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榆林腾飞路上的14座黄河大桥及沿黄公路

榆林腾飞路上的14座黄河大桥及沿黄公路

时间:2023-06-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截至1995年之前,榆林仅有这两座黄河大桥。榆林第八座黄河特大桥——府谷华莲黄河大桥,于2008年7月6日建成通车。眼下,榆林境内14座黄河大桥雄跨东西,沿黄河公路集旅游、经济开发、精准扶贫于一体,为榆林沿黄河群众出行提供极大的便利。榆林境内沿黄河的条条公路座座桥梁,是黄河沿岸基础设施发展变化的一个缩影,见证了榆林人民“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丰功伟业,激励新生代高唱《黄河大合唱》走向光辉灿烂的明天。

榆林腾飞路上的14座黄河大桥及沿黄公路

曹汉秀

“……你晓得,天下黄河几十几道弯,几十几道弯上,几十几个艘工把船哟搬……”这首陕北民歌吼出了黄河儿女搏风击浪奋然前行的悲壮人生

黄河如一柄利剑劈开崇山峻岭奔流入海,为两岸的交通出了一道亘古的难题,为人类续写架桥铺路征服天堑、笑傲穹苍的不朽神话提供了契机。

历史的车轮推进到新中国成立前,榆林境内800里黄河波涛之上没有一座横跨的大桥,黄河两岸沿河纵向没有一条可供通行的公路。在浪急滩险岸陡风高的天堑间,唯有小小木船或机动船只摆渡通行,权作秦晋之好和经济文化交流的信使。由于黄河波涛的变幻莫测,也由于船只的简陋,屡屡上演一幕幕船毁人亡的悲剧,那死者的哀魂和生者的悲凄至今令人饮泣刻骨铭心。

新中国成立后,一代伟人毛泽东振臂一呼:“一定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党和各级人民政府投入了极大的资金与热情,殚精竭虑致力于黄河沿岸的基础设施建设,征山治水建电站,特别是修路架桥跨越天堑。一座座黄河大桥竞相展翅在黄河波涛上唱响《西部放歌》的浪漫与梦想,一段段黄河沿岸的公路艰难地延伸加长加宽,黄河儿女扬眉吐气笑逐颜开的《好日子》真正到来了。

翻开历史画卷,榆林境内第一座黄河大桥——吴堡黄河大桥,位于黄河峡谷水流湍急的吴堡县宋家川与山西柳林县军渡之间,其结构为10栋11孔,主跨为钢椅梁,两边为水泥T型预制梁,桥高25米,长392.6米,净宽17.5米,是黄河上唯一一座钢桁架大桥,于1969年12月15日建成通车,至此结束了榆林黄河上没有桥梁的历史,当时被称为联通东西部的307国道国防战备桥梁,由部队守护,是榆林人民群众经由山西介休乘坐火车到达省城西安的必经之桥,也是榆林东去北京的必经通道。其建设中的钢材构件由周恩来总理特批调运。

榆林第二座黄河大桥——府谷县府(谷)保(德)黄河大桥,于1972年7月建成通车,桥长639米,桥宽9米,由于秦晋两省各修筑一半,桥梁上下部局结构东西略有差异。截至1995年之前,榆林仅有这两座黄河大桥。落后的交通扼制两岸沿线经济长期处于国贫线之下。

20世纪末,随着改革开放的大潮,西部大开发的号角唱响在黄河之滨,黄河大桥和沿岸的公路建设步伐加快。

榆林第三座黄河特大桥——神(木)朔(州)铁路府谷黄河大桥,于1995年6月27日建成通车,桥长1488.48米,双线电气化铁路。

榆林第四座黄河大桥——佳(县)临(县)黄河大桥,与第三座黄河大桥同时于1995年6月27日建成通车,桥长782.83米,宽12米,高25.50米,23孔,与第二座黄河大桥建成间隔长达23年,此后新建间隔时间越来越短。

榆林第五座黄河大桥——神(木)盘(塘)二级公路神木兴神黄河大桥于2000年12月17日建成通车,桥长834米,桥宽12米。这是陕西最早采用融资形式建成的收费还贷公路大桥。

榆林第六座黄河大桥——府店一级公路府保黄河公路二桥,于2001年9月建成通车,桥长927米,为运煤专用通道。

榆林第七座黄河大桥——青银高速公路吴堡黄河大桥,于2007年10月8日建成通车,桥长726.27米,桥高66.20米,最大跨度120米。(www.xing528.com)

榆林第八座黄河特大桥——府谷华莲黄河大桥,于2008年7月6日建成通车。此桥是党的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府谷黄河集团董事长张侯华投资建设的连接秦晋两省的友谊之桥。大桥位于府谷县清水川口与河曲县旧县城石梯子村之间,全长1060米,宽13.5米。该桥的建设是西部大开发的客观需求,也是秦、晋、内蒙接壤地区加快发展的必然选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受到秦晋两省领导的高度重视,深得全国人大代表、山西省昔阳县大寨党支部书记郭凤莲的支持,工程前期及开工上马协同发起。这是陕西吸引民营资本修建的第一座黄河公路大桥。

榆林第九座黄河大桥——青银电器化铁路吴堡黄河大桥于2011年1月11日建成通车,桥长818米,高81米,设计时速200公里。

榆林第十座黄河大桥——神府高速公路碛楞黄河大桥,于2012年7月15日建成,桥长827米,宽32米,桥高70.50米。

榆林第十一座黄河大桥——清石黄河大桥,位于山西省石楼县与陕西清涧县交界的渡口,于2011年12月20日竣工通车。桥长629米,宽12米,桥高100米。该桥距离毛泽东主席创作《沁园春·雪》的高杰村十余公里,由两县筹集资金建设。

榆林第十二座黄河特大桥——榆佳高速佳(县)临(县)黄河大桥,于2014年5月30日建成通车,主桥长1593.10米,引桥长8.60公里,主墩平均墩高103.5米,最高墩112米,为榆林“黄河第一高桥和长桥”。

榆林第十三座黄河大桥——孟门黄河大桥,东起山西柳林孟门镇刘家塔村,西至陕西吴堡寇家塬镇李家沟村。大桥于2014年3月开工建设,桥长501.6米,桥宽27米。

榆林第十四座黄河大桥——307国道吴堡黄河大桥,于2017年3月13日开工建设,路线起于吴堡县石沙墕村,终于山西省柳林县前东山村,与山西沿黄公路相接。桥长566米,桥宽16米,桥高30米。

伴随着横跨黄河天险的桥梁建设,秦晋两省和当地政府运筹帷幄、勠力同心,黄河两岸沿黄河纵向布设的800里沿黄河公路同时加快建设进程,由先前断断续续的简易公路,逐步升等改建成为三级以上公路连接起来。

眼下,榆林境内14座黄河大桥雄跨东西,沿黄河公路集旅游、经济开发、精准扶贫于一体,为榆林沿黄河群众出行提供极大的便利。当地的红枣等特产不再发愁运输销售难,沿线煤炭等矿藏开发和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并驾齐驱,沿黄人民脱贫之梦指日可待。

榆林境内沿黄河的条条公路座座桥梁,是黄河沿岸基础设施发展变化的一个缩影,见证了榆林人民“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丰功伟业,激励新生代高唱《黄河大合唱》走向光辉灿烂的明天。

(曹汉秀,榆林公路管理局职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