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生事急不得,用心做好每一件事

人生事急不得,用心做好每一件事

时间:2023-06-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事媒体工作期间,吴晓波每天坚持写一篇专栏文字,从不间断。我的这位小伙伴终于明白:人生很多事急不得,你得等它慢慢熟,需要专精某个领域,内心平静地投入学习和实践中,心急是吃不了热豆腐的。如今,48岁的吴晓波开设“吴晓波频道”,每周录制一个话题的视频节目,同时写两篇专栏文字,包括出版很多的书籍及参加各类演讲活动,事业如日中天。所以,“人生很多事急不得”,要静心静气,用心做好每一件事。

人生事急不得,用心做好每一件事

曾有一个小伙伴,特别羡慕那些出口成章,妙笔生花的人,“忌妒”那些心灵手巧,有特殊技能的人,常常埋怨自己缺乏先天优势。他原以为勤能补拙,于是夜以继日地努力,但还是未能如愿以偿。他很苦闷,很焦虑,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他冥思苦想,不得其法。

直到有一天,读到财经作家吴晓波的一篇文章,了解他是如何勤奋的。吴晓波读大学期间,没有像其他人安排满满的社交活动,也没有将时间沉浸于花前月下,除了读好专业课程外,就是安安静静地把学校图书馆有关文学历史、财经等相关书籍读了个遍,一架一架地从图书馆的一楼读到二楼。从事媒体工作期间,吴晓波每天坚持写一篇专栏文字,从不间断。

我的这位小伙伴终于明白:人生很多事急不得,你得等它慢慢熟,需要专精某个领域,内心平静地投入学习和实践中,心急是吃不了热豆腐的。我曾跟他说,“大多数的人天资平平,际遇寻常,所谓脑洞大开,都是心静自天成的结果。”

吴晓波在文章中这样写道:“我的右掌关节处,有一块小硬茧,摸上去糙糙的,这是二十多年电脑写作的‘记忆’,我把它看成是一块‘光荣之茧’,我若有微许才华,它是唯一的证明。”如今,48岁的吴晓波开设“吴晓波频道”,每周录制一个话题的视频节目,同时写两篇专栏文字,包括出版很多的书籍及参加各类演讲活动,事业如日中天。

有人曾问我:“如何能成为某领域的权威人士?”我说:“方法很简单,就是安安静静地把该领域的书籍读完,辅以大量的实践,不断地反思与总结,时间至少是10年。”办法虽然看起来简单,贵在读透,做深,若能坚持必有所成。

埋怨和急于求成都是成功的绊脚石,因为成功是心静自天成的结果,是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当前,社会上的速成班、速成书籍严重影响人的健康成长。我相信,安安静静、一点一滴地坚持数年,思路会渐渐清晰,灵感会如泉涌,终会有所大成。

日本有个人叫村鳩孟,已经84岁。1963年开了一家大众食堂,50多年只做了一件事情:专心煮饭。这个自觉背负着日本饮食文化的老人,每天早上4点起床,开始煮饭之前的准备——先运动运动,打起精神,因为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www.xing528.com)

虽说洗米是简单的活,但是也得有技巧。例如,巧用指尖力道,让米粒充分吸收水分,相互碰撞,增加甜度。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手感自然形成,好米坏米,经他手一捏便知。秉承匠人精神,每隔数十秒就要转动一次锅盖和饭锅,寸步不离灶台——美味含在口中,幸福洋溢在脸上。五十年如一日,灶台于他,是工具,更是伙伴。在村鳩孟看来,让心静下来,认认真真做好一件事情,不负光阴岁月,保持一份乐趣和热情,才算真正活过。

爱好遇到坚持就是才华。若能用匠心供奉一生,那不仅是才华,而且是绝招了。所谓绝招就是把简单的招式练一千遍、一万遍,练到极致。金庸笔下的武林高手常常需要闭关修炼,他们静心养气,先修心,后修技。出关后,武艺大为精进;若是坚持数十年,终将成为一代宗师

所以,“人生很多事急不得”,要静心静气,用心做好每一件事。总是盼望早日速成,最终会得不偿失。某些农作物打上催化剂后,虽然能迅速成长,比原先长得更大更好看,但往往失去原有的味道,这类食品并不利于人类的健康。人的成长也一样,急于求成,便容易“走火入魔”,“你得等它慢慢熟”,这是自然规律,得遵循它,始终恪守这一规律。

要忘记功名利禄,不为外物所动,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来。内心恬静,反而能心想事成。那些焦虑之人,追名逐利,成为金钱和名誉的奴隶,最后可能什么也得不到。要腾出时间花在学习与提升技能上。一心想追求成功,把所有的心思都花在如何出名、如何成事,忽略“磨刀不误砍柴功”,还是不能如愿以偿。若是还抱怨自己生不逢时,便是大错特错。

谨记“欲速则不达”“急于求成如飞蛾扑火”,别被张爱玲那句“出名要趁早”误了自己。用匠心供奉一生,生命之花才能灿烂绽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