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自由贸易区的内因及经济价值演变

自由贸易区的内因及经济价值演变

时间:2023-05-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是,经济环境的变化虽然解释了自由贸易区演变的环境因素,未能解释自由贸易区在全球受到欢迎的内在原因,这一部分我们将介绍自由贸易区之所以在全球范围内推广的内因—自由贸易区的经济价值。自由贸易区通过相对自由地实现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聚集和分散,成为一个与国际市场息息相通,与国内市场密切关联的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枢纽。

自由贸易区的内因及经济价值演变

前面的分析指出了自由贸易区的外在环境自由贸易区发展的影响。但是,经济环境的变化虽然解释了自由贸易区演变的环境因素,未能解释自由贸易区在全球受到欢迎的内在原因,这一部分我们将介绍自由贸易区之所以在全球范围内推广的内因—自由贸易区的经济价值。

(一)自由贸易区对国家的经济作用

自由贸易区的设立和发展,对促进国家经济发展与繁荣发挥了重要作用,自由贸易区对国家经济的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增加经济总量,包括增加对外贸易额、创造就业机会、吸引外资等。二是作为国家经济管理和协调手段,可以实现一定时期政府对经济发展的国家战略。

1.自由贸易区增加经济总量

(1)发展对外贸易

建立自由贸易区最初的目的是发展对外贸易,这是自由贸易区最基本的经济作用。各自由贸易区不同程度地促进了本国进出口贸易与转口贸易的发展,有些自由贸易区甚至在国际贸易领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例如,阿联酋迪拜自由贸易区,巴拿马科隆自由贸易区。

(2)创造就业机会

自由贸易区通过建立新企业、新公司和实验室创造额外的工作岗位;吸引额外的工作人员到人口稀少地区;利用先进的国外企业的先进人力资本运作经验,培养熟练人才,学会人才的管理、营销等。特别是对某些劳动力相对过剩,存在较大就业困难的中东国家来说,自由贸易区的就业作用更重要。

(3)吸引外资

自由贸易区在政策上的特殊吸引力使外商掀起投资热,投入自由区的外资数量迅速增长,有效地加快了各国引进外资的步伐。例如,据1991 年3 月的统计资料,申请到土耳其6 个自由区投资的外国公司共计149 家,其中获准的有103 家,外商和本国公司的投资总额达3.81 亿美元。从全国来看,在1980—1992 年4 月为止,土耳其的外资总额累计达87 亿美元,超过前25 年的30 多倍。阿联酋的迪拜区1992 年已有来自56 个国家和地区四五百家公司进行投资,总额达11.5 亿美元。在埃及各自由贸易区的企业投资中,外资占90%以上,其中占主要地位的纺织企业计划全部是外资兴办的。马来西亚的槟榔企业数量从1970 年的31 个猛增至1995 年的706 个,而且其中内资企业仅有231 个,其他外资或合资企业占企业数量的67.3%。

2.自由贸易区可作为国家战略

由于自由贸易区在一个国家经济中具有特殊地位,它实际上是一个国家主权范围内一个可以实行特殊经济政策的区域,为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创造了条件。

以美国为例,20 世纪70 年代是日本工业经济高速发展并超过美国的时代,在这一时期美国开始了追赶日本的历程,效仿日本的产业政策,将高科技产业定为美国的主导产业。为了促进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制、生产和贸易,美国在硅谷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科技型的自由贸易区,在硅谷的厂商的原材料、零部件及仪器设备享受了关税优惠,厂商设立的手续也很简单,美国的高科技产业迅速发展了起来。同时,还带动了世界各国包括欧洲、日本乃至发展中国家的自由贸易区向高科技型转变。

由于对国际经验、技术和资金的需求非常强,发展中国家对自由贸易区的利用显然比发达国家更富有创造性。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自由贸易区是发展中国家政策实验田

发展中国家中的很多国家只能通过渐进式的改革来摸索市场经济的规律。自由贸易区可以在发展中国家的领土上,创造一个相对较高的市场化区域。把自由贸易区作为实验田,政府可以在自由贸易区放开一些管制,在自由贸易区这个相对较小的经济范围内运行某些政策后,暴露一些问题,就解决一些问题。

(2)自由贸易区是发展中国家“出口导向”战略的基地

自由贸易区推动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发展,外商和本国公司在自由贸易区共同投资设厂办企业,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和管理方法,推动本国出口加工制造业和高科技产业较快发展,为实现“出口导向”的发展战略奠定基础。一些实施“出口导向战略”的发展中国家,就是利用自由贸易区产生了积极影响,很多产品不仅实现了本地化生产,其产品还大量地销往国外。进入20 世纪80 年代后,高技术应用使发展中国家的廉价劳动力优势下降,技术推广及新技术在生产中作用迅速增长,发达国家的企业开始对其经营进行全球战略规划,逐渐将高新技术引进到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加工区,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发展中国家发展工业经济所面临的技术问题。

(3)自由贸易区为发展中国家获得直接投资(www.xing528.com)

发展中国家经济基础薄弱,自由贸易区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发展中国家资金问题。自由贸易区的优惠的政策、简便的手续以及东道国廉价的劳动力吸引了大量的外资企业,包括跨国企业和国际上一些中小企业也来寻找机会,这一阶段国外企业的投资形式以直接投资为主,自由贸易区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外资为主。甚至到了20 世纪80 年代后期,新兴工业国家也开始放宽外资管制,不断扩大海外投资数量,使其投资者将劳动密集工业移至东盟国家及其他地区和出口加工区,到80 年代中期,拉美地区的出口加工区已经建立了1 700 多家出口生产企业。这些外资企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因进口替代战略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国际收支恶化的趋势。当然,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时期的直接投资更多的是与劳动密集型产业联系在一起的。

(4)自由贸易区成为发展中国家获得技术和知识转移的纽带

自由贸易区推动发展中国家向外向型经济发展。由于自由贸易区具有开放的贸易环境,一切经营活动按照国际惯例进行,这给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交往提供了光滑的平台,成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经济融合的介质。自由贸易区通过相对自由地实现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聚集和分散,成为一个与国际市场息息相通,与国内市场密切关联的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枢纽。为高科技产业在自由贸易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场所,大量高科技产业的进驻提高了自由贸易区内技术转移的可能性。例如迪拜,目前已经是海湾地区的IT 中心,估计有607 家IT 业公司在阿联酋,每年销售额达到62.4 亿美元。

在自由贸易区内工作的员工最先接收到知识转移的好处,提高了他们的劳动能力,而国内企业就有机会聘用以前在自由贸易区内经过培训的、有技能的劳动者。同时,一些雇员还接受了管理和监管的培训,丰富了国内的企业家资源。

(二)自由贸易区对城市经济的作用

自由贸易区对地区经济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促进地区经济增长方面,在经济上实现以点带面,辐射一方的作用,通过外引内联,促进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生产技术的升级,加速本地区的共同发展与繁荣。随着自由贸易区的经营规模扩大和功能完善,对城市经济发展的作用包括产业效应、收入效应、聚集和辐射效应等方面。

1.自由贸易区对城市经济的产业效应

自由贸易区对城市经济的产业效应表现为影响城市产业结构和产业结构升级,自由贸易区对城市经济的产业效应主要通过自由贸易区的功能实现。当自由贸易区的功能以贸易为主时,自由贸易区的产业以服务产业为主,当自由贸易区的功能中出口加工业占优势地位时,产业将主要以制造业为主,而且自由贸易区内加工工业的内容也会影响自由贸易区的制造业的结构,这是因为保税政策和其他优惠措施会吸引特定的企业进入自由贸易区,例如医药、化工石油建材纺织、电子等产品,自由贸易区能满足这些企业的特殊需要,必然增加这类企业进入区内经营的意愿,因此自由贸易区对产业结构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是由自由贸易区提供的优惠环境带来的。下面以马来西亚的产业布局为例子,说明自由贸易区对城市经济的产业效应。

马来西亚在20 世纪初被英国占领为殖民地,槟榔被开辟为自由港,主要从事转口贸易活动,这种情况持续到20 世纪60 年代中期,尽管有五六十年的开放历史,槟榔的第一产业比重超过工业比重,产业结构比较落后,因此区内的第二产业的比重很低,1970 年按三次产业分类的经济活动中占主导地位的是贸易及服务行业。1963 年马来西亚独立后,全国的经济迅速发展,但失去转口机会的槟榔城经济却停滞了,失业率高达16%。为开发槟榔,1970 年马来西亚宣布槟榔为自由贸易区,到1994 年,槟榔的产业结构出现了两个明显变化:一是农业的比重显著降低,从接近20%的水平降到2.3%;第二产业比重显著上升,从18.5%上升到57%。比较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一般水平,我们认为槟榔的产业结构得到了优化。二是第二产业超过第三产业,成为区内产值最高的产业,这是因为进入20 世纪70 年代,马来西亚政府宣布槟榔为自由贸易区,大力吸引国外投资,随后在区内发展了较多的加工工业,这就是槟榔第二产业兴起的原因。

2.自由贸易区对城市经济的收入效应

自由贸易区对城市经济的收入效应是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扩大对外贸易,增加外汇收入。

(2)增加企业所得和个人所得,增加财政收入。

(3)创造就业机会,提高就业率,增加人均可支配收入。如马来西亚的槟榔设立为自由贸易区后20 年,其人均收入从1970 年的700 美元,到1991 年的4 000 美元。1970年马来西亚槟榔城的失业率为16%,到1999 年该城市的贫困率已下降到2.7%,到2010年已经降为零。

但是,并非所有国家的自由贸易区都为城市增加了收入,很多自由贸易区靠免税刺激投资,除了免交关税外,通常给予3—5 年的所得税减免优惠,除此之外还通过增加折旧率来补贴企业的现金收入。尤其是一些依靠廉价劳动力吸引外国投资的自由贸易区,这些加工业都是发达地区淘汰的产业,技术含量低,就业者只需付出大量重复劳动即可胜任,结果工资水平很低,其微弱的收入效应甚至很容易被环境污染问题所抵消。以墨西哥的边境自由贸易区为例,那里的企业主要都是美国投资者开展的客户工业,在过去的10年里超过2 000 家外国企业,其中主要是美国企业在墨西哥长达3 200 千米的边境上发展起来的,到目前为止墨西哥的客户工业已达到3 500 个,雇用工人达90 万人,但环境污染非常严重。根据一家总部在波士顿的环境组织的研究表明,科学家对墨西哥工业园区的内现场采集的样本分析发现,75%的地区将有毒化学物质直接排入公共水域。

3.自由贸易区对城市经济的聚集和辐射效应

自由贸易区作为以经济为核心的实体,对城市经济有较强的聚集和辐射效应,自由贸易区的聚集能力表现在对物资、信息、人力资本的聚集。其辐射效应表现为区内与区外产业的前后向联系。对物资流动的分析可以让人们对自由贸易区的集聚和辐射效应有简单的认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