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陇西县县域发展的特色产业引领经验

陇西县县域发展的特色产业引领经验

时间:2023-05-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陇西县是甘肃省43 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和国家六盘山连片特困地区贫困县之一。总结陇西县县域发展中的特色产业引领经验,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陇西县县域发展的特色产业引领经验

陇西县是甘肃省43 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和国家六盘山连片特困地区贫困县之一。近年来,陇西县委、县政府积极抢抓国家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机遇,紧紧围绕打造“中国药都”、陇中现代物流中心、世界李氏文化中心和甘肃省东南部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目标定位,发挥特色优势,聚力精准扶贫,提升特色产业、壮大县域工业、发展现代物流、开发文化旅游,全县县域经济保持着平稳健康的发展态势。总结陇西县县域发展中的特色产业引领经验,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切实加强产业扶贫,攻坚农民持续稳定增收

积极争取省上特色产业发展专项贷款和产业发展投资基金,全面落实县域经济发展“1+3”政策措施,加快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在布局上立足区域特点和资源禀赋,转型升级中药材马铃薯、草牧等传统优势产业,培育壮大果菜、种子种业、乡村旅游新兴产业,重点扶持适合贫困户和贫困人口参与度高的特色种养业、小型加工业、农村服务业,增强抗御自然和市场风险能力,实现“区域有主导产业、农户有增收项目”,支撑贫困群众持续增收、脱贫致富奔小康。扎实开展劳动力技能培训和组织输转,全力推动劳务输转由季节性、苦力型向稳定性、技能型转变,实现劳务输出脱贫一批。认真实施东西部扶贫协作,加快推进与连江县合作帮扶项目实施,实现帮扶带动脱贫一批。加强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对接,实现有组织搬迁稳定脱贫一批。深化农村“三变”等各项改革,全面落实各类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不断拓宽形成以生产经营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为支撑,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为补充的农民稳定增收渠道。

2.紧紧围绕打造全省经济强县,以项目建设为引擎发展壮大县域经济

坚持以县域为单元、项目为抓手、产业为支撑、园区为平台,增强县域经济发展后劲,着力打造全省经济强县。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关于加快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各项决策部署,紧紧围绕省委书记林铎同志在陇西县调研时提出的“观念引领、规划先行、平台载体、产业支撑、突出特色、全链推动、集群发展、要素集中、夯实基础、政策集成、企业主体、带动群众、优化环境、良性互动、富民强县、创新驱动”十六项重点任务,找准着力点和突破口,实现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紧盯国家最新政策导向,结合“十三五”规划中期评估,认真谋划助推脱贫攻坚、补齐产业短板、支撑县域经济、普惠金融、智慧管理等方面的大项目好项目,积极争取政策性投资项目,不断充实完善项目储备库,力争更多重大项目列入国家和省上规划。牢固树立开放理念,深入开展招商引资、引智、引力活动,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议积极对接南向通道,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全面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快项目前期进度,实施好各项县列重点建设项目,抓好“PPP”项目实施。认真实行“领导包抓责任制”,严格项目建设“四制”管理,着力破解征地搬迁、土地报批、资金筹措等难题,依法加大闲置土地处置力度,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率,全力保障项目建设顺利推进。以打造“千亿元园区、百亿元产业、十亿元企业”为目标,按照“一区四园”的空间布局和“产城融合、多向发展”的总体要求,进一步理顺陇西县经济技术开发区体制机制,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承载能力,以工业园为基础逐步规划建设科技园、孵化园,形成“要素聚集+企业孵化+产品制造”的链条式、全方位发展格局,积极争创国家级开发区;按照“一轴贯穿、两带辐射、四大发展区融合”的总体布局,积极推进渭北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全力打造一、二、三产深度融合的田园综合体,为项目建设搭建平台。加快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整合县内城投、水投、交投等国有资产和国有担保公司资源,组建县级投融资集团公司,放大杠杆比例撬动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全力破解县域经济发展融资难题。始终把科技创新摆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催生新产业、新业态的核心位置,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力度,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运用,提升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认真实施人才支撑战略,大力实施中医药产业、事业人才培养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推进工贸中专特色化办学,积极争取设立定西师专陇西校区,加快培养中医药种植、加工、营销、康养为主的技术人才,聚集人才后发优势;引导企业加强与省内外科研院所对接合作,落实紧缺人才引进优惠政策,鼓励引导高校毕业生、返乡务工人员自主创业,努力打造人才聚集“洼地”,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www.xing528.com)

3.培育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

培育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深入实施中医药产业“双百五十”工程,扩大质量追溯体系建设覆盖范围,全力抢占中医药绿色发展新高点;坚持以草定畜、以畜促草,加快草牧业发展进程,巩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马铃薯)标准化基地,巩固高原夏菜生产基地,发展庭院林果种植,切实形成转型升级中医药、草牧、马铃薯,培育壮大果菜、种子种业、乡村旅游的新型农业产业体系。培育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依托中药材、马铃薯等种子生产和食用菌菌种研发的基础优势大力发展制种业,依托玉米秸秆饲草转化发展适度规模养殖业,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加大农机具推广应用力度,积极开展农业科技研发及成果转化应用,推广“互联网+”农业信息技术服务,抓好“三品一标”认证和标准化创建,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提高农业生产良种化、机械化、科技化、信息化、标准化水平。培育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健全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探索推行“公司+基地+农户”“合作社+农户”等带动模式,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努力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积极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延伸拓展农村物流快递配送范围,推动特色农产品“走出去”进入大中城市终端市场,引导发达地区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生产要素“走进来”提高特色农业产业效益。

4.加快培育优势工业集群,努力构建现代工业经济体系

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工业领域“三去一降一补”为重点,以新材料研发和终端制造为引领,实行“一业一策”“一企一策”,弘扬“企业家”和“工匠”精神,紧贴市场需求端提升工业产品供给质量,改造提升传统工业,培育发展新型工业,优化存量资源配置,扩大优质增量供给,全力壮大优势工业集群,不断增强实体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中医药加工业抢抓甘肃省建设国家中医药产业发展综合示范区的有利机遇,突出养生保健品牌,支持企业以强带弱、以小攀大,兼并重组、做大做强。铝冶炼及制品业聚焦新材料研发生产,打造“拳头”产品,提升核心竞争力。特色农产品加工业以龙头企业为引领,改造提升现有生产设备,提高产能利用率;立足特色品牌优势,延伸产业链。新型建材业抢抓国家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政策机遇,鼓励引导本土企业加强与行业龙头企业的战略合作,扩大生产规模,加大研发力度,由产业化经营向全产业链转型升级。积极发展开放型经济,扩大外贸进出口总量,大力发展跨境电子商务,促进本地特色农副产品、工业制品走出国门。实施降低实体经济成本行动,引导企业主动降低资产负债率,寻找战略合作商壮大资本实力;积极搭建融政企合作平台,充分发挥“助保贷”撬动作用,切实降低中小微型企业融资成本。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类规定和做法,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提高非公经济对GDP的贡献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