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立及发展

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立及发展

时间:2023-05-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批复2013 年8 月,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规划面积28.78 平方公里,涵盖上海市外高桥保税区、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洋山保税港区和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4 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2017 年3 月30 日,国务院再次印发《全面深化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开放方案》,指出建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在新形势下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战略举措。

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立及发展

(一)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批复

2013 年8 月,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规划面积28.78 平方公里,涵盖上海市外高桥保税区、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洋山保税港区和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4 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9 月18 日,国务院下达了关于印发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的通知,要求按照总体方案的主要任务和措施,营造相应的监管和税收制度环境,扎实做好组织实施。2014 年12 月28 日,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授权国务院通过了扩展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区域,将试验区的面积扩展到120.72 平方公里,范围新增了金桥出口加工区、张江科技园区和陆家嘴金融贸易区,与之前的外高桥保税区、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洋山保税港区和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总共7 个区域共同组成新的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形成以上海外高桥保税区为核心,辅之以机场保税区和洋山港临港新城,成为中国新经济的试验田,并在区内实行政府职能转变、金融制度、贸易服务、外商投资税收政策等多项改革措施。2017 年3 月30 日,国务院再次印发《全面深化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开放方案》,指出建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在新形势下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战略举措。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对照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的自由贸易区,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将全面深化自贸试验区改革开放,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在新一轮改革开放中进一步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二)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战略定位与建设目标

1.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战略定位

2015 年国务院再次印发《进一步深化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开放方案的通知》,要求进一步深化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自贸试验区)改革开放,在新形势下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探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对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积极探索管理模式创新,促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形成深化改革新动力和扩大开放新优势。要全面贯彻落实中共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国家战略,进一步解放思想,坚持先行先试,把制度创新作为核心任务,把防控风险作为重要底线,把企业作为重要主体,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在更广领域和更大空间积极探索以制度创新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路径,率先建立符合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要求的投资和贸易规则体系,使自由贸易试验区成为我国进一步融入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载体

2017 年国务院进一步印发了《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开放方案》的通知,即《全面深化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开放方案》,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定践行新发展理念,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继续解放思想、勇于突破、当好标杆,进一步对照国际最高标准、查找短板弱项,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坚持全方位对外开放,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加大压力测试,切实有效防控风险,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进一步加强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联动,不断放大政策集成效应,主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形成经济转型发展新动能和国际竞争新优势;更大力度转变政府职能,加快探索一级地方政府管理体制创新,全面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发挥先发优势,加强改革系统集成,力争取得更多可复制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进一步彰显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试验田作用。

2019 年国务院新印发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中共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对标国际上公认的竞争力最强的自由贸易园区,选择国家战略需要、国际市场需求大、对外开放度要求高但其他地区尚不具备实施条件的重点领域,实施具有较强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开放政策和制度,加大开放型经济的风险压力测试,实现新片区与境外投资经营便利、货物自由进出、资金流动便利、运输高度开放、人员自由执业、信息快捷联通,打造更具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重大战略,更好服务对外开放总体战略布局。(www.xing528.com)

2.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设目标

在2013 年《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中对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设目标要求为经过两至三年的改革试验,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积极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和外商投资管理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和新型贸易业态,加快探索资本项目可兑换和金融服务业全面开放,探索建立货物状态分类监管模式,努力形成促进投资和创新的政策支持体系,着力培育国际化和法治化的营商环境,力争建设成为具有国际水准的投资贸易便利、货币兑换自由、监管高效便捷、法制环境规范的自由贸易试验区,为我国扩大开放和深化改革探索新思路和新途径,更好地为全国服务。

2015 年《进一步深化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开放方案的通知》将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设目标要求为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对自贸试验区“继续积极大胆闯、大胆试、自主改”“探索不停步、深耕试验区”的要求,深化完善以负面清单管理为核心的投资管理制度、以贸易便利化为重点的贸易监管制度、以资本项目可兑换和金融服务业开放为目标的金融创新制度、以政府职能转变为核心的事中事后监管制度,形成与国际投资贸易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制度创新体系,充分发挥金融贸易、先进制造、科技创新等重点功能承载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力争建设成为开放度最高的投资贸易便利、货币兑换自由、监管高效便捷、法制环境规范的自由贸易园区。

在经过四年的实践检验后,2017 年新的《全面深化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开放方案》目标要求到2020 年,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要率先建立同国际投资和贸易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把自贸试验区建设成为投资贸易自由、规则开放透明、监管公平高效、营商环境便利的国际高标准自由贸易园区,健全各类市场主体平等准入和有序竞争的投资管理体系、促进贸易转型升级和通关便利的贸易监管服务体系、深化金融开放创新和有效防控风险的金融服务体系、符合市场经济规则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的政府管理体系,率先形成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和公平、统一、高效的市场环境。

2019 年国务院新印发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要求到2025 年,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要建立起比较成熟的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制度体系,打造一批更高开放度的功能型平台,集聚一批世界一流企业,区域创造力和竞争力显著增强,经济实力和经济总量大幅跃升,到2035 年,建成具有较强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形成更加成熟定型的制度成果,打造全球高端资源要素配置的核心功能,成为我国深度融入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载体。

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实施范围120.72 平方公里,涵盖上海外高桥保税区、上海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洋山保税港区、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4 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28.78平方公里)以及陆家嘴金融片区(34.26平方公里)、金桥开发片区(20.48平方公里)、张江高科技片区(37.2 平方公里)。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的实施范围为119.5平方公里,包括上海大治河以南、金汇港以东以及小洋山岛以及浦东国际机场南侧区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