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推动区域环境联防联控联治:加强对话交流与政策沟通

推动区域环境联防联控联治:加强对话交流与政策沟通

时间:2023-05-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长三角区域污染防治协作机制会议是长三角城市群各城市之间开展环境政策高层对话,推进交流和推动务实合作的重要平台,主要是三省一市围绕环境合作,具体领域包括大气防治、水防治、土防治等开展对话和交流对接。要解决区域生态环境联防联控联治问题,长三角城市群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破除体制障碍机制障碍,从制度层面为城市群生态共保环境共治提供保障。

推动区域环境联防联控联治:加强对话交流与政策沟通

依托区域环境合作机制,围绕相关主题开展对话交流活动,促进加深各方对绿色发展以及区域协同发展的理解和共识。环境问题发生后,要进行科学探索,明确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制定可行的解决方案长三角城市群各城市山水相连,有着密切的自然地理生态环境联系,各城市都面临着经济发展的机遇和绿色转型的挑战,加强环保合作,有利于改善本地区环境状况,降低经济发展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成本,实现互利共赢的局面。

打好环境防治攻坚战是建设世界级城市群的重要举措,更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的必由之路。但是,提升环境质量的难度很大,需要更多的精准举措、创新举措。2018年6月2日,在上海召开的长三角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协作小组第六次工作会议暨长三角区域水污染防治协作小组第三次工作会议上,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强调:要聚焦重点,合理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大力度优化用能结构,提高用能效率,下大力气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淘汰过剩落后产能。他还强调,要坚持问题导向,对症下药,精准发力,以更加精准更加高效的减排措施,拿出专项治理方案;要加强区域协同保护,上下游联动,采取水岸联治模式,有效治理水污染,加强水源地协同保护,确保流域水体水质持续改善;要强化区域污染防治协作与交通能源、产业、科技、信息等专题合作的有机衔接,更好地开展源头治理,推动绿色发展和绿色生活方式;要根据港口岸电、重污染天气联动应对等共性问题进行联合突破,有序推进标准统一,深化区域环境信息共享;要强化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重大活动区域联防联控,抓细节抓落实,共同保障好环境质量[14]。长三角区域污染防治协作机制会议是长三角城市群各城市之间开展环境政策高层对话,推进交流和推动务实合作的重要平台,主要是三省一市围绕环境合作,具体领域包括大气防治、水防治、土防治等开展对话和交流对接。从2013年开始,长三角区域就大气和水污染问题召开了9次会议,具体如表4-6所示。

表4-6 长三角区域污染防治协作机制会议召开情况表(www.xing528.com)

(续表)

从2013年开始,长三角城市群三省一市就长三角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合作机制、环境保护司法协作机制构建等问题进行了交流,先后召开了9次会议,就“长三角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司法协助机制构建”问题[15],三省一市四地检察机关商定,建立日常工作联络、案件办理、信息资源共享、研讨交流以及新闻宣传等五项司法协作机制,进一步加强了长三角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法治屏障。长三角区域生态保护合作中,主要问题是生态环境协同保护治理机制缺乏包容性,具体表现在资源要素短缺,环境问题突出,地区间环境纠纷较多,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进入新时代,开启新征程,长三角地区一体化的引领示范作用更应该被充分地发挥出来,要先行制定长三角区域协同法,在国际层面建设强有力的推进一体化的协调机构,积极推进建设长三角地区生态保护长效机制,建立全流域的山、林、湖、河、气等生态资源的统一调度平台。2018年11月5日上海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举办,给长三角城市群区域环保合作带来了机遇。要解决区域生态环境联防联控联治问题,长三角城市群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破除体制障碍机制障碍,从制度层面为城市群生态共保环境共治提供保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