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探析互联网金融的风险与监管

探析互联网金融的风险与监管

时间:2023-06-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互联网金融如此快速迅猛的发展,让我们不禁担忧其自身所隐含的风险将有可能带来的毁灭性后果。一是互联网金融的风险比传统金融行业大。二是现有的监管模式和手段相比于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显得落后。以上四大问题不仅制约着互联网金融发展,同时也给互联网金融产业链中的企业与投资者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风险。如何认识风险、加强监管,以促进互联网金融在我国健康快速地发展,应当引起深入的研究以及高度的重视。

探析互联网金融的风险与监管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让人眼花缭乱,它颠覆了传统金融业的经营模式,是一种全新的金融业态。根据温州20家商业银行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10月底,温州地区网银账户的开通数量达到679.32万,账户开通网银服务占比从2011年的9%,上升到2013年的49%。网上支付笔数达到5 059.15万笔,支付金额达到3 973.25亿元,比2011年上升225%。网银理财产品购买笔数达到19.2万笔,比2011年上升372%;理财产品购买金额达到1 719.94亿元,比2011年上升810%。网银贷款笔数达到7 845笔,金额达到24.15亿元。

互联网金融如此快速迅猛的发展,让我们不禁担忧其自身所隐含的风险将有可能带来的毁灭性后果。目前,互联网金融在国际上已经有较为成熟的发展,而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却处于起步阶段,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可以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互联网金融的风险比传统金融行业大。金融行业和互联网行业本身都属于高风险行业,而互联网金融属于互联网与传统金融业的融合与创新,可见,其自身所隐含的风险远远比单单的互联网或者传统金融业本身要大。以当下发展如日中天的“余额宝”为例,余额宝以其高收益率赢得了广大的市场,但是,余额宝存在的风险实际上与我国资本市场所存在的风险是一致的。也就是说,任何企业都无法保证投资者能够持续不断地获得高于银行存款回报率。一旦企业达不到其所承诺的预期收益或出现基金亏损,其所带来的风险将是巨大的。

二是现有的监管模式和手段相比于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显得落后。由于互联网金融发展迅速,互联网公司、通信运营商等非金融类企业纷纷进入金融业搅局,传统的金融产品加快了创新步伐,互联网金融领域的新产品、新业态以及新模式也不断涌现。然而,我国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模式和监管手段还相当滞后,很多领域处于“真空”状态。正是由于传统金融业现有的监管模式和手段缺乏对互联网环境下的金融监管、跨部门的监管协调机制尚未形成、部门间职能不清等原因,使得互联网金融行业还存在很多不规范的地方。(www.xing528.com)

三是整个社会信用环境缺失,产业发展环境还不完善。社会诚信体系是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心脏。而当前我国尚未建立完善的社会诚信体系。具体而言,首先,有的公司利用互联网非法吸收存款或非法集资,损害投资者利益;其次,当前以个人信息牟利的现象比较严重,个人信息的安全得不到保护;再者,社会民众对互联网金融方面的知识还比较缺乏,这就影响了新型互联网金融业务规模的进一步拓展;最后,政府对促进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相关优惠政策和有关公共服务未能及时配套。

四是我国的金融市场环境还不够完善。当前,我国传统金融行业的发展不充分,金融业的开放度不够。具体体现在:金融牌照严格管制,行业垄断明显,利率市场化进程缓慢,存款保险制度缺失,多层次金融监管体系尚未建立等。金融市场环境的不完善给互联网金融带来了诸多不确定性。

以上四大问题不仅制约着互联网金融发展,同时也给互联网金融产业链中的企业与投资者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风险。如何认识风险、加强监管,以促进互联网金融在我国健康快速地发展,应当引起深入的研究以及高度的重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