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北京低碳城市建设实践

北京低碳城市建设实践

时间:2023-11-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北京低碳城市建设背景北京率先建设低碳城市,是应对气候变化、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需要,低碳城市建设将催生新的能源革命、新的产业革命和新的生活方式革命。低碳城市建设初显成效。(二)北京市低碳城市建设状况1.加快利用新能源新能源又称非常规能源,指刚开始开发利用或正在积极研究、有待推广的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等。

北京低碳城市建设实践

(一)北京低碳城市建设背景

北京率先建设低碳城市,是应对气候变化、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需要,低碳城市建设将催生新的能源革命、新的产业革命和新的生活方式革命。北京还制订了北京中长期低碳发展规划和北京低碳发展路线图,确立今后各发展阶段推进低碳发展的目标、途径和工作重点,明确一系列重点支持的优先领域和重大项目。同时,加快产业转型和人口转型,强化政府对可持续能源发展的干预力度和统筹能力。

减少碳排放,实现可持续发展,对北京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城市,是北京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促进北京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难得机遇。低碳城市发展模式以低消耗、低排放、可持续为特征,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近年来,北京市在新能源开发、低碳社区建设、碳金融研发、公共交通辐射、建筑节能建造、法律法规制定等多个领域发力,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发展模式。低碳城市建设初显成效。

(二)北京市低碳城市建设状况

1.加快利用新能源

新能源又称非常规能源,指刚开始开发利用或正在积极研究、有待推广的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核聚变能等。具体到北京市,由于自然禀赋和地理位置的限制,海洋能和核聚变能被排除在外;地热能由于分布极少,也不适合大力发展,因此北京市在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质能上做文章,积极打造多元化的能源结构,努力降低化石能源在总能源中的消耗比重。

(1)太阳能

北京市年太阳能日照时数约2600小时,属二类资源地区,是北京市资源最丰富的可再生能源品种。此外,科技研发水平和新能源产业制造能力也在全国领先,因此北京市发展太阳能条件已经成熟。2010年1月5日,北京市发改委等五部门联合发布《北京市加快太阳能开发利用促进产业发展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北京将从2010年开始重点实施六大“金色阳光”工程,加快太阳能的开发利用,力争成为太阳能研发高端制造和示范中心及一流阳光都市。据估算,到2012年,北京市太阳能集热器利用面积达到700万平方米,太阳能发电系统达到70兆瓦,太阳能产业产值超过200亿元。

(2)风能

北京地区唯一的风力发电场—官厅风力发电场,43台机组已经组装完毕,开始发电,每年向北京提供1亿度“绿电”。不过这仅仅是北京市风力发电迈出的第一步,北京市在风力发电领域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首先,华北著名的风口就坐落在北京市的康庄地区,年有效发电小时数为1800小时以上,可以说风能利用潜力巨大。其次,风力发电设备企业纷纷在延庆安家落户,这里不仅有年产300套风机叶片的中材科技风电叶片股份有限公司,生产风电塔柱的北京天最鑫业金属结构制品有限公司,还有生产风电机头的北京中能发电力设备有限公司,形成了风力设备产业集群。

(3)生物质能

生物质能是仅次于煤、石油、天然气并列第四位的能源。生物成长过程中吸收的二氧化碳,在燃烧过程中等量释放出来,符合零温室气体排放原则。北京市首先发展的是生物质燃料,它以零散木材,残留的树枝、树叶以及农田中的废弃物为原材料,通过设备将其打碎、压缩,变“废”为“宝”成为生物质能源。据悉,北京市第一批以林业生产经营废弃物为原料的生物质燃料在延庆县林业生物质能源基地正式下线,这标志着该市生物质能产业正式进入试生产阶段。

2.低碳社区

低碳社区是通过能源、资源、交通、用地、建筑等综合手段,来减少社区规划建设和使用管理过程中的温室气体排放;并且在不同的功能社区,人们还可以从居家、办公和休闲等各方面来营造低碳社区的理念。据悉,丰台长辛店要建起一座5平方千米的低碳生态城,区域碳排放低于常规方案的50%,可再生能源占比20%。生态城的碳排放目标主要是通过优化空间布局和丰富能源结构两个方面实现的。

在规划长辛店生态城的空间布局时,考虑到风向的问题,设计了南北走向的主干道。为了减少冬季建筑物的总散热面积,各建筑物之间布局尽量紧凑。这种紧凑的布局还有另外一个好处,就是可以减少机动车使用率,居民借助机动车以外的交通工具也能够满足基本的出行要求。为此,生态城为居民设计了城内独立的公共交通工具,居民最多步行500米,就可以乘坐它方便地到达生态城的任何地方。

长辛店低碳社区通过采用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使能源结构更趋合理。除了常规能源,生态城将大量使用太阳能和地热能,以此来满足部分照明,热水、供暖、制冷等日常生活所需。据估算,生态城中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比例可以达到20%,因此,低碳社区的规划建成,不仅有利于北京市低碳经济的发展,而且对其他地区也有良好的示范效应。

3.碳金融(www.xing528.com)

对碳金融(CDM)的定义目前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一般而言,泛指所有服务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金融活动/包括直接投融资、碳排放指标交易等。在实践中,由于以下原因,碳金融在我国的发展比较缓慢。首先,对碳金融缺乏认识,企业不了解CDM项目蕴含的巨大价值;金融机构对碳金融交易规则、操作模式等知之甚少。其次,缺乏专业的技术咨询体系,金融机构无法有效识别项目风险和交易风险。再次,作为目前主要交易方式的CDM项目具有开发周期长、风险因素多、收入不确定等特点,使得很多金融机构处于观望状态。

碳金融发展障碍重重。但是机遇与挑战是并存的,经过不懈的努力和探索,北京市已经开始成为全球重要的碳资产交易中心。2008年8月5日成立的北京环境交易所,是国内首家专业服务于环境权益交易的市场平台,不但促成天平汽车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成功购买北京奥运会期间“绿色出行碳路行动”产生的8026吨碳减排指标,还联合纽交所集团子公司BLUENEXT交易所联合开发了中国第一个自愿碳减排标准—熊猫标准。

4.低碳交通

在现代城市,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攀升,道路不断拥堵,能源供应日益紧张,城市环境也不断恶化。在城市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的同时,交通也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低碳交通指的是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交通方式,由于它顺应了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趋势,所以在近几年里发展十分迅速。目前城市中的低碳交通方式以公交、地铁轻轨等为主,自行车由于在行驶过程中达到了绝对零排放,成为低碳交通中的重要一员。北京市通过出台相关政策,统筹规划各方面资源,在低碳交通领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发展模式。

一是公共交通系统发达。通过近几年的大力建设,一方面,北京市的地面公共交通覆盖全市,逐渐形成了快线网、普线网和支线网互相交织的巨大网络。

二是新能源环保汽车成为“新宠”。2009年,北京市采购了1000辆油电混合动力的节能环保公交车,同时在环卫、出租等公共服务领域开展以混合动力和纯电动汽车为重点的规模示范应用;与此同时,完善配套设施建设,不仅加快建设天然气加气站,扩大天然气汽车应用规模,同时配套建设充电站等相关设施,为电动汽车的广泛使用作铺设。

三是将自行车纳入交通规划。2009年,北京市正式将自行车纳入全市交通规划,不仅修建自行车专用车道,还规划在重点地区和历史文物保护区中建设自行车交通示范街区;同时完善自行车与公共交通的换乘,在地铁站、公交枢纽等重点地区除了建设自行车停车场,还鼓励发展自行车租赁。

5.低碳建筑

低碳建筑是指在建筑材料与设备制造、施工建造和建筑物使用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提高能效,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目前低碳建筑已逐渐成为国际建筑界的主流趋势。

低碳建筑的实现主要是通过先进的节能理念和节能技术来支撑的。节能理念是指通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来降低碳排放量,而节能理念的实现离不开节能技术的开发。低碳建筑的节能技术大体包括外部节能技术和内部节能技术:外部节能技术主要包括建筑外墙、门窗和屋顶的节能技术;内部节能技术则包括屋内采暖、制冷和照明方面的节能技术。

具体来说,外墙节能技术包括内附保温层、外附保温层和火心保温层三种,我国普遍采用火心保温层。门窗节能技术包括中空玻璃、镀膜玻璃、高强度LOW2E防火玻璃、采用磁控真空溅射方法镀制含金属银层的玻璃以及最特别的智能玻璃。屋顶节能技术包括太阳能集热屋顶和可控制的通风屋顶等。屋内的采暖和制冷采用地(水)源热泵系统和置换式新风系统,照明则采用节能灯

耗时6年建造的北京电视台新大楼,于2009年正式投入使用。它总高达258米,总建筑面积约19.7万平方米,地下地上共有44层,是国内首座超高层纯钢结构建筑。大楼外部为玻璃幕墙,内部采用通透的落地玻璃窗,因此整栋大楼采光良好。大楼的顶部铺上了电动遮阳板。这些遮阳板具有感光性,可随阳光的强度自动调整角度。夏天,遮阳板覆盖楼顶,起到遮阳和降低温度的作用。冬天,遮阳板打开,让阳光照进楼内,提高温度,起到节能的作用。在大楼的内部,通过采用新型采暖和制冷技术,降低能耗。

6.相关政策法规

制度创新与发展目标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远大的发展目标决定了要有完善的制度作为支撑,同时制度的不断更新调整能促进远大目标的更好实现。低碳城市的发展模式不仅包括新能源开发、技术创新、产业转型,还包括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创新。近几年为了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北京市认真研究当前形势,出台了一系列行业标准、指导意见和法律规范。

据悉,相关部门正研究制定绿色产业的准入标准,严格控制产能过剩行业新上项目,研究碳排放指标和碳汇生产、计量、交易等相关标准体系;研究制定主要耗能产品和公共建筑能耗限额标准,修订重点耗能单位节能标准,修订居住建筑节能保温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完善固定资产投资节能审查制度,探索能效评估机制。

北京市建设低碳城市密集出台了一些法律规范,以指导低碳经济的健康发展。比如,2009年6月16日会议通过《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营管理办法》,2009年12月7日发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办法(修订草案)》,2009年12月23日公布《绿色北京行动计划(2010~2012年(讨论稿)》,2010年1月1日正式执行《北京市加快太阳能开发利用促进产业发展指导意见》,2010年3月1日施行《北京市绿化条例》,2010年3月17日发布《北京市振兴发展新能源产业实施方案》等,这些都将为北京市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