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深化产教融合:教育教学改革之路

深化产教融合:教育教学改革之路

时间:2023-05-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同时研究制订相应的“深化产教融合实施方案”以及“重点项目建设行动计划”作为“工程”下位的配套改革措施,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教育教学改革。高职院校的产教融合必须与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质量相适应,因此,按照“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相对接”原则,全面实施教学改革就是当务之急。

深化产教融合:教育教学改革之路

高职院校要研究制定中长期“产教融合发展工程”及其实施方案,明确“工程”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发展目标、主要任务、保障措施和重点项目。同时研究制订相应的“深化产教融合实施方案”以及“重点项目建设行动计划”作为“工程”下位的配套改革措施,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教育教学改革。

1.围绕“三对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深化产教融合,关键要使专业链与产业链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高职院校要围绕“三对接”,深化教学改革。

(1)深化专业结构性改革。高职院校应围绕“专业链与产业链对接”,深化专业结构性改革,使专业与地方产业的关系更加密切。一是调整优化专业布局结构,瞄准地方特色产业、主导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通过校地互动、校企合作共建专业。通过专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逐步建立结构合理、紧密对接区域产业链、人才链和创新链的专业体系。二是建立专业预警和退出机制,对于不达标的专业,及时压缩招生规模或暂停招生,把市场供求比例、就业质量作为学校设置新专业、调整旧专业、确定培养规模的重要依据。三是重点建设特色专业,应“选择空位,独占其位,合理错位,各安其位,适时移位,不留空位,整体到位,走特色发展之路”,与地方(区域)主导产业、特色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大中型企业合作共建复合型、交叉型特色专业。四是加强专业集群建设,结合自身的实际,重点打造特色鲜明的专业集群。

(2)加强能力导向课程建设。高职院校应在现有课程改革与建设基础上,按照“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原则,进一步加大课程建设力度。一是进一步加强“模块化”课程建设,根据某一职业或岗位的特点分析出该职业或岗位所需的具体的能力结构和水平(即能力要素),再根据一个个能力要素确定具体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该能力所需的课程模块内容。二是逐步建立能力导向课程体系,对照职业技术标准和职业技术能力需求,校企合作建立基于“工作场景”的能力导向课程,逐步建立能力导向课程体系,把产业发展动态、科技动态、科技成果融入课程体系。三是加强新型教材建设,聘请技术专家参与教材建设,更新教材内容,融入专业技术发展前沿和产业发展趋势,倡导编撰反映现代产业技术发展前沿的新型教材。四是加强课程建设与评价工作,注重教学成效,积极开展校企为主体的多元教学评价活动。

(3)明确人才培养定位。高职院校的产教融合必须与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质量相适应,因此,按照“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相对接”原则,全面实施教学改革就是当务之急。一是在人才培养观念上,突出人才培养的职业适应性、创新性和培养规格的多样性。二是在人才培养主体上,突出“校企双主体”,适应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发展需要,逐步实现由“学校教师单主体”向“学校教师为主、企业导师为辅的双主体”的转变,突出“双主体”教育教学模式。三是在人才培养方案上,实行动态修订机制,实现由“静态的、基于学科专业知识体系的人才培养方案”向“动态的、基于产业职业技术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的转变。四是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运用“大学生创新创业园”“校企共建行业学院”“校企合作开展技术研发与推广项目”“新型工学交替”“大师工作室”“现代学徒制”等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推进“六个共同”,即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实施教学、共同评价人才质量、共同培育师资、共同开展研发、共同组建基地,实现“六个合作”,即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研发、合作就业、合作共赢、合作发展。五是在课堂教学上,突出产业、专业最新前沿知识与技术,不断更新知识结构,逐步实现由“基础理论教学为主”向“基础理论教学为主、产业前沿发展技术为辅”的转变。六是在实践教学上,突出职业技术与应用技术的掌握,逐步实现由“学生了解、熟悉专业技术操作流程为主”向“学生参与技术研发项目为主、掌握技术操作流程为辅”的转变。七是在教学方法上,由“讲授式”向“以项目式、案例式为主”的转变,大力推行基于“真实工作场所”的探究式、项目化实践教学方法。八是在“互联网+”教育上,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互联网技术,大力发展“互联网+教育培训”教育,积极引进网络优质课程资源,通过自主开发或购买产业技术课程和职业培训包等形式,加强对学生的技术技能教育和职业技能等级评价的支持与服务。九是在课程考核上,突出“多元化”考核方式,应加强过程考核,逐步实现由“闭卷考试为主”向“多元化考试方式”的转变。

2.坚持“技术技能”,深化供给结构性改革

深化产教融合教育教学改革,应该重视专业发展,注重教学,也注重科研。

(1)深化专业结构改革。以优化专业契合产业发展为着力点,通过建设重点专业、品牌专业、特色专业等项目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优化专业与产业的联动,调整相关专业设置、增设新兴产业、发展急需专业、停办不适应新形势发展的专业来促进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对接。

(2)深化科研结构性改革。高职院校总体科研水平较低、科研成果转化率较低,与政府诉求、企业需求、社会期望差距甚远,不论是从提高教学水平、人才培养质量角度,还是从提高社会服务水平、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角度,都应该加强科学研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产教融合就是要加强技术研发,促进产业技术进步。在科研定位上,应扬长避短、错位发展,强调应用性研究,重视最新科技成果的应用、转化和推广,逐步实现科研定位从“基础理论研究为主、应用技术研究为辅”向“应用技术研究为主、基础理论研究为辅”的转变,不苛求“顶天”,但必须力争“立地”。

(3)提高社会发展能力。高职院校应积极发挥社会服务基本职能,逐步实现由“以间接服务为主”向“以直接服务为主”、由“以自发服务为主”向“以自觉服务为主”、由“自我为中心服务”向“他方为中心服务”、由“需求驱动为主”向“内生驱动为主”的转变、由“粗放型社会服务”向“精准型社会服务”的转变。社会服务是产教融合发展的“突破口”,学校应完善奖惩制度,加大应用性科研投入力度,紧紧围绕地方行业企业急需的技术研发、应用与推广项目,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共同开展技术研发与推广项目活动。

3.围绕“双师双能”,深化高校人事制度改革

产教融合发展首先是“人”的融合发展,只有广大教师积极参与的产教融合发展才是真正的产教融合发展。以人事制度改革为抓手,积极调动广大教师参与产教融合的积极性,实现整体师资队伍由“以理论型师资为主”向“以双师型师资队伍为主”的转变,逐步打造一支水平较高、技术过硬、结构合理、专兼聘相结合、与产教融合发展相适应的师资队伍。

(1)着力调整师资队伍结构。新时代,高职院校首先应继续调整师资队伍的生师比结构。合理的生师比结构是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保证,应通过多条途径增加专业教师数量,使生师比真正达到16∶1左右。其次,调整师资队伍的学历结构、专业结构,通过专业培训、专业转型等手段,引导部分教师向双师素质发展,实践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和服务社会能力。最后,调整师资队伍的行业结构,通过校地互动、校企合作,积极引进行业企业优秀专业技术人员,弥补师资不足。

(2)加强双师双能型队伍建设。在“双师双能型”之中,更应强调“双能型”。所谓“双能型”,即专业理论教学能力、职业技术教学能力“双强”。为此,要根据专业教学的实际需要,适量聘请行业企业优秀专业技术人员充实师资队伍。完善引进行业企业优秀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制度,防止乱引进、假引进,主要围绕优势特色学科专业集群以及特色专业聘请行业企业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作为专业建设兼职教师。同时,每年选派一定数量的中青年教师下企业、下基层,接受专业技术培训,掌握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等产业发展状况。通过人才交流、挂职锻炼、技术支援等方式,争取每位专业教师每隔四年左右都要有一次为期一年或半年的行业企业专业技术技能培养培训,并参与行业企业技术研发项目,及时了解产业最新发展前沿动态,不使教学内容与产业发展相脱节。(www.xing528.com)

(3)加强带头人团队建设。带头人包括专业带头人、教学带头人(即教学名师)、科研带头人(即学术带头人),学校应通过各种“人才工程建设”有计划地加强带头人建设。带头人团队建设需要组建“四跨”协同创新团队,即跨学科、跨专业、跨产业、跨学校合作共建的协同创新团队。对高职院校而言,不管是校级“四跨”协同创新团队还是省级协同创新团队,“四跨”协同创新团队越多越好。

(4)提高教师的国际化水平。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是提高教师国际化水平的重要途径,高职院校应着力提高教师的国际化水平。学校应根据国际化发展规划,设立国际化建设专项资金,以保证学校师生尽可能多地参与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的管理制度,与地方行业企业合作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活动;围绕地方产业企业发展急需的技术,逐步实现由“引进国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向“引进国外特色高等教育资源”的转变。

4.围绕“合作共建”,加强产教融合平台建设

目前,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平台建设虽然获得一定的发展,但总体上数量少、水平低、平台主体责权利关系不明确、不对称,不能满足产教融合发展的需要,需要加强产教融合平台建设,包括信息中介、合作委员会、科技园、研究院、研发中心、校企联盟等物质性平台和非物质性平台。

(1)加强人才培养平台建设。人才培养是高职院校的核心,专业建设平台以及与教育教学相关的实训室、训练室、工程技术训练中心、企业工作室、校内实训基地、校内外实践基地、大学生科技园、产业园、创新创业孵化器以及文体设施等硬件是必不可少的,同时还应该加强与硬件建设相配套的管理制度、合作机制、合作委员会等软件建设。产教融合平台丰富实质性内容、发挥实质性作用才能对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产生最大效益。

(2)加强科研平台建设。高职院校应充分利用政府产学研合作项目、产教融合发展工程建设项目、企业技术研发项目,积极建设重点实验室、技术研发中心、工程研究中心、产业技术研究室、文科研究基地(中心)、科研成果转移公司(中心)、中试和工程化基地等应用性科研硬件,同时也应着力加强与之相应的科研管理制度、合作委员会、研究院、研究所、科技信息等非物质软件建设。

(3)加强教师成长平台建设。师资队伍包括“校内师资队伍”和“校外师资队伍”,不管是教师进企业,还是企业优秀专业技术人员进校园,客观都需要合作平台。合作平台既包括校企合作共建的研发中心、科技园、企业工作室、校内外研究基地等硬件,也包括“教师进企业合作管理办法”“企业优秀专业技术人员进校园合作管理办法”“合作研发技术”“合作项目”“合作委员会”“校企联盟”“合作交流处”等非物质性软件。

(4)加强社会服务平台建设。从近几年高职院校发展的实践来看,企业最乐意高校帮助他们在企业内建设研发中心(包括实验室、研究基地、研究所等),在企业内共建共享研发中心,企业的热情度相对较高,软硬件投资相对比较积极。适应市场发展需要,新时期,高职院校应站在行业企业角度,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帮助行业企业建设研发中心等产教融合平台。校外产教融合平台只要使用得当,与校内产教融合平台可以发挥同样的作用。在帮助地方企业建设产教融合平台的同时,高职院校更应多方筹集资金,积极筹建校内各种产教融合平台,助推区域产业转型升级。

(5)建立长效的体制机制。深化产教融合教育教学改革,关键在于高职院校的管理制度是否规范、科学,是否精细具有可操作性。一是推进学校内部治理结构改革,由“高校内部管理”向“高校内部多元治理”转变,建立学校、地方、行业、企业和社区共同参与的合作办学、合作治理机制。二是深化产教融合配套性管理制度改革,把理事会(董事会)治理制度、产教融合发展战略、校地校企协同创新发展战略等内容写入大学章程,使章程内容更丰富、更完善、更科学,更有利于指导学校未来的科学发展,逐步探索并建立基于产教融合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应用性科学研究、学科和专业设置与管理、课程建设、服务地方等各种管理制度体系,逐步探索并完善基于产教融合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应用性科学研究、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服务地方等建设评估标准体系。

5.围绕“人才质量”,深化创业和就业改革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深化产教融合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要目的,而检验人才培养质量的标准主要是看学生的就业质量。

(1)加强创新创业教育。高职院校应服务地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逐步实现由目前的“零散的、条块的、表面的创新创业教育”向“创新教育覆盖教育教学全过程”的转变。一是应明确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宗旨。创新创业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具有创新创业精神的人才,主要任务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精神和基本技能,而不是直接创办企业。二是把创新创业教育覆盖教育全过程。应改变把创新创业教育活动集中于大学生科技园、创新创业园、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活动等单一局面,做到创新创业教育进专业、进课程、进项目、进实践,培植创新创业沃土,培育创新创业意识,培养创新创业精神,培训创新创业技能,为大学生当下及未来创新创业奠定基础。

(2)深化就业制度改革。在就业制度改革方面,高职院校应组织实施“毕业生就业创业引领计划”等制度创新,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一是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通过产教融合,深化行业企业实践教学实效管理,完善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基地建设,加强人才招聘会的组织管理,加强二级学院和专业教师就业服务建设,建立“多主体”就业服务体系,提高就业服务信息化水平,强化学生职场面试技术技能,提高毕业生就业成功率。二是进一步提高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注重校地、校企合作育人,密切校地、校企关系,提高毕业生地方(区域)就业率;注重职业技术教育,提高毕业生所学专业与就业岗位匹配率;注重敬业精神、职业素养教育,提高毕业生工作岗位稳定率;注重创新精神教育,提高毕业生社会工作贡献率。三是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创业质量。把创新创业教育覆盖教育全过程,激发大学生创业活力,提高大学毕业生创业率;建立创业指导团队,对学生创业项目进行科学评估,提高大学毕业生理性创业可靠率;加强大学生创业的后续跟踪服务和技术指导,提高大学生创业成功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