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国际化的文化特色及概念解析

国际化的文化特色及概念解析

时间:2023-05-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国际化是在国与国之间建立起来的一种文化共性,也是具有独立特征的民族整体之间建立起来的一种文化共性。在国际化的日用陶瓷装饰设计中,需要根据实际,即依据产品进行调查、考量及抽象,才能形成适合所有地域性和民族性的语言,以及相关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及其与之相关的因素。然而,国际化在形成过程中,是以“碎片式”存在并逐渐发展成为整体化的、全局性的。

国际化的文化特色及概念解析

国际化是在国与国之间建立起来的一种文化共性,也是具有独立特征的民族整体之间建立起来的一种文化共性。国际化形成的基石,是民族化,只有在完全独立民族基础上创造与建立起来的文化才能形成向国际化递进和发展的可能性,而民族文化被世界各民族广泛认同必然性的形成,才能最终使得民族文化转化为国际化。在国际化的日用陶瓷装饰设计中,需要根据实际,即依据产品进行调查、考量及抽象,才能形成适合所有地域性和民族性的语言,以及相关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及其与之相关的因素。换言之,作为设计应用的程序、功能及其代码设计,必须考虑在不同地区运行的需要,才能最终形成国际化的设计。

在国际社会之所以能够形成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一致性,就是各民族之间在生产方式及形态与生活方式形态上具有相同性,从手工制作到机器生产,每个时代的社会生产力表现形式和使用方式,都是一致的;一定时代的生产方式被采纳,均与一定的生产方式相关,或者说相关的社会生产必须符合相关的社会文化生活,这是社会生产国际化的前提。

对于陶瓷创造与随后形成的设计、生产模式及其成果,倘若被世界各民族认同与使用,必须符合世界各民族文化发展的需要。在中国陶瓷文化史上,中国传统陶瓷文化文化取得世界声誉,即被世界各民族认同与普遍应用,那就是中国陶瓷文化的民族化内容具有世界各民族文化的共性。

文化,是与时俱进的一种社会事务综合体,随着社会变迁,主要随着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化而变化。在现代国际社会,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与高度文明的社会生活方式,最终决定了设计与完成设计的手段在民族之间具有高度的一致性。这便是设计国际化的客观原因所在。

由此可见,国际化日用陶瓷设计就是基于这种文化的,以适应所有地域性语言的方式来反映设计本质涵盖的日用陶瓷设计。

然而,国际化在形成过程中,是以“碎片式”存在并逐渐发展成为整体化的、全局性的。这首先是民族化和地域性的体现,例如,在中国,设计思考的“物美价廉”,是从材料开始的,即“注意材料美”,也即“材质美”,随后,强调“结构美”,即注重产品的造型,追求产品的功能,最后,在解决了功能之后,还强化创意及艺匠,即达到“意匠美”和“工艺美”的有机统一;在工业革命最早的英国,陶瓷设计是从适合国家利益需要与适合工业化大机器生产开始整合与逐渐完善的,这正如英国人在陶瓷革新先驱者威基伍德的墓碑上所嵌刻的一样:“他将一个粗陋而不起眼的产业转变成了优美的艺术和国家商业的重要部分。”总的看来,威基伍德从材料配置到造型,再到装饰等陶瓷生产环节逐渐转化成了适应工业化生产的方式而使之摆脱了手工制作方式。在德国,工业革命以来一直追求“功能主义”设计,强调“优良产品”是由一整套符合功能主义的标准所规范的。正因为如此,德国的日用陶瓷设计特别倾向于与功能主义的和谐。总之,随着世界工业革命的进程,各国逐渐完备了适合现代社会大机器生产的主流及其与之对应的设计体系。(www.xing528.com)

在世界范围内,从各个民族国家发展现代设计的状况看,似乎成为一片一片的,即“碎片式”的,但是,在民族与民族之间,不论是妥协,还是共识与合作,却最终走向了一致性——国际主义设计是由各个民族/国家设计的发展共同完成的,它旨在适应现行的社会生产力状况,适应普遍的社会消费,适应无阻挡的交流与互动。

日用陶瓷设计及装饰的国际化,是严格遵循国际社会普遍认同的一种惯性操作,陶瓷设计从整体上思考一种无阻碍设计的实现,显然,这个结果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它从适合社会生产力的调整到功能主义的反映,再到适应市场及消费,最终达到普遍认同的“无毒设计”“简约设计”及“绿色设计”等,这个认识与协同的过程尽管是漫长的,但是,它终于成为一种共同遵守的国际契约。

当今,在日用陶瓷及其装饰设计中,各个民族/国家普遍遵守这种契约,已经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例如,在中国德化陶瓷产区,生产主体已经将这种生产及其精神主旨贯穿到陶瓷企业的每个层次,乃至每个角落。在该区域内,各个陶瓷生产厂家自觉遵守生活用器、文化用器及时尚用器等陶瓷用品的设计原则,他们利用釉下彩及贴花纸装饰的方式美化诸如餐具、茶具、咖啡具等日用瓷产品,而用电镀金属材料、图绘油漆等方式美化民俗生活用器,以及利用超常规的方法装饰属于时尚陶瓷器物,等等。20世纪80年代,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全面铺开,中国陶瓷产业国际化的趋向越来越鲜明,通过吸引外资与引进技术与国外市场对接,形成了欧洲、美洲、大洋洲及东亚(主要指日本)等国际市场,这为陶瓷生产走向国际化道路奠定了基础;从国际市场的出现到其真正成为现实,还相差甚远,尽管中国是陶瓷发生、发展的古国与陶瓷生产的大国,但是,对于现代陶瓷生产的机械化、规模化、效益化,以及由设计决定生产模式与由市场决定生产总量,还是很陌生的。于是,机械化及其组织管理与运行、设计决定生产模式与市场决定生产规模等重大的课题相应得到解决:一方面,在陶瓷生产领域建立了具有现代企业制度的陶瓷企业;另一方面,高等院校相继成立建构具有现代设计学高等教育专业,进而形成了产、学、研相结合的社会文化运作体系,这为陶瓷生产适应国际化需要做了充分的准备。另外,从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改革了旧有的行政管理体制,而采用了法律制约体系,它从生产、管理、销售、消费,以及管理及人事制度等,都置身于法律框架下运作,这为现代企业的正常运作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总之,中国陶瓷生产从民族化走向国际化,经历了一个脱胎换骨的过程,这个过程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陶瓷设计与生产由内向外拓展的过程,设计的多思维性、市场的多样性、产品的丰富性等共同构成了陶瓷文化多元性;这个过程也全面反映了中国陶瓷与世界各民族陶瓷及其文化的对比、交互和融合。

综上所述,日用陶瓷装饰设计国际化,是中外陶瓷文化交互影响的结果,更重要的是中国陶瓷走向世界逐步发展的结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