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超市转型:解析雷同商品竞争,构建自身优势与社区购物中心联动策略

超市转型:解析雷同商品竞争,构建自身优势与社区购物中心联动策略

时间:2023-05-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通过上述对购物篮商品结构和免费班车人员构成的数据分析,提出以下四点关于大型超市在激烈市场竞争中转型的思考。大型超市商品经营范围的雷同导致各大型超市间很难形成错位竞争。立足于自身的市场优势,把握目标客户的需求,大型超市自有品牌策略将成为超市营销的有力武器。(三)构建社区购物中心大型超市周围的商店,分享大型超市聚集顾客的外部性从而快速发展,但这种外部的经济性,大型超市分享不到任何收益。

超市转型:解析雷同商品竞争,构建自身优势与社区购物中心联动策略

目前,超市企业必须改变以价格为基础的同质竞争现象,适应消费者群体的需要偏好和购物行为,巧妙组合经营品种结构,合理确定商品层次搭配,并突出重点品类的特色经营,创新商品经营品类布局组合。通过上述对购物篮商品结构和免费班车人员构成的数据分析,提出以下四点关于大型超市在激烈市场竞争中转型的思考。

(一)形成自有品牌体系

传统上认为大型超市的优势在于商品覆盖面广、价格低廉,可以满足消费者一次购足的需要,这得益于大型超市的规模效应。然而,随着规模的扩大,超市经营成本也在增加,超市经营的商品大部分价值较低且差异性较小,而且大型超市经营规模和地点相近,加剧了企业之间的过度竞争和价格战。同城门店的复制造成竞争的加剧削弱了超市门店增速对利润额增速的力量,从而规模变得不经济。

大型超市商品经营范围的雷同导致各大型超市间很难形成错位竞争。大型超市应以满足消费者的购物需求作为存在的首要目标,购物篮商品结构的分析告诉我们: 日用品和电器销售情况不容乐观,实际上是受到了来自专业专卖连锁店的冲击,如电器的国美苏宁、服装的ZARA、H&M 等。大型超市冲出竞争重围、实现差异化竞争需要借助发展自有品牌商品。自有品牌的实施,实现商品自产自销,可以优化供应链条,节约交易费用和流通成本,降低采购成本,形成价格竞争优势;超市直接面向消费者,第一时间了解消费者需求动向,从而根据消费者需求特点展开对商品的设计、生产和销售,具有灵敏和灵活的市场导向。著名研究机构Sanford C.Bernstein指出,对于类似纸巾这样的日用品而言,自有品牌的质量已经有很大提高,消费者难以辨别零售商自己生产出来的商品和更昂贵的商品有什么区别。价廉质优、快速反应市场需求,超市发展自有品牌具有其他行业无法复制的优势。立足于自身的市场优势,把握目标客户的需求,大型超市自有品牌策略将成为超市营销的有力武器

(二)发展农超对接的流通模式

消费者的购物篮30%以上是蔬菜水果和大米,这些生鲜农产品被看作超市的灵魂。传统的采购方式由于中间流通环节众多,使得超市的农产品运营成本较高、产品的新鲜度较低,即便大型超市坚持“低价平价”的定位,同社区菜场在同一消费层级展开竞争,而社区菜场凭借区位优势,更贴近消费者,令大型超市的价格优势黯然失色。因此,大型超市的经营应遵循“优质低价”的战略思路,采用“农超对接”的方式,一方面,超市直接采购,减少供应链上的中间环节,减少农产品的交易成本、流通成本和流通时间,从而降低超市的采购成本,形成价格竞争优势;另一方面,超市的农药检测环节,确保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在超市的出现,满足消费者生态、有机、绿色的生活理念,较社区菜场提供的农产品,超市直采的农产品品质更优,更能获得消费者的青睐。通过“农超对接”的模式,超市销售的生鲜农产品品种更丰富,品质更好,价格更低,凸显超市差异化和个性化的经营特点,以“优质低价”吸引更多的顾客来到超市,促使他们选购高附加价值的商品,从而提升超市的竞争力。

(三)构建社区购物中心

大型超市周围的商店,分享大型超市聚集顾客的外部性从而快速发展,但这种外部的经济性,大型超市分享不到任何收益。通过升级为社区购物中心,大型超市就可以将这种外部性内部化。在业态上,社区购物中心在大型超市的基础上可引进中高档商品的卖场店,增加各类中小业态,同时为社区不同消费层次居民提供休闲、文化健身娱乐活动,可设有茶坊或咖啡吧、健身房、书店、DIY 手工店等。随着社区购物中心的兴起,其强大的商圈能力会吸引更大的消费群,在免费班车不完全有效的情况下,其周边一定范围内大型超市将难以维持生计。而在邻里,由于大型超市的减少,各类超市、便利店会获得发展机会,满足居民便利性的消费需要。这样就行成了邻里中小业态、大型超市、社区购物中心三级的社区商业结构,使居民的购物选择更加丰富,高级消费、休闲消费在社区就能完成。

(四)尝试网络销售的营销手段(www.xing528.com)

在以知识和信息为基础的经济时代,现代信息与网络推动并成就当今世界的变革。大型超市实体店铺销售的主导地位,受到互联网虚拟空间网络超市的威胁。作为在线超市的先行者,1号店是一个真正吸收了百家之长的智能型B2C销售平台: 有沃尔沃的天天低价,也有戴尔的快速供货,还有亚马逊的超酷购物体验;京东商城不甘心做网上国美,继而转向网上沃尔玛;新蛋网与宅急送合作,向顾客提供快捷物流。这种网上超市的营销模式,符合互联网时代青年人的消费习惯,尤其是“钱景”最诱人的白领女性人群。家庭购物的60%以上都由女性完成,白领女性对生活有一定品质追求,面对生活中每天都要发生的“小事”——超市购物,她们常常抱怨还必须日复一日地进行。在线购物可以解决很多生活中的小插曲: 沉重的购物袋、货架前的彷徨、排队结账时的等待、工作繁忙而没有时间购物等,深受青年人的追捧,尤其是白领女性的青睐。大型超市可以尝试开展线下与线上结合、实体店铺同虚拟空间并存的销售模式,突破空间的束缚,在线超市更容易实现商品组合的销售,拥有实体店铺的优势,消费者的购买会更加放心,售后服务也较纯粹的在线购物更加有保障,更值得信赖。

自评

此篇文章是根据上海连锁经营研究所调查的数据,由当时上海商学院教师南洋撰写的,后经我修改发表在相关商业杂志上。大家可以从中看到新的商学博士生研究的角度和分析方法与手段和我有着不同。

【注释】

[1]14家超市门店分别是:沃尔玛南浦大桥店、卜蜂莲花杨高南路店、物美通州店、农工商金沙江路店、好又多田林店、欧尚长阳店、文峰千家惠广场、乐购镇宁店、家乐福南方店、大润发杨浦店、易买得瑞虹店、华联吉买盛江湾店、世纪联华天上店。

[2]本研究报告中数据的采集时间为2011年9月27—28日。

[3]以每条线路上班车平均停靠次数作为评价指标衡量免费班车的运力,计算公式:每条线路上班车平均停靠次数=∑每条线路上的站点数*该线路的发车班次/线路总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