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低碳城市评价指标的多角度分析

低碳城市评价指标的多角度分析

时间:2023-05-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有部分学者从评价标准的角度论证了“低碳”到底有多“低”才能成为低碳城市。并认为,一个城市的低碳生产力指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20%,即被认定为“低碳”。综上所述,国内学者从低碳能源和低碳生产、低碳消费和低碳生活、系统论、发展方式和模式、评价指标等不同的研究角度对低碳城市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对低碳城市内涵的理解和认识也在不断地深化。

低碳城市评价指标的多角度分析

有部分学者从评价标准的角度论证了“低碳”到底有多“低”才能成为低碳城市。2010年3月19 日中国社科院公布最新的低碳城市评价标准,具体分为低碳生产力、低碳消费、低碳资源和低碳政策四大类12 个指标。并认为,一个城市的低碳生产力指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20%,即被认定为“低碳”。 龙惟定认为我国低碳城市必须同时满足下述条件:1.人均CO2 排放量低于全国同类城市排放量平均水平;2.地均CO2 排放量低于全国同类城市平均水平;3.单位GDP 的CO2 排放量低于全国“100 强”城市平均水平;4.该城市的人类发展指数(HDI)高于0.8。陈飞、诸大建认为低碳城市内涵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从宏观层面讲指的是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增长及CO2 排放相脱钩,如果化石燃料使用及CO2 排放量的增长相对于经济增长或城市发展是非常小的正增长,就属于相对脱钩;如果是零增长或负增长,就属于绝对脱钩,这是发达国家当前需要采纳的低碳城市方案。

综上所述,国内学者从低碳能源和低碳生产、低碳消费和低碳生活系统论、发展方式和模式、评价指标等不同的研究角度对低碳城市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对低碳城市内涵的理解和认识也在不断地深化。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低碳城市建设不是后工业化的低碳发展,而是在工业化中的低碳发展,因此其内涵具有中国的特色,即基于中国处于发展中阶段这一基本国情,更注重低碳城市建设与发展经济的互动关系。尽管学者们对低碳城市的研究方法、视角不同,对低碳城市内涵的界定也各有侧重点,但就以下方面仍有共同点:第一,低碳城市不是牺牲发展换环境,而是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保护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并遵循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高效益等特征;第二、低碳城市涉及社会、经济、文化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模式、理念、生态等方面,需要统筹全面考虑;第三,低碳城市建设是个多目标问题,是个系统性问题,要通过低碳技术的科学应用,开发低碳能源,推行低碳生产,在保证经济发展速度以及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的基础上,降低温室气体排放。(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