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发展历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发展历程

时间:2023-06-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新中国成立后的生态文明思想与实践新中国成立之后,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逐渐增加,在“人定胜天”思想指导下,我国经历了“征服和改造自然”的时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发展历程

1.中国古代生态文明思想回顾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有时也称为“天人合德”“天人相应”),不同学派对其有不同阐述,但是其基本思想具有统一性,即人类生理、伦理政治等现象是自然的直接反映——宇宙自然为“大天地”,人为“小天地”,人和自然在本质上相通,因此万事万物均需顺应自然规律,从而达到人与自然和谐

儒家思想体系中,天是道德观念与原则的本原,人心中天生具有道德原则,这种自然的、不自觉的天人合一有时会受到后天各种名利、欲望的蒙蔽,从而不能发现人心中的道德原则。因此,孔子提出“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孟子提出要“仁民爱物”,“仁民”是对他人怀有同情和仁爱之心,“爱物”即爱护包括动植物在内的除了人以外的万事万物;孔孟思想继承人荀子致力于总结和吸收诸子百家的理论主张,提出“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等等,均提示今人要节流开源,合理开发利用并且注意保护自然资源[1]

道家学派提出诸多具有朴素辩证法意义的道家思想,认为天是自然,人是自然的一部分,道则是天地万物存在的本原,例如: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里的“自然”即自然规律;另一位集道家学说之大成者庄子主张顺从“天道”而摒弃“人为”,进而在《齐物论》中提出“万物齐一”的认识原则,主张人类应当突破自我的主观局限而对包括大自然在内的万事万物加以整体性把握;此外,持有“天体运动说”和“宇宙无限说”的例子站在自然主义世界观的立场,也提出了反对人类中心主义,认识人类活动对自然界产生的不良影响,进而认识、改造、利用并保护自然以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观点,这些理论认识在今人看来仍然具有积极的科学意义[2]

中华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以及敬畏生命与尊重自然的生态文明思想得到不断继承和发展,在历朝历代思想文化体系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思想内涵从未缺失[3-5]。同样,从“青山常在、绿水长流”到“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理念中可以看出,无论人类社会发展到什么样的程度,绿水青山固有的生态价值和精神财富属性、经济价值与物质财富属性亘古不变。因此,在当前追求和探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构建并实现美丽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上,不断梳理和总结几千年来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文明思想史以及其中蕴含的生态文明智慧,不仅有利于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瑰宝,而且对于谋求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同样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2.新中国成立后的生态文明思想与实践(www.xing528.com)

新中国成立之后,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逐渐增加,在“人定胜天”思想指导下,我国经历了“征服和改造自然”的时期。在此之后,在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辩证统一思想指导下,人们逐渐认识到“天上的空气,地上的森林,地下的宝藏,都是建设社会主义所需要的重要因素”。这一时期我国的生态文明实践以环境改造(兴修水利)和生态保护(植树造林)为主: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因此新中国成立后着力开展黄河、淮河、海河等重点流域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同时也提出了长江三峡南水北调水利工程建设设想;在“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思想号召下,全国各地积极开展人工防护林建设,在我国北方地区起到了防风固沙、控制水土流失等重要作用,也为促进我国工业及农林牧副渔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改革开放之后,全国各地在资源合理利用与自然环境保护举措并举的思想指导下,持续大力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风景园林规划与保护活动等,对于改善黄土高原地区的脆弱生态环境、促进旅游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这一时期环境保护的立法工作得到加强,我国逐渐步入以法治保护生态环境的新时期,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从此步入快车道。退耕还林、退耕还草等一系列重点工程举措相继实施,促进了我国局部地区生态环境差、资源利用效率低、可持续发展能力弱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6-7]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以及“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科学发展观;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并把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起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生态文明建设被放在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战略的重要位置,以“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为主要内容的两型社会建设实践成为科学发展观的集中体现,节能减排、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重点领域环境污染治理等社会实践陆续在全国展开并取得积极成效[8-9]

3.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从历史和全局高度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的战略思想,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及社会建设共同构成新时代“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目标;2013年11月,习近平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2017年10月,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中做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此进入新时代”的重要决断,提出全党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同时明确提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思想观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和“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科学命题成为新时代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基石;2018年3月,第十三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将“生态文明”写入中国宪法的伟大历史决定,生态文明理论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实践、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从此有了制度化和规范化保障,不仅表明了党和国家从全局与战略高度解决日益严峻的资源约束问题、生态安全问题及环境污染问题的坚定意志,同时也表明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丽中国梦的坚强决心[1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