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具体方案

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具体方案

时间:2023-05-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人事制度改革发展的需要,抓紧研究制定政策法规,保障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顺利进行。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摆到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对这项改革的领导,统筹规划,缜密实施。注意研究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提出解决的对策和办法,把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不断引向深入。要以建立和推行聘用制度、搞活工作分配为重点,全面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同

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具体方案

(一)建立以聘用制为基础的用人制度

建立以聘用制为基础的用人制度,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全面推行聘用制度。破除干部身份终身制,引入竞争机制,在事业单位全面建立和推行聘用制度,把聘用制度作为事业单位一项基本的用人制度。所有事业单位和职工都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通过签订聘用合同,确定单位和个人的人事关系,明确单位自主用人,保障职工自主择业,维护单位和职工双方的合法权益。通过聘用制度转换事业单位的用人机制,实现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由单纯行政管理法制管理转变,由行政依附关系向平等人事主体转变,由国家用人向单位用人转变。

(2)建立解聘辞聘制度。事业单位可以按照聘用合同解聘职工,职工也可以按照聘用合同辞聘。通过建立解聘辞聘制度,疏通事业单位人员出口渠道,增加用人制度的灵活性,解决人员能进能出的问题。加强聘后管理,通过建立和完善聘后管理,保证聘用制度的实际效果,调动各类人员的积极性,重点是完善考核制度,把考核结果作为续聘、解聘、增资、晋级以及奖励等的依据。

(3)改革事业单位领导人员单一的委任制,在选拔任用中引入竞争机制。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改进管理方法,对不同类型事业单位的领导人员,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和一定程序,可实行直接聘任、招标聘任、推选聘任、委托等多种任用形式。

(4)完成情况的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任用、奖惩挂钩。

(5)建立符合事业单位性质和工作特点的岗位管理制度。事业单位要科学合理设置岗位,明确不同岗位的职责、权利和任职条件,实行岗位管理。对专业技术岗位,坚持按照岗位要求择优聘用,逐步实现专业技术职务的聘任与岗位聘用的统一。对管理岗位要建立体现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业务能力、工作业绩、资格经历、岗位需要的等级序列,推行职员制度。

(6)建立选人、用人实行公开招聘和考试的制度。制定具体的招聘考试,从制度上规范事业单位选人、用人的程序和做法,把优秀人才吸引到事业单位中来,提高事业单位各类人员的素质。

(二)建立形式多样、自主灵活的分配激励机制

建立形式多样、自主灵活的分配激励制度,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贯彻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扩大事业单位内部分配自主权,逐步建立重实绩、重贡献,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形式多样、自主灵活的分配激励机制。

(2)进一步扩大事业单位内部分配自主权。对专制为企业的,实行企业的分配制度;对经费主要靠国家财政拨款的,在国家政策指导下,搞活内部分配;对国家逐步减少经费拨款的,经批准逐步加大内部分配自主权;对经费完全自理的,允许自主决定内部分配。对有条件的事业单位,要试行工资总额包干制度,搞活内部分配,同时,积极探索试行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的办法。

(3)积极探索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改革,允许各地区、各部门选择有条件的事业单位探索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实现形式;允许事业单位在职务科技成果转化取得的收益中,提取一定比例,用于奖励项目完成人员和对产业化有贡献的人员;允许事业单位经批准高薪聘用个别拔尖人才,实行一流人才、一流业绩、一流报酬。

(4)发挥工资政策的导向作用。对到艰苦边远地区的事业单位和在特殊岗位工作的人员,继续在工资待遇上给予优惠政策,事业单位在制定内部分配办法时,对在关键或特殊岗位工作的人员应适当给予倾斜。

(三)建立多层次、多形式的未聘人员安置制度

建立多层次、多形式的未聘人员安置制度,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www.xing528.com)

(1)坚持以内部消化为主的原则,实行多层次、多形式的未聘人员安置制度。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实现精简冗员、鼓励竞争、促进流动、提高素质的要求,就要妥善安置未聘人员,这是事业单位改革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环节。

(2)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引导鼓励未聘人员面向基层、农村和企业,使他们在新的领域发挥作用。

(3)要为妥善安置未聘人员创造条件。事业单位的未聘人员为国家做出了很大贡献,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要有专门的未聘人员安置指导机构,为妥善安置未聘人员提供信息、帮助指导、创造条件。

(四)建立符合事业单位特点的宏观管理和人事监督制度

建立符合事业单位特点的宏观管理和人事监督制度,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对事业单位人事工作的监督。保障单位和职工的合法权利,保证事业单位在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行使用人自主权。发挥事业单位职工代表大会的作用,依法保障事业单位职工参加民主管理和监督。

(2)建立健全事业单位人事工作的宏观管理制度。对主要靠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建立健全工资调控体系,建立健全各类人员及职务结构比例的宏观管理办法,健全事业单位人员总量的调控体系,建立不同类型事业单位人员增长的调控办法。

(3)做好事业单位人事争议的处理工作。推进人事争议立法,积极开展人事仲裁工作。建立健全人事争议仲裁机构,及时受理和仲裁人事争议案件,切实维护用人单位和职工双方的合法权益。

(4)健全和完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政策法规体系。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人事制度改革发展的需要,抓紧研究制定政策法规,保障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顺利进行。

(五)加强领导,统筹规划,积极稳妥地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

建立符合事业单位特点的宏观管理和人事监督制度,加强领导,统筹规划,积极稳妥地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措施,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领导,统筹规划。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摆到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对这项改革的领导,统筹规划,缜密实施。各级组织、人事部门要充分发挥宏观管理和业务指导的职能作用,做好牵头和协调工作,与编制、财政、劳动和社会保障以及科、教、文、卫、新闻出版等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搞好这项工作。注意研究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提出解决的对策和办法,把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不断引向深入。

(2)突出重点,分类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涉及面广,情况复杂,要充分认识到改革的艰巨性和复杂性,认真总结试点经验,抓住重点,分类指导,逐步推进。要以建立和推行聘用制度、搞活工作分配为重点,全面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同时紧密结合各行业体制改革和机构改革的要求,重点搞好科、教、文、卫等事业单位的人事制度改革,探索分类改革的办法、途径和经验。

(3)积极稳妥,稳步实施。各地区、各部门要根据实际情况,结合本地区的机构改革、体制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摸清事业单位的基本情况、改革现状、人员结构等有关情况的基础上,根据本单位意见,制定具体的实施办法。在推进改革的过程中,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先易后难,分步实施,逐步到位。要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干部群众积极支持和参与改革,积极稳妥地把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推向深入,促进高素质社会化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和人才结构的调整,推动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健康协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