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实现社会管理与人口发展的协调

实现社会管理与人口发展的协调

时间:2023-05-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考虑到新城人口发展的多样性、分化性和社会融合,要重视新城人口发展和城市社会管理的良好协调。要实现新城人口发展和社会管理的协调,需要适应人口的集聚,适应人口变动中的社会过程,特别是适应流动人口的大量集聚,完善管理和服务体制。对于上海等巨型城市,特别是在郊区和新城地区的流动人口管理与社会整合,成为其发展所面临的突出难题。

实现社会管理与人口发展的协调

考虑到新城人口发展的多样性、分化性和社会融合,要重视新城人口发展和城市社会管理的良好协调。

人口变动产生各种人口和社会问题,对城市管理带来巨大压力,包括犯罪率的提升。同时,对城市的教育、卫生等社会需求日益扩展。要实现新城人口发展和社会管理的协调,需要适应人口的集聚,适应人口变动中的社会过程,特别是适应流动人口的大量集聚,完善管理和服务体制。

流动人口主要集中在城市郊区和新城地区,是举行城市新城建设的重要人口现象。加强城市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第一是丰富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的内容,适应流动人口动态性特点,加强对流动人口教育卫生、保障、住房等方面的管理和服务。第二是完善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的方式。流动人口的社会管理不仅是政府管理,也需要利用社会组织的力量,利用流动人口自我组织的力量,通过更加属地化的社区管理,使流动人口与社会更紧密地结合起来。这就需要加强社区的作用,也需要加强对空间的营造。例如在城中村地区,需要扩展出一些公共的空间,发展公共洗衣场所、公共厕所、公共娱乐建设等等。城中村本身是农村,缺乏公共活动的空间,而人口集聚过程中通过私人搭建又进一步挤压公共空间,会进一步恶化社会问题。第三,加强流动人口的管理和服务的根本是应该重视和实现流动人口在城市生活的社会权利与空间权利。城市不仅是本地人口的新城,也不仅是高技术迁移者的新城,而是所有居住者的城市。新城由于流动人口数量较多,就更加要求实践流动人口在城市的平等和正常的生活权利、空间权利。例如,流动人口的摆摊问题严重,实质是城市管理中没有给流动人口生活和发展提供必要的空间。在上海嘉定地区,一些城中村社区将部分集体用地统一建设集体公寓,其实质也在于为流动人口在城市生活和居住提供空间上的权利。实际上,增强流动人口空间权利不一定会推高城市住房的需求和房价,反而有利于城市的住房和社会秩序。

由于流动人口主要集中在郊区和新城地区,人口集聚对公共安全的压力在新城表现得更加明显。而实际上,我们对城市公共安全问题进行了研究(Tan and Ren,2015),发现犯罪率和主要城市公共安全的挑战不是人口集聚和流动人口密度的提升,更主要的原因是流动人口中年轻人口比重更高、贫民窟社区影响社会不安全、城市的公共安全投资和警力配置不足、人口的教育程度的提高和失业率的提高。因此,新城的人口集聚与社会管理要实现有效衔接。城市社会管理的对策不是控制人口数量,更主要的是需要加强对城市的安全保卫、教育水平提高、邻里关系提高等公共投资,这样才能建设更加安全的城市。(www.xing528.com)

协调人口变动和社会管理,需要本着社会公平和社会包容的心态,为流动人口提供平等的社会权利和公共服务,通过教育培训的发展完善管理和服务的体制,才能更有效地实现良好的、有秩序的新城。

总之,特大城市在日益向多中心的巨型城市发展转变,其郊区新城得到发展,引发人口数量增长、人口多样性和社会结构分化,也出现显著的人户分离的现象。对于巨型城市发展来说,在人口变动过程中实现城市有效治理,需要促进人口发展和产业发展的协调、人口发展和城市规划的协调、人口发展和社会管理的协调。对于上海等巨型城市,特别是在郊区和新城地区的流动人口管理与社会整合,成为其发展所面临的突出难题。巨型城市的流动人口管理,不仅是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问题,更需要通过制度建设促进对流动人口的接纳和融入,促进流动人口在城市中具有平等的发展机会,并增强流动人口在城市公共事务决策中的话语权和维护其基本利益。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实现城市化过程的多样化发展,实现多样性社会群体的社会整合和社会和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