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保障企业安全运营,如何做到?

保障企业安全运营,如何做到?

时间:2023-05-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特别对于中小机场而言,由于基础投入少、运行风险高、安全隐患大、人力资源缺、发展经营难等客观因素,安全运行更加备受关注。建立健全各项管理体系,为安全提供制度保障。建立正向企业安全文化,鼓励员工主动报告安全信息,提出安全疑问和建议,使关注安全成为员工自觉行为准则,员工自觉遵守安全规章。坚决杜绝人和动物入侵飞行区情况的发生。

保障企业安全运营,如何做到?

有人形容机场安全与发展的关系说:发展是钱,安全是命,发展固然必不可少,但不能要钱不要命。精辟!特别对于中小机场而言,由于基础投入少、运行风险高、安全隐患大、人力资源缺、发展经营难等客观因素,安全运行更加备受关注。几年来,每一次的安全问题都让人感受什么叫“切肤之痛”,什么叫“安全第一”!所以,我们不断强化安全管理水平,探索安全管控模式,系统提升安全运行,推进机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命题错误,答即有错!因此,安全管理必须做正确的事情。

始终抓好制度保障,突出制度的规范性和可行性,充分发挥制度的有效作用。将安全管理建立在制度基础之上,没有制度则安全管理只能停留在“人治”层面,形不成系统性的规范,因此,我们把机场安全制度建设作为加强机场安全管理前提来抓。根据机场发展实际,不断创新管理理念、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在具体工作中坚持依法依规管理,辅之以必要的、适当的安全检查,建立健全了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着力抓好基层各部门规章制度和各种手册的修订,对机场安保方案结合运行实际做到了可用、适用和够用。同时,按照符合实际、好用、适用的原则,抓好运行手册、应急预案、消防预案等修订和完善,既坚持高标准,汲取其他机场安全管理先进经验,又从实际出发,从根本上解决安全管理的基础性问题。

建立健全各项管理体系,为安全提供制度保障。安全是机场的生命线,确保持续安全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一边抓快速发展一边抓安全质量,建立健全科学的理论和完善的体系,重点是加快安全管理体系、航空保安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等体系建设,按照“怎么做就怎么写、怎么写就怎么用、怎么用就怎么改”的原则,每年组织修订完善,确保体系与实际工作相适用,探索形成了安全管理长效机制。推进风险管理工作,完成风险管理数据库,加强安全信息分析和利用。借助其他机场不安全事件总结经验教训,强化学习分析,按照“别人感冒,我们吃药”的思路,前移安全关口,改进自身安全工作。大力倡导自愿报告制度,发动群众。经过几年努力,逐步实现了安全管理工作从事后到事前、从开放到闭环、从个人到系统、从局部到整体的转变,有效提升了机场安全管理水平。

重视安全投资效益和安全成本,为安全提供资金保障。“再穷不能穷安全”,尽管企业发展依然艰难,但是,我们固定比例的投入雷打不动,建立和完善了安全投入运行机制,特别是利用好民航发展基金,不断寻求地方政府支持,借助局方专项资金政策等,解决了设施设备老旧和隐患突出问题,先后完成了机场供电专线、消防等级提升、围界升级改造、新建站坪扩建等一系列重大项目,购置了客梯车、除冰车、消防车、吹雪车等设施设备,改进了通信导航系统等,各种安全投入每年千万元以上,完善了机场设施,健全了机场功能,为机场正常运行创造了良好条件。同时,完善安全投入分析评估机制,重点分析和研究机场安全运行基本条件,强化安全投入的同时,寻求安全投入与发展之间的平衡。同时,针对机场的四级湿陷性黄土治理,规定飞行区整治费用最低限额,强化水患治理,不断总结规律,采用人工打胶、灰土换填、种草固土等方法,不断消除飞行区隐患。

着力打造高素质员工队伍,有效处理好安全、服务和发展的关系,选派人员特别是管制、通导、气象、配载等岗位骨干参加专业培训,强化业务技能提升,所有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在非核心业务外包后,充实关键岗位人员,着眼未来做好人才储备。举办业务技能竞赛,选拔优秀人才,进行重点培养。同时,不断强化班组建设,将班组建设作为机场安全基础工作来抓,夯实“三基”工作,注重选拔高素质班组长,让他们直接参与部门工作的组织、指挥和管理,把问题发现、解决在一线。加强安全文化建设,用安全文化补充安全管理的不足,借助教育、宣传等手段,渗透诚信、道德情感、品行等深层次人文因素,提高员工安全修养,改进安全意识和行为。建立正向企业安全文化,鼓励员工主动报告安全信息,提出安全疑问和建议,使关注安全成为员工自觉行为准则,员工自觉遵守安全规章。牢固安全底线思维,在实践中探索了一套适合现阶段机场运行的安全管理思路和方法,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狠下决心提升空管安全保障水平。人是安全的核心因素,而管制员便是空管的主体,是空管安全的直接保障。管制员不仅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过硬的专业技术水平,还要有较强的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良好预判能力和决策能力。在空管安全运行中,我们始终抓住管制员业务能力提升这个“牛鼻子”做文章,规范通话用语,提高通话质量,确保管制员正确发出管制指令和机组对指令准确接收理解。不断加强管制员培训与交流,轮流送管制员前往空管岗位锻炼。借助航空公司本场训练有利契机,组织管制员与飞行员面对面对话沟通交流。加强管制规范和技能培训,提高管制员业务技术水平,不间断学习程序管制安全间隔标准,烂熟于心,在面对复杂飞行问题时有据可依、有章可循。加强对管制员复杂飞行冲突和飞行特殊情况的处置培训,严抓“错忘漏”,时刻保持警惕,杜绝麻痹大意,从思想上杜绝只要不发生管制事故,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心理,培养建立管制员的职业使命感和责任感。根据企业发展,各种渠道引进管制人员,成熟管制员已从5人增至10人。同时,切实抓好空管SMS体系建设和运行管理工作。

在哪里存在,就在哪里绽放!因此,安全管理还要正确的做事。(www.xing528.com)

根据机场航班量增长情况,扎实做好机场飞行程序的优化和各类设施的增加,在沪兰大通道启用后,多方努力,做好飞行程序调整和优化,确保平稳运行。针对复杂多变的高原气象实际,组织气象班组收集整理分析本场经常出现的恶劣天气,总结天气变化的基本规律,做好各种重要天气的预报,提高预报准确率,及时准确为飞行提供气象保障服务。同时,争取民航安全专项资金,加大空管安全设施设备投入,先后购置投用气象自观系统、报文系统等,在资金极其紧张的情况下,购置通信导航备品备件一应俱全,在民航和通航同时增加的情况下增加塔台和所有导航台监控设备。

坚决杜绝人和动物入侵飞行区情况的发生。组建防跑道侵入领导小组,管制班组与各部门、驻场单位之间建立了防跑道侵入、发现升空物体协调机制,特别是针对人员、车辆进入地面保护区的问题,就工作机制、协调程序、通话用语等明确机制。按照风险管理的要求,定期分析跑道侵入风险,制定相应的措施和程序。有效利用安全信息,分析总结了本机场容易发生跑道侵入事件的时间、地点、场景等情况,并将可能出现的问题以流程图的形式悬挂于工作现场。在围界加装防护网,有效防止小动物进入。按照新的机坪运行规则,增加了相应监控和设备,启用标记牌等警示手段,提示跑道状况。

加强机场净空管理是安全运行的重要环节,特别是发生本场训练鸟击一般不安全事件后,给机场安全运行当头一棒,教训深刻。我们加强了与地方政府的沟通协调,加入地方发展规划委员会,全面掌握当地发展规划和建设项目,由地方政府出面对其进行管控并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对飞行安全影响。同时,每季度至少一次进行净空保护条例宣传和周边村寨走访活动,特别是联合地方解决了机场周边的养鸽问题。根据地方文化特点主动对接,提前做好飞行安全保障措施,对可能发生燃放升空物体或释放气球的地方安排专人进行管控。

不断提升机场消防安全保障水平。我们始终认为,仅靠自身力量难以解决机场消防存在的问题,也不符合机场未来发展的需要。机场作为公共基础设施,主要作用是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社会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远大于直接经济效益。因此,我们不断转变工作思路,诉求地方政府,与地方消防建立联动机制,借助专业力量强化消防队伍建设,着力强化人员培训。强化全员消防意识教育,加强防火安全教育。主动汇报地方政府,力争将机场消防纳入地方公共基础设施管理范畴,加强机场消防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消防安全资源共享,建立完善的机场辖区消防管理系统,使机场消防处于地方政府统一的安全管理之中。

在安全管理中,我们始终坚持“扬弃”,始终认为任何事情都有好的和坏的一面,实践中,不断继承和发扬旧事物内部积极、合理的因素,不断抛弃和否定旧事物内部消极的、丧失必然性的因素,将发扬与抛弃有机统一。当然,永远不要忘了一句话:“谁砸了我们的碗,我们就踢了谁的锅!”安全不容讨价还价。

安全管理,就是一场没有终点的修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