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建立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机制,提高供应链竞争力

建立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机制,提高供应链竞争力

时间:2023-06-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供应链协同管理以信息共享为基础,通过有效的组织方式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实现整个供应链节点企业间的相互信任、团结和合作,不仅使单个节点企业可以强化自身的竞争优势,也使整个供应链的效益效率得到提升。通过供应链协同发展,一汽不仅缩短了新产品的开发时间,降低了新产品开发的风险,还增加了新产品开发种类。

建立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机制,提高供应链竞争力

传统供应链中,供应链上的每个节点企业只追求各自企业目标的优化,而不考虑供应链的整体效应,直接导致供应链“牛鞭效应”的发生,对供应链的平衡稳定和整体效应将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单个企业资源和能力有限,只有通过供应链协同才能实现优势互补。供应链协同管理以信息共享为基础,通过有效的组织方式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实现整个供应链节点企业间的相互信任、团结和合作,不仅使单个节点企业可以强化自身的竞争优势,也使整个供应链的效益效率得到提升。

供应链协同管理最初起源于1980年的宝洁公司为其零售商自动补齐货架上尿布的做法,1987年该管理系统扩展到宝洁的下游经销商,当时沃尔玛(Wal-Mart)和凯马特(Kmart)两个大型百货零售连锁店同时适用,结果是:1988年沃尔玛购买并充分应用了协同管理系统,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百货零售企业,宝洁产品占沃尔玛商品的比重也得到快速增长;相反地,凯马特没有继续适用协同管理系统,经常出现畅销产品缺货而库存积压问题严重的现象,最终这家103年历史的企业在2002年申请破产保护。(www.xing528.com)

再如,美国克莱斯勒公司(Chrysler Corporation)在为Dodge Intrepid、Eagle Vision、Chrysler Concorde等新型汽车设计生产线时,将至少70%的零部件外包给少数几个供应商,并邀请供应商参与到早期关键研究开发阶段。结果,新产品开发周期从零部件开发到总装成功由通常情况下的5~6年减少到39个月。相似的案例,中国一汽集团和宝钢集团是采购和供应关系,双方通过实施供应链协同创新战略,在技术、标准、数据等方面实现信息共享。一汽在概念车设计时将各个产品的三维数据通过网络发送给供应商,供应商进行设计优化和同步开发;在车型开发阶段,宝钢科技人员参与到一汽新车型的设计、制造和选材等工作中。通过供应链协同发展,一汽不仅缩短了新产品的开发时间,降低了新产品开发的风险,还增加了新产品开发种类。双方从原来仅是产业链上下游的销售关系,扩展成相互支持的战略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有竞争力的供应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