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时代科技创新载体生态体系的关键措施

新时代科技创新载体生态体系的关键措施

时间:2023-06-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新时期,创新系统的新范式是创新生态系统。如何实现群落内部之间以及不同群落之间的协同发展,是实现科技创新载体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广泛深入地与国内外大学、研究机构等开展产学研合作,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推进科技成果商业转化,是建设与发展科技创新载体的重要举措,是国内外科技创业园区发展的成功经验。科技创新载体要积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新时代科技创新载体生态体系的关键措施

新时期,创新系统的新范式是创新生态系统。何向武、文泳、尤建新(2015)认为,产业创新生态系统主体包括:创新群落子系统、内部环境子系统、外部环境子系统等。群落子系统的主要参与主体包括:创新生产者、创新分解者、创新消费者等。科技创新生产群落是指由国家或者企业组织的具有高水平技术研究、能够聚集和培养人才、繁殖新想法、促进科技进步的机构或组织。例如企业研发活动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分解者群落指的是那些能够通过财政政策、知识产权保护、完善相关行业制度及其他行政手段将科技创业者在创业活动中所溢出的经济、技术、文化等效益反馈给社会,使之成为可被生产者重新利用的创新资源,进而完成物质循环的各级政府部门。创新消费者群落指的是那些将生产者产出的具有潜在经济价值的科研成果进行产业化来为市场提供产品或服务,以及将生产者产出的具备研发能力的科技人才培养成具备创业家素质的创业者的科技创业企业。

单独的集群不能带来创新,要经过聚集、聚合、聚焦、聚变这四个阶段,才能构建一片属于自己的“热带雨林”。同群落主体之间因为拥有相同的生存方式,往往表现为竞争关系。不同群体之间则往往表现为互利共生,协同发展。如何实现群落内部之间以及不同群落之间的协同发展,是实现科技创新载体可持续发展关键

一是支持产学研合作。广泛深入地与国内外大学、研究机构等开展产学研合作,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推进科技成果商业转化,是建设与发展科技创新载体的重要举措,是国内外科技创业园区发展的成功经验。

产学研合作的最终目的是科技资源与技术成果的商业转化,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所以,产学研合作基本模式应是政府引导与支持,大学、研究机构与企业为合作主体,由市场供需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调节。

在产学研合作工作上,政府对科技创新载体的产学研合作平台和产学研合作项目制定支持性政策,包括产学研合作平台建设的场地提供与资金投入上的扶持政策,校企产学研合作项目的税收扶持政策,通过产学研合作创办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科技成果、知识产权等转让或技术转移的免税收政策等,目的在于吸引高校和研究单位在科技创业特区进行技术成果产业转化、鼓励特区企业同高校和研究机构开展产学研合作。

二是积极发展科技中介服务业。科技创业需要各类专业性中介、咨询机构提供支持和服务,包括投资管理咨询、人才服务、人员培训、法律顾问、管理顾问、市场营销顾问、国际贸易服务、会展服务、知识产权服务、技术转移服务、产品测试与认证服务等。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发展和提升各类专业性中介服务业。同时,专业性中介服务机构聚集高层次专业人才和职业人才,对可持续发展建设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www.xing528.com)

鼓励和促进各类高品质中介咨询机构在孵化器、园区等科技创新载体内设立机构、开展业务,服务科技创业工作。在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包括适当放宽限制中介、咨询机构设立和工商注册的前置性审批,建设中介咨询业的行业协会以规范和提高从业水平和服务品质,在税收上给予必要的优惠政策,并通过设立专项资金支持这些机构低收费高质量地为科技企业提供服务等等。

三是建立综合科技创业服务平台。对于创业企业来说,信息不完全也是发展初期面临的问题之一。通过信息平台建设可以推进区域内各种资源的整合与交流,实现区域内部资源共享产生的内部规模效应和对外资源交流产生的外部规模效应,显著降低企业面临的信息约束和成本。例如,上海市知识产权信息平台是上海市重要的科技创新服务平台。该平台是上海市政府促进知识产权保护,推进企业科技创新,实现知识产权优质高效服务的重点工程,旨在为中小企业提供全方位的知识产权信息服务。通过信息平台与外部世界接轨,从更广阔的空间中汲取科技产业发展所需要的资源,形成一条信息高速公路,从根本上解决科技创业载体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信息不对称情况。

四是加强对人才的培养和激励。管理人员应当熟悉科技研发,懂得投融资业务,拥有企业管理实践经验,具备改革创新服务意识,对载体事业充满信心和责任感;管理服务团队应当由具备职业道德、服务意识和团队精神的专业化的高素质人才组成。一是实施人才专门培训计划。与相关大学和社会化培训机构建立稳定的孵化器管理人员培训合作关系,开展学历和非学历培训并给予适当资助;加强国际合作,吸收国外先进的培训经验,编制系列培训教材,健全工作队伍,多层次地培训管理人员和创业服务人员。二是与人事管理部门共同研究,探索设立企业技术职称系列与岗位资格证书,对企业管理人才评定相应的技术职称,要求从事企业相关服务人员通过培训获得岗位资格证书。三是建立与绩效挂钩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充分调动管理和服务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我国各地的科创载体在孵化功能、服务内容、产业培育等方面都是不同的,因而各地具备或需要的空间资源、专家资源、资本资源、科技与政策资源等也不同,应有所侧重,因地制宜。当今全球性竞争加剧,如何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全世界面临的一个问题。科技创新载体要积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