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发展对外经贸关系的战略选择路径

发展对外经贸关系的战略选择路径

时间:2023-05-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基于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化程度、政治体制以及利益的全球分布,必须坚定地维护多变贸易体制的主渠道地位,以多边贸易体制为首要路径,这是当前我国发展对外经贸关系的最佳选择。承担一定领导职责,并不意味着要取代美国的地位。美国是我国最重要的经济和贸易伙伴,也是对华经贸摩擦最多的国家。五要以周边地区为基础加快实施自由贸易战略。TPP谈判是我国面临的重大挑战,应对的最好方式是参与其中。

发展对外经贸关系的战略选择路径

综上分析,三种路径都有其优势和局限。基于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化程度、政治体制以及利益的全球分布,必须坚定地维护多变贸易体制的主渠道地位,以多边贸易体制为首要路径,这是当前我国发展对外经贸关系的最佳选择。要更加重视WTO的作用,坚定树立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理念,秉持实用主义的原则,创建新型大国关系,以中美为核心共同领导多边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同时,要注重发挥区域和双边机制的作用,以经济合作助推政治共识。

一要坚定支持贸易投资自由化。随着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和经济利益的全球扩展,贸易投资自由化才最符合我国的对外经贸利益。贸易自由化应成为我国在国际社会面前最主要的话语表达和核心价值观念,是我国提出全球经济治理设计意图的理论基础。我国近年来一贯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但反对保护主义最好的方式是继续推进贸易自由化。

二要勇于在WTO发挥领导作用。当前,传统的美欧双头领导已难以主导WTO,我国已成为WTO发展的重要决定因素。要积极在WTO中发挥一定的领导作用。首先要带头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利益,要促使发达国家充分尊重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利益,削减农业补贴,并给予发展中国家一定的差别待遇和政策空间。其次要加强与美国的合作。承担一定领导职责,并不意味着要取代美国的地位。中美两国在贸易投资自由化上有着很大的共同利益和目标,如果能够在多边体制下与美国实现合作,并推动多边体制取得进展,那么不仅TPP(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TIP(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定)等造成的挑战大部分可以得到解决,而且是化解中美之间经贸问题最有效的途径。第三,必须勇于承担相应的成本和代价。美国往往以先开放其本国市场为筹码,要求其他成员相应开放,这是它长期领导多边贸易体制的一个重要原因。我国搭便车的可能性已经不复存在,要成为一个多边贸易体制的领导者,必须以扩大自身的开放为代价,以“开放换开放”。

三要积极灵活应对新议题、新规则谈判。发达国家利用其经济和发展阶段上的领先性,积极推动新议题和新规则的谈判,如劳工、环境、竞争政策、国有企业等。对我国而言,目前国内体制环境很难接轨,接受这些领域规则的时机尚不成熟。因此,在WTO中应继续坚持在现有议题上的进一步自由化。但是,我们要认识到这些规则谈判已是大势所趋,即使可以在WTO中阻止,也无法阻止在其他平台上的谈判。我们应开放地看待新议题谈判,持乐观其成、选择性参与的态度,允许部分WTO成员谈判或达成诸边协议,并在此过程中熟悉相关议题,为未来逐步加入做好准备。(www.xing528.com)

四要理性看待中美FTA。美国是我国最重要的经济和贸易伙伴,也是对华经贸摩擦最多的国家。我国为此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和精力,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理论上和美国签署FTA能一劳永逸地解决这些问题,但事实上中美FTA的可能性极小,且未必能够解决双方的所有问题。首先,美国将开放其本国市场作为一种“恩赐”,所选择的FTA谈判对象都是政治上有密切合作关系的国家,而我国无论如何也算不上美国的盟友。其次,美国签署的FTA均是由美国主导,基本上都是对方接受美国所提出的要求和条件,美国-韩国FTA就是一个典型例子。而我国同样具有强大的谈判能力和筹码,不可能轻易接受美国的要价,这必然会使谈判极难达成一致。第三,美国对我国的要求只有更高、没有最高。我国曾认为入世承诺可以解决中美之间所有或者大部分问题,但入世之后美国不断提出新的课题,如人民币汇率、投资安全、网络安全,等等。所以,寄望于中美FTA谈判一劳永逸解决中美关系问题,是极其困难且不现实的。

五要以周边地区为基础加快实施自由贸易战略。我国的区域合作应以中、日、韩东亚三国合作为优先选择,同时积极推动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从经济角度来看,东亚三国的区域合作最具价值,也是我国应对TPP谈判最有力的方式之一。因此,我国应以东亚三国的区域合作为优先积极推进,日本因素是其中的关键所在。RCEP是一个更具雄心的区域合作计划,如能顺利实现其价值甚至要超过TPP。但印度一贯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上非常保守,要充分估计达成该区域一体化协议的难度。TPP谈判是我国面临的重大挑战,应对的最好方式是参与其中。但是从目前来看,我国被接受的可能性不大,因此对TPP谈判不应寄予太高的期望。

2013年12月11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