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探析中国互联网金融的独特特点

探析中国互联网金融的独特特点

时间:2023-06-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全世界范围内,并没有一个如火如荼的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兴起。2013年,被称为中国互联网金融元年,可谓热闹非凡。多种互联网金融形式发展很快,引起高度关注,甚至首次进入了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那么到底是什么样的风云际会,孕育了“中国的”互联网金融?中国的互联网金融,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应运而生的。其实,互联网金融的准确概念,应该叫作“中国互联网金融”。

探析中国互联网金融的独特特点

美国互联网金融都很发达,为什么没有结合在一起,发展出一个更加发达的“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金融在中国的兴起,根源在于传统金融服务的供给不足,以及金融管制带来的套利机会。在全世界范围内,并没有一个如火如荼的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兴起。互联网金融的准确概念,应该叫作“中国互联网金融”。

2013年,被称为中国互联网金融元年,可谓热闹非凡。多种互联网金融形式发展很快,引起高度关注,甚至首次进入了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其实,学术界对互联网金融也有大相径庭的观点,有人认为互联网金融是完全不同于传统金融的“新金融”,有的人则认为互联网金融没什么新鲜的,炒作过头了。

热闹之余,有一系列的问题需要思考。到底怎么看这个新生事物?为什么会这么火?前景到底如何?与传统金融业的关系到底是怎样的?金融行业的版图会不会重写?

要回答这些问题,有一个简单的办法,就是看一看其他国家的经验,比一比异同。一看就会发现,互联网金融在美国和其他国家早有发展,P2P、众筹、网络银行、网络保险、第三方支付都出现过,但是规模都很小,也就几十亿,与庞大的传统金融行业比起来简直微不足道。

那么,为什么互联网金融在美国没有这么火?美国也有互联网,也有金融,而且互联网和金融都很发达,为什么没有结合在一起,发展出一个更加发达的“互联网金融”?倒是在中国,金融没那么发达,网速也很慢,互联网金融却非常热闹。那么到底是什么样的风云际会,孕育了“中国的”互联网金融?

仔细分析,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兴起,与我国传统金融的落后,金融服务的供给不足,对金融市场的管制密切相关。正是传统金融服务的供给不足,很多人的金融服务得不到满足,才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留下了空间。

比如说,支付宝的发展,就是因为传统的银行支付手续烦琐,很不方便,安全也没有保障,才促使了支付宝这种第三方支付的出现。在美国,绝大部分人都可以用信用卡网上支付,因此第三方支付的市场很小。美国第三方支付的典型代表是PayPal,早在1998就成立了,但是发展规模并不大,因为传统的支付方式已经做得比较好,给PayPal留下的市场空间不大。

再如阿里小贷的发展,根源就是很多小微企业的信贷需求得不到满足,因为我们的中小金融机构不发达,国有大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规模大,不太适合于服务中小微企业,中小金融机构又太少,服务的供给不足。这时候阿里介入,因为掌握了这些企业的大量交易信息,这些信息可以用来甄别企业的资质,帮助决定放贷。这样,就抓住了市场的一个机会,阿里小贷就发展起来了。

上面两个例子都是有关传统金融服务供给不足的,再举一个与管制有关的例子,就是余额宝。余额宝的快速发展,根源在于我国的利率管制。活期存款基本不付利息,现在的利率只有0.35%,可是对应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有6%,2013年货币市场的利率也经常达到6%甚至更高,这样就存在一个巨大的套利空间。只要能把钱从活期存款搬到货币基金里面,就可以赚大钱。余额宝就是干了这么一件搬运的工作。

查一下数字的话,银行系统的个人活期存款18万亿元,这里面有1%的钱跑到余额宝里面,就是1800多亿元。现在余额宝的规模是5000多亿元,相当于个人活期存款的大约3%,看来余额宝的空间还很大。这里还没有考虑其他定期存款,现在个人定期存款还有28万亿元,利率也就不到3%,和货币市场之间还是有一个套利空间,而且定期存款还要牺牲流动性。考虑到定期存款的存款搬家,余额宝类产品可以吸引的资金总量就更大。

看起来,互联网金融在中国的兴起,根源在于传统金融服务的供给不足,以及金融管制带来的套利机会。中国的互联网金融,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应运而生的。在全世界范围内,并没有一个如火如荼的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兴起。其实,互联网金融的准确概念,应该叫作“中国互联网金融”。

(本文写于2014年4月8日)

不管怎么看,现在的互联网金融也都是“民间”金融,只不过利用了“互联网”的手段而已。

上回说到,互联网金融在中国的兴起,得益于传统金融服务供给不足留下的发展空间,也得益于金融管制创造的套利机会。需要进一步拷问的,是这些空间和机会以前也都存在,甚至比现在还要大很多,为什么是偏偏是“互联网”抓住了机会?换句话说,“互联网”在“互联网金融”里起到了什么作用?

回答这个问题,不得不提民间金融。私人之间的借贷、专门的“抬会”、民间的高利贷等,一直都是存在的,在江浙等地还很盛行。这些金融形式,也是对现有金融服务供给不足的反应,在这个意义上,和互联网金融并无不同。然而,民间金融一直没有能够得到正常发展,发展成为稳定的金融机构。思来想去,我国金融管制过于严厉,不发牌照是主因。

举例来说,2000年左右进行的城市信用社改造,在浙江留下了4家民营城市信用社,分别是台州市泰隆城市信用社、温岭市城市信用社、金华义乌市稠州城市信用社、宁波象山县绿叶城市信用社。无一例外的是,这4家信用社后来都发展成为很不错的中小型城市商业银行,分别是泰隆、民泰、稠州、东海。这100%的成功概率,是民间金融机构完全可以办好的最好证词。回头看,倘若当初多发一些民营银行的牌照,或许民营银行已经发展壮大了,我国金融业的版图,可能已经大不一样了。

对民间金融的防范,一直和“防范金融风险”这个义正词严的高端词汇联系在一起的。无可否认的是,风险控制是金融的核心要义,马虎不得,金融风险当然要认真防范。不过,“认真防范”和“严厉防范”在本质上不同的。

现实中的情形是,一提到金融风险,大家就如临大敌。看到风险,不明觉厉,于是一棍子打死,安心回家睡觉。真不知道,这是防范“金融风险”,还是防范“金融”?或者,不知道如何防范金融风险的人,也就只能防范金融了。

“防范金融”看起来简单,但是这只是对监管者而言。一纸文件就不让人家干了,真是简单之至。可是对于有金融需求和努力提供这些需求的人来说,这是麻烦的开始。不让合理合法地干,可是市场里又有巨大的需求,怎么办?只好在法律的边缘地带干了。管制,无非是增加了商业的成本,降低了商业的效率而已,商业本身是消灭不了的,除非要消灭市场经济

曾经走访过一些专门服务于小微企业的中小银行,也调研过一些小微企业,眼看着企业和银行在共生中共赢。若没有这些小银行,很多小企业就更加困难。现实里,我们真正服务于小微企业的金融机构太少了。

相比于传统的民间金融,互联网金融的运气好得多,至少到目前看起来是这样。政策层面总体上是比较宽松的,甚至进了《政府工作报告》,李克强总理明确表示“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

其实,不管怎么看,现在的互联网金融也都是“民间”金融,只不过利用了“互联网”的手段而已。你看P2P、众筹、第三方支付,哪一个不是“民间”的?

政策上对民间金融一直谨慎提防,但是对互联网金融却比较宽松,背后的原因不得而知。一个可能性,是近年来我国对于民间金融的包容性也在增加,虽然不如人意,毕竟也没有一刀切取缔。更大的可能性,则与我国政策层面一直以来对“高科技”的崇拜有关。

因为一直落后,一直在追赶,我们对于科技创新的力量一直是认的,科技兴国的理念一直深入人心。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在美国刚刚兴起,是理所当然的“高科技”,国人见了这么高端、大气、上档次的东西,也自然礼让三分。用“高科技”包装已有的商业模式,是企业创新的一个重要方式,企业家们心知肚明的。

其实,有了政策空间,即便没有互联网,金融也照样能发展起来。美国版的“余额宝”,也就是美国货币市场基金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兴起和发展,就是最好的例子。当时由于Q条款的限制,银行不能向活期账户支付利息,其他账户的利息限制上限,但是当时通胀水平很高,市场急需高利率的固定收益产品,于是货币基金就在当时的银行体系之外应运而生了,并且开始提供支付服务,相当于一个活期存款账户了。因为在银行体系之外,这种货币基金账户不受Q条款的限制。当时没有互联网,但是市场里有需求,政策上有空间,就发展起来了。

(本文写于2014年4月15日)

金融改革是系统性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一点点推进的空间其实不大,很快就会碰上体制和监管的瓶颈。

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发展,给人们这样一种希望,就是“倒逼”金融改革,促进我国传统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发展,提高整体金融效率。这种美好的希望能否成为现实?“倒逼”能走多远?会碰到什么样的坎?不妨先来看看现实中的情况。

其实,传统金融企业“触网”,利用互联网改善自己的服务,早就发生了。你看各大银行、券商保险公司都有自己的网站,在网上可以完成很多种类的业务,包括开户、销售、转账、缴费、证券交易等。以前有个事情就要跑银行,现在很多银行业务在家就可以完成,甚至在路上用手机就可以完成。传统金融的互联网化,不仅开始了,而且已经很深入了。这不奇怪。互联网本质上是信息传播的技术,可以大幅降低各种商业交易的成本,谁都可以用,用来设计新产品,改善服务,增加竞争力。

冷静的观察者会注意到,在美国、日本德国等国家,互联网金融虽然早有发展,但是远不如在国内火热。原因有两个。一方面,它们的传统金融比较发达,没有给新的金融企业留下太多空间。新的金融形式,包括P2P贷款、众筹、第三方支付等,规模并不大,并没有对已有金融体系产生冲击。

另一方面,这些国家互联网金融发展的主要形式,并不是另起炉灶,而是传统金融企业的信息化,或者说“触网”,利用互联网设计新产品,改进服务。传统金融企业利用互联网使得自己更强,更好地满足了市场需求,留给新金融企业的空间就更小了。

理论上讲,我国传统金融也可以走这样一条道路,直面新兴的互联网金融企业的竞争,利用新技术成长成不仅更大,而且更强、更有效率的企业,演化出更有效率的金融市场。2014年3月的《政府工作报告》里面,在“深化金融体制改革”这一节提到了“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大概也隐含了利用互联网金融推进金融体制改革这一层意思。

可是,这一美好希望要面对理论和现实的多层拷问。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在历史上,是什么阻碍了银行、券商、保险公司成长为更强、更有效率的企业?遇到了什么阻力?互联网能清除这种阻力吗?

这个问题不难回答。只要运用简单的“比较法”,找出和美国其他国家的异同,不难寻得答案。互联网各国都有,金融各国都有,可是各国的金融市场的发展差异很大,和各国的监管体制的不同有很大的关系。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终究也要碰到监管这面墙。倘若监管体制不改变,互联网金融最终也只是昙花一现,“倒逼”金融改革的愿望,也会落空。“倒逼”是一个充满期许的词,可是碰到“体制”“监管”这一层层很硬的墙,撞得开吗?

看起来会很难,至少不能太乐观。关键的一点,在于金融改革是系统性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一点一点推进的空间其实不大,很快就会碰上体制和监管的瓶颈。

举一个例子。余额宝等“宝宝”类产品的快速发展,是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现象。余额宝从2003年6月成立,短短半年多达到5000多亿元的规模,成为中国最大的公募基金,堪称典范。

然而,细心的观察者会注意到,余额宝其实是绕开传统银行业的监管,做了一个搬运工的工作,把居民储蓄从利息只有0.35%的活期存款账户搬运到利息达到6%以上的货币市场,利用的是巨大的利差导致的套利空间。活期存款是银行成本最低的资金来源,这必将对传统银行形成压力。几大银行用集体抵制来反应,就一点也不奇怪了。

这种竞争是好事情,竞争才会导致进步,其中出现摩擦很正常。需要深究的,是背后真正的阻力在哪里。银行的人会说,我们在重重监管之下,而“宝宝”们则几乎不受监管,我们的资金成本比看起来高得多,我们才是“不正当竞争”的受害者。要改革,先把加在我们头上的枷锁拿掉,大家一起“正当竞争”,看看谁厉害。银行说这句话的时候很有底气,因为毕竟在市场里打了这么多年,不仅积累了资金,还积累了人才、风险控制等全套的金融技术,相对来说还是有很多优势的。特别是风险控制,那是金融行业的核心竞争力,不是一下子就可以建立的。

要理解银行的不满,不妨举个例子。我国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高达20.5%,中小金融机构为17%,此外还有75%的存贷比的约束。这意味着银行有超过1/5的资金是不能进行放贷赚取资金利润的。假设银行放贷的平均利率是5%,那么银行全部资金的平均利润就被打下来20%,只剩下4%了。一个百分点,对于银行可是个很大的数字。

20.5%的存款准备金,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高得离谱的数字。为何会维持这样高的存款准备金率?原因当然很复杂,不过央行资产负债表提供了一个视角。左边资产方最大的是外汇储备,现在大约3.95万亿美元。外汇储备对应的是外汇占款,就是央行大把买进外汇储备时形成的基础货币,现在这个数字是27万亿人民币。央行的总资产在32万亿人民币左右,所以,央行的资产方基本就是外汇储备。

央行外汇储备的收益率很低,大致等于美国长期国债的收益率减去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率,这几年算下来大概也就1%~2%。这样央行也就不能为自己的负债付出更高的利率,否则央行的资产负债表就没法平衡。采用的办法,就是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用这种方法锁住外汇占款,而存款准备金的利率是很低的(法定和超额分别是1.62%和0.72%),这样央行的资产负债表才可以平衡。形成的结果,就是央行负债的很大一块,是存款机构的存款准备金。

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实际上是提高了商业银行的资金成本,因此就要用一种办法来补贴商业银行,现实中就是我们看到的存贷差。这种压低存款利率补贴商业银行的方式,最终补贴的是外汇占款和外汇储备的低收益率,最终买单的是所有的储户。(www.xing528.com)

换个角度可以看得更清楚。倘若央行释放基础货币不是通过购买外汇,而是通过购买国债,而国债可以提供大约4个点的收益率,而不是1~2个点,那么央行就完全不需要用很高的存款准备金率来锁定资金了,也就不需要用存贷差来补贴商业银行因为存款准备金的损失了,利率市场化的这个障碍就没有了。

这个逻辑链条的核心,是汇率与利率的联动,压低汇率导致产生大量外汇储备,外汇储备收益率低导致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压低存款利率。要实现利率市场化,汇率制度要先改革。最近央行把汇率每日浮动范围从1%增加到2%,是在正确方向上迈出的一步,下一步应该是进一步减少对汇率中间价的干预,更多地让市场力量决定汇率。现有的大量外汇储备,成为压在央行资产负债表上的一块大石头,也要通过调整汇率,鼓励企业和居民海外投资来化解。

上面的简单例子,说明了一个核心问题,即金融改革的系统性很强,局部推进很快就会碰到“体制”的墙,监管也会随之而来。从一个简单的余额宝,不但可以引出利率市场化,还可以追溯到汇率改革。倘若不理顺汇率、利率这些源头上的基础性制度,恐怕互联网金融难以走得太远,“倒逼”的美好愿景也难以成真。

(本文写于2014年4月22日)

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信息和噪声都在快速增加,对分析数据、提炼问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金融中介的作用不但不会被取代,而且会增强,并利用新技术演化出新的形态。

有关互联网金融的讨论中,“脱媒”是一个常见的词,意指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便利了信息的传播和交易的进行,削弱了传统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作用。甚至有人认为,互联网金融和传统金融的本质区别,就在于借用互联网的强大信息交换功能,让资金的出让者,也就是储蓄者,直接面对资金的使用者。这样,互联网金融中完全不需要传统的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

这是一个很有创意的提法。试想,现在金融机构,包括银行、券商、基金公司、保险公司等,挣了那么多钱,其实都是从储蓄者和借贷者的收入里分了一杯羹,而且是好大的一杯羹。倘若互联网金融可以完全取代它们,就是相当于替储蓄者和借贷者省了钱,相当于节约了社会资源,当然是极好的事情。

可是互联网金融真的有这个魔力吗?从两个角度看,都让人心存疑虑。

首先,国际上有这样的先例吗?我们看到有这样一个国家,因为互联网金融的发达,而完全取代了传统的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了吗?看起来不仅不是这样,甚至还是相反的。早先欧洲、美国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互联网金融发展得并不好,远没有在国内这样火热。而且,我们看到的现象,是传统的金融企业“触网”,利用互联网成为更大更强的企业,提供了更多、更好的服务,赚了更多而不是更少的钱。

当然,我们也不必“言必称希腊”,国际上没有的事情,不意味着我们就一定不能有。可是,我们还是要想想这样的事情为何在别的国家没有发生,是什么因素阻挡了这种事情的发生?这种因素在我们这里存在吗?要是不存在,当然就没有问题了。

这就要谈到让我们心存疑虑的第二点,就是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为什么会存在?互联网会根除这些因素吗?看起来会很难。金融中介有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收集和处理信息,克服交易双方之间的不对称信息。这一点,完全依赖技术手段,不依赖于中介机构和市场设计,很难完成。

比如说,传统银行的重要业务就是吸收存款和发放贷款,吸收存款的关键在于储户信任你,相信来提钱的时候你能还本付息。解决这个问题,早期是用抵押的方法,富人才能开银行,身家资产都是抵押。银行开大了以后,自身资本金充足,本质也是一种抵押。后来演化出存款保险,加上了政府信用。其实,吸收存款是一个没有技术含量的活,有抵押就可以了。

发放贷款就不一样了。把钱贷给谁,区别很大。找对了主,本金能回收,还能赚利息。找错了主,利息泡汤不算,本金也回不来。想想一笔贷款利息是5分的话,坏了一笔就相当于20笔白做了。

存贷业务的关键是贷款质量,也就是找对贷款人,信贷经理们干的就是这个事情。那么互联网能取代他们吗?答案是否定的。互联网是信息传播手段,而不是信息识别、分析手段,分析还是要人来做的,不管是用传统的当面交流加拍脑袋的方法,还是借助新的技术、模型手段,都离不开人,离不开雇用这些人的金融机构。

举例来说。在互联网上,各种各样的“信息”都可以传播,真的假的都有。其中包含的究竟是“信息”还是“噪声”,就需要人的进一步分析。在所谓的大数据时代,数据增长的速度远远超过信息的增长速度,这意味着数据里面包含的噪声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信息的增长速度。于是,过滤噪声,去伪存真,从数据里面提炼信息的需求就越来越大。从这个意义上讲,大数据时代,其实也是“大噪声”时代。大噪声时代,对人们的分析数据、提炼问题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而不是更低的要求。

这些,都不是冰冷的机器和互联网可以做到的。人工智能未来的发展空间有多大,现在不好定论。但是迄今为止,人工智能还都是“人工”的智能,是在人的智力指导下的智能,还不能脱离人而存在。迄今为止,互联网也不能独立完成数据的分析,更不能独立完成信贷的决策。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还是会继续存在以完成这些功能。

其实,倘若人类真的进入“机器智能”的时代,问题可能会更严重。人类真的会完全相信机器吗?真的会让机器决定人类社会的金融运作吗?这带着科幻色彩的问题,还是留在科幻世界里去探索吧。

看起来一个更合理的演化方向,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的形态会发生变化。直接融资的发展,也不是消灭了金融中介,而是用直接融资的中介,比如投资银行、基金公司等,代替了间接融资的中介,比如商业银行和储蓄贷款协会。金融中介不会消失,金融市场依然存在,但是中介的形态会变,市场的运作也会变。适应这种变化的人,会在市场里面找到机会。

(本文写于2014年4月29日)

既然企业选择了理财融资,其他的替代融资成本一定更高。换一个角度讲,理财是增加了一个供给资金的渠道。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增加供给是会降低价格(融资成本)的。

听说有个火热的观点,说理财产品推高了企业的融资成本,听来不禁一惊。这话什么意思?倘若如此,现在企业融资成本这么高,日子这么难过,是不是要开始整顿理财产品了?找来原文一看,果然如此,文中说“要下决心整顿金融的同业业务和各类的理财业务”。

看到这样的话,那是要被吓一跳的。我平头小百姓的钱,刚刚能拿到5%左右的理财利息,又只能回去拿0.35%的活期存款利息了?这点钱在领导、富豪们看起来或者不多,可是小百姓没什么投资门路,股市这么差又不能投,房子那么贵买不起,而且还要限购,怎么办呢?事关草民那点蝇头小利,不由得往里多想一层。

先算一笔大账。全国40多万亿元的储蓄存款,这是理财产品潜在可以吸引的钱。一个点的利差就是4000多亿元,平均储蓄利率按两个点算,理财产品利率保守按5个点算,中间的利差就是3个点。如果40万亿元的储蓄不能理财,算起来就是12000多亿元的利差,这个钱就从小百姓的账上划走了。每个人损失不算太多,可是人口多,储蓄总额大,加起来就是很多钱。这12000亿元,分起来是很大的一块肥肉,估计很多人都会垂涎的。

怕自己理解错误,仔细再读原文,看看这个结论是怎么得出来的。文章论证严密,层层递进。比如文中举了一个例子,浅显易懂,说公众拿钱到一家银行购买利率8%的理财产品,这家银行再加3个点,11%走通道,通道的特权机构再加3个点,就进入实体,14%左右,这层层加码,就推高了企业的融资成本。

乍看起来,这没什么不对呀?雁过拔毛,每过一道手,企业的成本都要加一层。可是,逻辑到这里远没有完,这里面有几个问题,还要继续刨根问底问下去。

第一个问题,一层层把利率加上去了,企业为什么还会接受这么高的利息成本呢?资金太贵,不借就是了,为什么一定要借?一定有原因的。容易想到的,是项目进行到了一半,不得不追加资金,或者是短期运营资金出了问题,要应急。这几年企业经营经历宏观、微观、国际、国内的冲击,这些事情发生是常有的。给定这些资金需求,企业才愿意出这么高的利息借钱。否则,企业大可以不借。

这里或者有人会说,企业的资金需求不一定合理,不一定要满足这些不合理的资金需求。这是一个问题,但是属于另一个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大可以追本溯源,具体看看企业的资金需求到底合不合理,要不要满足,不合理的大可以从源头上进行治理。毕竟,治病要从病根入手。不用一刀切,乱吃药,治理理财产品,切断小百姓的那一点投资门路,除非小百姓的身体吃药吃坏了根本不心疼。

第二个问题,给定企业的资金需求,理财产品真的会提高利率吗?其实恰恰相反,理财产品其实是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的。企业融资无非是股票、债券、贷款、上下游应收应付款、民间借贷几条路,企业倘若能拿到利息更低的资金,哪个傻瓜会去拿利息更高的资金?除非这个钱不用还。借钱没打算还的个案不是绝对没有,可是大部分产品应该不是这样的,否则理财产品已经发了好几年,大规模的违约早就发生了。

现实中,理财往往和信托联系在一起,这些项目银行融资很难,发债的成本也很高,发股票更不可能,万不得已才付这么高的利息走信托和理财这条通道。倘若没有信托和理财这条道,这些项目可能就融不到资,或者寻找其他的融资通道。

既然企业选择了理财,其他融资通道的成本只会高,不会低,否则企业不会舍低求高,多付利息成本。

从这个角度讲,理财产品不但没有推高企业的融资成本,反而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道理其实很简单,可行的替代融资成本一定更高,这是企业的选择已经表明了的。换一个角度讲的话,理财是为企业增加了一个供给资金的渠道,增加了资金的供给,增加了资金供给方的竞争,供给增加怎么会提高价格呢?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增加供给是会降低价格的。实在是不懂,至少原文没有解释。

第三个问题,上面层层加码,推高利率的逻辑,看起来是有道理的,到底问题出在哪里?仔细推敲的话,问题出在推导的方向反了。看起来是银行和特权机构分别加了3个点,把企业的借贷利率从6%加到了14%。实际上,逻辑的方向是反过来的,是企业处于各种原因不得不出14个点的利率来融资,好不容易找到了这一融资途径,然后银行、特权机构、出资人来分享这14个点的利息。最后呢,银行拿3个点,特权机构拿3个点,理财产品的投资者得到8个点。

其实这是一个常见的定价问题,分析思路有两种。第一种是成本加成定价,层层加码推高融资成本的思路,就属于这一种。第二种是市场需求定价,后一种思路,即企业融资需求不得不付一个高利率,然后资金供给方和各种机构分享这个高利率,属于市场需求定价。成本加成定价的一个基本问题,是不能回答企业为什么愿意付一个这么高的成本来借钱。

其实,倘若相信企业是理性的,那么立即就可以推出两句话:(一)企业一定没有利率更低的融资方式了;(二)任何以更低的利率给这家企业融资的个人或机构都是傻瓜。我智商不高,万万不敢随便说谁是傻瓜,尤其是市场里拿着真金白银打拼的人。倘若有人认为企业是“不理性”的,那么为何不从这个“不理性”入手考虑问题,从病根入手治病,而是治理理财产品这个小百姓难得的投资通道呢?

治理的方法复杂了,不在本文讨论之列。倘若是增加信息透明度,防止诈骗,估计没有人反对,这是所有金融产品需要满足的条件,也是金融服务努力的方向。无论如何,也不用加一个“理财产品推高企业融资成本”的罪名。

成本加成定价,是一个常见的错误,不妨举个例子来说明一下。目前最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可能要算房地产了。很多人以为是地价高了,而地价是房价的大头,所以地价推高了房价。可是房价高了,为什么大家还买呢?嫌贵可以不买的。北京、上海的房子这么贵,还是很多人买。偏远农村的房子这么便宜,一栋房子也就十来万元钱,在北京也就买两三平方米,可是还是大面积空置。农村人为什么不把地价定得高高的,然后把房子推高,卖得贵贵的?这么好的生意,为什么没有人做。成本加成定价的谬误,由此可见一斑。

最后,大城市房子贵,还是因为大家看好大城市房子的价值,不管是居住价值还是投资价值,才愿意出一个高价来买。一旦购房人出高价买了房子,开发商、地方政府就可以分这笔钱,地价归地方政府,利润归开发商。这和上面企业愿意出高价借钱,然后投资人、银行、特权机构分这个利息的道理是一样的。

企业融资成本高,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粗看起来的方向,应该是遵循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精神,促进金融体制改革,建立完善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打通更多的融资渠道,促进各个融资渠道之间的竞争,利用市场机制缓解信息不对称问题,这样才会最终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

中国的事情最忌扣“帽子”。帽子一扣,什么创新改革都容易停滞不前,甚至胎死腹中。银行理财产品作为现有金融体系下的一个创新,当然会有不足之处,不过要是加一个“推高企业融资成本”的莫须有的罪名,再配上“整顿金融的同业业务和各类的理财业务”的决心,恐怕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改革精神(支持金融改革,支持金融创新,促进金融发展等),就难免又成了镜花水月。

(本文写于2014年5月13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