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桂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与旅游业表现

桂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与旅游业表现

时间:2023-06-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十一五”时期以来,桂西地区经济社会保持了持续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进入了发展新阶段。“十一五”期间,桂西地区累计接待入境旅游人数97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406亿元,分别占全自治区比重的9.4%、14.6%,成为广西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地区。表2-14桂西地区2010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续表

桂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与旅游业表现

2010年末,桂西资源富集区总人口1017万,占广西总人口的19.71%,少数民族人口867.10万,占区域总人口的85.30%,是广西少数民族主要聚集地区。该区域集革命老区、边疆地区、民族地区、连片特困地区、大石山区和水库库区于一体,具有资源富集、生态脆弱、沿边开放、扶贫开发、西南出海大通道支撑点等鲜明特征,是我国西南自然资源丰富、民族文化浓郁、区位条件较好、发展潜力较大的地区,也是国家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明确支持建设的8个重点能源资源富集地区之一。“十一五”时期以来,桂西地区经济社会保持了持续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进入了发展新阶段。

1.经济实力增强

“十一五”期间,桂西地区多项经济指标实现翻番,地区生产总值翻1.25番,2010年达到1435亿元;人均生产总值翻1.34番,达到15 943.67元;财政收入翻1.65番,达到167.1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翻1.84番,达到1310.5亿元;工业增加值翻1.67番,达到580亿元;进出口总额翻2.52番,达到47.3亿美元。

2.产业初具规模

依托丰富的资源优势,桂西地区资源型产业快速发展,初步形成了以有色金属产业为主导,糖、锰、农产品加工,建材等产业为骨干,特色农业较快发展,旅游、商贸服务业不断壮大的产业体系;培育形成了中铝广西分公司,华银铝业、信发铝电、中信大锰、华锡集团、南方冶炼、东亚糖业、扶绥海螺水泥等一批资源加工龙头企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29.8∶37.7∶32.5调整为2010年的22.6∶46.8∶30.6,其中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30.4%提高到38.9%。百色市初步建成在全国有重要影响的铝产业基地,2010年形成了铝土矿开采1180万吨、氧化铝580万吨、电解铝58万吨、铝材加工43万吨、碳素52万吨、烧碱20万吨的年生产能力,百色生态型铝产业示范基地获国家批准建设。崇左市初步建成了全自治区最大的锰深加工基地和全国最大的蔗糖生产基地,2010年形成了铁合金50万吨、电解金属锰、电解二氧化锰5万吨,以及机制糖240万吨的年生产能力。河池市初步建成有色金属、电力化工、食品、蚕茧等优势产业,2010年五大优势产业产值达311亿元,占工业总产值比重88%。“十一五”期间,桂西地区累计接待入境旅游人数97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406亿元,分别占全自治区比重的9.4%、14.6%,成为广西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地区。

3.基础设施改善

围绕建设我国西南出海大通道和通往东盟的国际通道,国家和自治区加强桂西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铁路、机场、高等级公路快速发展,基本实现乡乡通柏油路村村通公路,红水河、左江和右江通航能力逐步提升。龙滩水电站、百色水利枢纽等一批大型水电站和田东、田阳火电站等火电项目开竣工。电网设施逐步完善,丰富的能源优势得到发挥。(www.xing528.com)

4.城镇化进程加快

初步形成了以河池、百色、崇左3个中心城市为核心,27个县城和一批重点乡镇为基础的城镇体系,右江河谷走廊、黔桂走廊、南友走廊3个城镇带初具雏形,2010年城镇化率为33.5%。

表2-14 桂西地区2010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续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