合采购,更好地为会员企业服务。同时,我们也积极地倡导具有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商品资源的连锁超市企业将自身的资源与国内的同行分享,使大家共同受益,共同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