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甘肃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

甘肃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

时间:2023-05-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少数民族特色文化遗产发掘保护工程实施《甘肃省东乡族、保安族、裕固族语料资源库建设》项目,加强民族语言规范化、标准化和信息化建设,记录、抢救和保护东乡族、保安族、裕固族三个独有民族的语言。采用数字化技术,推动甘肃省特有少数民族音乐、服饰、语言等传统艺术文化与动漫等现代新媒体技术的融合,促进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工作。

甘肃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

(1)甘肃特有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现状

甘肃省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现有55个少数民族,世居甘肃的少数民族有回族藏族、东乡族、保安族、裕固族、蒙古族撒拉族哈萨克族土族满族等,其中东乡族、裕固族、保安族为甘肃独有的3个少数民族。在全国文化发展的进程中,甘肃的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相对落后,究其滞后的深层次因素,主要由于:民族文化传承人资源匮乏,使得特有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难以为继;有语言无文字,以口传心授为主的文化传承方式,对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极为不利。

(2)甘肃特有少数民族文化传承重点工作

1)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研究工程

依托省内外高等院校、研究机构,深入研究民族文化中的物质文化(居住、服饰、饮食、生产、交通交易),行为文化(家庭、家族、村落、岁时、人生礼仪),意识文化(信仰、宗教、禁忌、民间游艺),推出一批民族文化传承创新重大成果,为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提供理论支撑。深入研究甘肃各少数民族对华夏文明的历史贡献,实施《甘肃少数民族对华夏文明的贡献》课题研究及编纂出版项目,对甘肃各少数民族的文化传承做出全面、细致、深入的解析。

2)少数民族特色文化遗产发掘保护工程

实施《甘肃省东乡族、保安族、裕固族语料资源库建设》项目,加强民族语言规范化、标准化和信息化建设,记录、抢救和保护东乡族、保安族、裕固族三个独有民族的语言。对宗教寺院文献、民间家藏稀见文献、民间口传文化资料等具有较高史料价值和传承价值的文献资料进行系统收集整理,并以纸质或数字化形式编辑出版,保留传承濒临散失的文化资源,抢救民族文化遗产。推进“花儿”杯西部民歌大赛品牌化工作,组织出版特色民歌的电子音像出版物。采用数字化技术,推动甘肃省特有少数民族音乐、服饰、语言等传统艺术文化与动漫等现代新媒体技术的融合,促进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工作。通过对少数民族特色民居的保护、恢复与发展建设,逐步完善村寨基础设施建设。

3)少数民族文化出版传媒打造工程(www.xing528.com)

依托省内外数字出版单位,建成甘肃少数民族文化数字化出版中心和甘肃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出版中心。组织出版《细说中华民族》《中国北方古代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等系列大型丛书,系统展示省内少数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加大对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报纸、期刊的扶植力度,加快民族地区广播电视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发展少数民族文学艺术精品,努力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对外宣传工作。创作并推出一批体现民族特色、反映时代精神、具有较高艺术水准的民族影视艺术精品。

4)少数民族文艺院团和博物馆建设工程

对体现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少数民族专业文艺团体给予政策性扶持,鼓励其向更高的艺术水准方向发展。在兰州新建甘肃省民族民俗博物馆,在民族自治地方扶持重点民族博物馆或民俗博物馆建设。加强少数民族文物征集工作,改善馆藏文物保存条件,做好少数民族文物鉴定、定级工作,提升管理、研究和展示服务水平。

5)群众性少数民族文化活动和文化产业发展工程

支持省内各民族自治地举办富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展演和体育活动,定期举办全省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积极开发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传承产品,并将其转变成旅游产品,实现民族文化传承发展与旅游资源的深度融合。把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文化资源全面推向市场,进行产业化运作。

6)少数民族文化人才培养工程

创新少数民族文化人才建设工作,培养一批少数民族文化管理人才,进一步加强对发展民族文化工作的指导。建立全省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人才培训基地,努力探索保护传承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培养一批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人,发现和培养乡土文化能人和民族民间艺人,支持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继承和创新少数民族传统文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