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相关条例的独特特色对比优化

相关条例的独特特色对比优化

时间:2023-07-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通过比较,可以认为2020年上海、成都、厦门三所城市出台的会展条例更加完善,也更具各自城市的特色。通过《上海条例》就可以看到上海市会展业的独特性和首位性。《成都条例》提出了“服务模式创新”的规定。所以,《成都条例》的相关规定也是与上述文件精神相关联的。《厦门条例》的特色在于对本城市的重点展会项目予以明确的支持和引导。据了解,西安、杭州已经提出对原有会展条例进行修订的相关安排。

相关条例的独特特色对比优化

通过比较,可以认为2020年上海、成都、厦门三所城市出台的会展条例更加完善,也更具各自城市的特色。

上海是我国居于领先地位的会展城市。通过《上海条例》就可以看到上海市会展业的独特性和首位性。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上海条例》设立专章对“进博会”项目予以服务保障。因为,在上海举办的进博会不是一般的会展,而是我国主动对外开放的政策宣示。而且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说:“我相信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赋予上海新的靓丽光彩。”

二是《上海条例》的有关内容还涉及长三角地区(第16条和第47条)。这当然是上海位居长三角一体化龙头地位所致。

三是在第14条中有“本市支持境外机构在特定会展场馆独立举办对外经济技术展会”这样的内容。据了解,此前在2018年7月上海市政府制定的《扩大开放100条行动方案》中就曾考虑有此条款。现在不但正式进入《上海条例》,而且等级更高了。这样规定是要比现行规定更加开放。

《成都条例》提出了“服务模式创新”的规定。这是对2020年3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提出的“创新展会服务模式”要求的积极响应与落实。为此,《成都条例》规定,本市支持鼓励会展服务模式创新,推动会展业数字化、智慧化转型升级,创建线上线下双线会展融合发展模式,拓展城市绿道、公园等会展展示新空间。建立会展新经济孵化器、加速器,培育会展经济新场景、新业态、新模式。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12月13日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出《关于促进会展产业新经济形态发展的实施意见(成办发〔2019〕40号)》就提出了这方面的要求。文件在“指导思想”中提出,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创新会展经济发展新场景、新模式为路径,促进会展产业转向“聚合共享、跨界融合”的新经济发展模式,形成上下游贯通、全产业价值链融合发展的会展新经济生态圈,赋能全市产业功能区,打造新的动力增长源,加快推动国际会展之都高标准建设,实现会展新经济高质量发展。所以,《成都条例》的相关规定也是与上述文件精神相关联的。

《厦门条例》的特色在于对本城市的重点展会项目予以明确的支持和引导。第16条就规定,市会展业主管部门应当会同行业主管部门,推动优势产业、重点产业与会展业融合发展。支持招商单位利用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海峡两岸(厦门)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等专业会展平台进行投资环境和政策推介、开展资源和项目对接。在第17条规定,发挥厦门工业博览会(台交会)以及其他重大涉台交流合作平台优势,积极推动两岸在商贸物流、文化旅游、金融服务、平板显示、计算机、软件信息、半导体集成电路领域开展行业交流合作。作为本文结尾部分,拟再从“十四五”时期的发展方向上对我国会展城市的会展促进条例制定提出一些看法。(www.xing528.com)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提出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其中就包括,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更加健全,国家行政体系更加完善,政府作用更好发挥,行政效率公信力显著提升。因此,适时实施会展立法乃是贯彻上述原则的题中应有之义。在当前全国性的会展立法时机尚不成熟的情况下,一些会展业发达的城市率先进行城市地方性会展法规的制定与施行,正是推进我国会展法治建设的重要探索与实践,值得大力推广与积极宣传。

从六城市的会展条例来看,其时间跨度达七年之久,但速度越来越快,质量越来越高,这是非常值得称赞的。2015年3月,国务院15号文件就提出了“优化(展览)市场环境”的要求。而市场环境的优化是要靠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来提供保障的。所以,城市会展条例的制定正是优化会展市场环境具体的和有力的举措。

按照“十四五”时期的要求,我国的会展业要进一步实现高质量的发展。而加强会展业的法制建设将是其中的重要环节。据了解,西安、杭州已经提出对原有会展条例进行修订的相关安排。还有一些会展城市也在积极探索关于本城市会展条例制定的有关事项。所以,我们完全可以对中国会展法制建设在“十四五”时期的新进展和新成果充满信心。

【注释】

[1]陈泽炎,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学术指导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商务部会展专家库成员,曾任中国贸促会机械行业分会副会长,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秘书长、常务副会长,现主要从事会展经济研究,负责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学术研究工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