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优化布局,形成独特特色

优化布局,形成独特特色

时间:2023-06-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依托一品弘植物油公司,以西河地区为重点培育油料基地,推广面积1.89万亩。土地集约化经营成效显著,流转土地21.48万亩。永昌工业园区为甘肃省第一批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番茄、茄子等52个产品获得了绿色食品认证,“永昌胡萝卜”“永昌啤酒大麦”获得了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列为省级示范项目农民专业合作社6家,列为市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25家。

优化布局,形成独特特色

2005年以来,县委、县政府按照“围绕一增两化主线、突出两大战略、健全三大体系、实施四大工程、抓好五大园区、发展六大产业”的农业发展战略,充分发挥资源优势,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培育特色主导产业,全县农业种植和农村经济步入一个全新的阶段。

(一)特色农业种植发展势头更加强劲

在“一区多园,一带多点”发展思路引领下,全县努力打造清河现代农业循环产业园、东河节水高效循环农业示范园、城郊标准化绿色蔬菜生产示范园、西河草食畜牧业和食用菌产业示范园、河西堡“三化”同步发展示范园等农业示范园,并在连霍高速两侧统筹规划布局现代农业产业带建设高标准设施农业示范点,全面提升了农业基础设施水平,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1.啤酒麦芽、高原无公害蔬菜等特色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永昌县优质啤酒大麦种植面积达到17.14万亩,成为全国重要的啤酒大麦生产基地,高原无公害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3.34万亩,在实现本地自足的情况下,远销多个地区,为广大种植户带来实惠。

2.大力实施“致富项目入户”和“百村万棚”工程,反季节蔬菜种植和食用菌生产取得明显成效。建成食用菌棚8565座,食用菌生产面积达到1.1万亩,食用菌种植户6100多户,种植户棚均产量1500公斤,亩收入4000多元;建成日光温室7904座,日光温室生产面积达到1.32万亩,拱形温室达到0.42万亩,种植户棚均收入达到2多万元,有的高达3万元,以六坝乡日光温室辣椒为例,平均每棚辣椒产量3.5~4吨,收入达到3万元,纯收入2万元。县内生产的陇椒等产品,形状好、质量优,深受市场欢迎。

3.多种经济作物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应运而生。以制种企业为龙头,大力发展订单制种,玉米制种达到10.6万亩。依托一品弘植物油公司,以西河地区为重点培育油料基地,推广面积1.89万亩。中药材葡萄枸杞等产业发展迅猛,种植中药材1.74万亩、枸杞1000亩。突出发展高效节水农业,建成万亩垄作沟灌核心示范区1个,推广农田节水技术39万亩。土地集约化经营成效显著,流转土地21.48万亩。永昌工业园区为甘肃省第一批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番茄、茄子等52个产品获得了绿色食品认证,“永昌胡萝卜”“永昌啤酒大麦”获得了地理标志产品认证。

(二)农业种植产业化经营进一步增强

按照“办大龙头、建大基地、兴大产业、占大市场”的思路,通过招商引资、扶持大户、技改扩建等办法,大力发展以农产品加工、运销、保鲜、储藏为重点的龙头企业。共建成各类农副产品加工企业120多家,其中具有一定规模和带动力的企业44家,主要有:啤酒原料加工企业19家,年加工能力26万吨;面粉加工企业12家,年加工能力25万吨;蔬菜加工储运保鲜企业10家,年加工储运能力达10万吨以上;各类畜产品加工企业2家,年加工肉用羔羊15万只,年产羊肉系列产品2000吨;食用菌加工企业5家,年消化食用菌3000吨;玉米制种企业6家,年收购加工能力10万吨以上;各类饲料加工企业2家,年加工畜禽饲料5万吨以上;各类亚麻油加工企业3家,年加工能力达4万吨以上。有8家以上企业被确定为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有10家以上企业被确定为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全县各优势产业链上都建有适量龙头企业,初步实现了产、加、销一体化发展,带动全县逐步成为全省乃至全国最大的啤酒麦芽原料生产加工基地、全省养羊大县,畜牧强县、全省重要的高原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www.xing528.com)

(三)农业种植标准化生产稳步推进

加大了对标准化生产经营的专项推进力度,全县已取得A级绿色食品认证产品9类25个产品,有机食品2个,制定了胡萝卜、西芹、花椰菜、肉羊等20项农产品质量标准和栽培技术规程,并有14项标准和技术规程通过省上颁布实施。同时还制定了《永昌县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质量标准》《永昌县无公害蔬菜基地管理办法》《绿色证书使用及标志使用管理办法》等标准,初步建起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标准化管理体系。同时加快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区)建设,全县建立国家级啤酒大麦标准化示范区1个,农业部蔬菜标准生产园1个,金鳟鱼养殖、肉羊养殖、中药材种植省级标准化示范区3个,县级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区8个,建立标准化养殖小区1个,全县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85%以上,“三品一标”农产品生产面积和养殖规模占农产品生产总面积和养殖总规模的40%以上。农业扶持推广力度不断加大,2012年,县上制定出台了有关政策,对新建日光温室每座补助10000元,改造日光温室旧棚每座补助5000元,推广日光温室自动卷帘机每台补助2000元,建设塑料大拱棚每座补助3000元,新建食用菌棚每座补助3000元,推广二次发酵每座补助1500元,立体栽培每座补助3000元,启动旧棚每座补助2000元,新建万只羊场或千头牛场每个补助30万元,新建养殖小区每个补助40万元。加强金融支持力度,协调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等金融部门,加大对全县发展设施农业项目的贷款力度,有力支持了全县设施农业的标准化生产。以2014年为例,县委、县政府研究出台了《永昌县2014年发展现代农业扶持政策》、《永昌县草食畜牧业和设施蔬菜产业发展贷款贴息实施方案》,完成县级贷款审核10671批25.04亿元,信贷部门核实放贷4249户6.89亿元。

(四)农民群众适应市场竞争能力有了新的提高

为搞好农产品市场衔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近年来,全县各种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应运而生。截至2013年,永昌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共有220家,其中种植类142家、养殖类57家、农业服务类5家,其他类6家。涉及农民社员3700人,带动农户10199人。列为省级示范项目农民专业合作社6家,列为市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25家。全县111个村社都已建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永昌县新兴综合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永昌县金菇食用菌专业合作社、永昌县森源养殖专业合作社等合作社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采取转租、转包、反租倒包等形式,大力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工作,2013年全县完成农村土地流转面积21.6万亩,占家庭承包经营耕地面积的38.6%。结合全县城乡一体化土地制度改革,制定《永昌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以南坝乡何家湾村为试点,开展土地确权登记工作。

作为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农业大县,家庭联产责任制实行30多年来永昌农业发展经历的三个阶段,是永昌农业发展辉煌成就的“三部曲”,也是特色种植业鼓起农民钱袋子的“奋斗歌”。以2013年为例,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056元,较2005年的3819元增长237%。我们有理由相信,作为镶嵌在古道丝绸之路上的一颗灿烂明珠,永昌农业种植的特色富民之路一定会越走越宽。

(作者系永昌县新闻办公室主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