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脱贫引领发展:整合经济社会资源

脱贫引领发展:整合经济社会资源

时间:2023-05-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贵州省以脱贫攻坚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脱贫引领发展:整合经济社会资源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背景下,打赢脱贫攻坚战,保证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和全国人民一道步入小康社会,是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突出短板的关键之举。这需要把握脱贫攻坚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一方面,打赢脱贫攻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都不能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底线任务,是现阶段工作的重中之重;另一方面,地区经济发展是实施贫困治理、贫困人口长效稳定脱贫的有效途径。以脱贫攻坚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无疑是现阶段最好的选择,这不仅体现了现阶段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心,也体现了现阶段对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的有效部署。

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省始终将扶贫开发作为第一民生工程,坚持以用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贫困治理纳入全省发展全局来谋划和推进,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始终围绕促进贫困人口参与和分享改革与发展红利的目标,补齐扶贫开发与城乡协调发展的各类短板,通过大扶贫推动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城镇化水平、生态环境质量、公共服务均等化跃上新台阶。贵州省以脱贫攻坚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从脱贫理念上,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将脱贫攻坚当作贵州经济社会发展追赶、超越的重大历史机遇,在此共识的基础上,贵州经济实现了连续多年增速领跑全国各省份。贵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脱贫攻坚的战略部署,坚持了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将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以“贫困不除愧对历史、群众不富寝食难安、小康不达誓不罢休”的坚定信念,在贵州脱贫攻坚进程中取得了决定性的历史成就,农民收入及可支配收入连年增加,贫困乡村发生了巨大变化,群众的满意度、干部群众的关系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第二,从政策规划制定与推进层面,贵州各个行业部门的工作围绕脱贫攻坚着重发力。贵州省发改委交通厅、水利厅、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生态移民局、教育厅、人社厅、文化旅游厅以及金融邮政通信等各个行业和社会团体围绕脱贫攻坚选优派强,出台政策,加大人力、财力、物力投入,在各自行业做出了决定性成绩。贵州省发改委以高度重视、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落实脱贫攻坚规划、脱贫攻坚项目建设支撑、脱贫攻坚资金保障、脱贫攻坚政策供给。省交通厅秉承了“贵州要脱贫、交通要先行”的理念,着力加强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强力推进高速公路、水运和农村公路建设三大会战,即建设高速公路10000公里、农村组组通三年决战以及普通国省干线建设两年攻坚计划。贵州省成为中国为数不多的县县通高速的省份,有的地市甚至基本实现乡乡通高速。在农村组组通、创新投融资政策、建养一体化模式、“通村村”农村服务系统建设以及定点帮扶工作方面取得巨大成效。贵州省教育厅围绕脱贫攻坚统揽全省教育事业发展全局,推行“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的任务,把握规划引领和关注深度贫困地区的关键,坚持推行脱盲再教育、精准资助学生、坚持“补短板与促发展”相结合。实现“校农结合”、教育精准资助兜底、强化教育资金项目保障、突出职业教育在脱贫攻坚中的重要作用。水利厅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水利改革发展全局,助力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农田水利工程、骨干水源工程、小河流及病险水库治理和水生态保持修复工作。人社厅以就业扶贫作为全系统首要政治任务,在就业扶贫、劳务协作、技能培训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住建厅围绕住房保障的脱贫底线任务,将农村危房改造作为住建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和统领。生态移民局将移民搬迁作为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努力搬迁188万人,使贵州成为国内扶贫搬迁工作的先进省份。通过围绕“六个坚持”做好“怎么搬的工作”,通过“五个三”和“五个体系”保障贫困群众能够安居乐业、脱贫致富。其余各个部门均以脱贫攻坚为统领调整工作安排,取得了突出成效。多部门协同合力共同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统领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各层面、各方面,这是从理念到政策的重要衔接和体制机制保障。

第三,从具体实施层面,贵州各级各部门干部有效地落实了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理念构想与政策设计。首先,责任体系的建立。各级各部门均设立了脱贫攻坚工作专班、工作小组,将“精准脱贫”理念贯彻落实到日常工作,精准落实到人。其次,不断加强本系统领域的基层干部、骨干群众培训。通过开展专题讲座、专业技能培训、管理水平与技术能力培训、农业技术培训、致富带头人现身说法等做法,极大地提升了基层干部的脱贫政策落实能力。最后,打通贫困人口扶智的“最后一公里”。开办农民讲习所等重要的基层农村文化课堂,让农民有机会、有渠道学习,了解到最新的脱贫政策、产业技能与文化服务。

【注释】

[1]王春光:《贵州省脱贫攻坚及可持续发展研究》,《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3期。

[2]钟良晋:《贵州省生态脆弱对地区贫困的影响——基于GIS技术的空间计量分析》,《贵州商学院学报》2017年第3期。(www.xing528.com)

[3]范国旭、王志凌:《贵州精准扶贫的现状、措施、成效与发展探讨》,《改革与开放》2017年第15期。

[4]潘云:《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观察》,《当代经济》2018年第2期。

[5]王永明、王美霞、吴殿廷等:《贵州省乡村贫困空间格局与形成机制分析》,《地理科学》2017年第2期。

[6]王润清:《贵州省交通扶贫促进农民增收的效果研究》,《财会学习》2017年第12期。

[7]杨军昌、周惠群:《贵州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资源配置的问题与优化分析——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为例》,《贵州民族研究》2018年第9期。

[8]王嘉毅、封清云、张金:《教育在扶贫脱贫中的作用及其机制》,《当代教育与文化》2017年第1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