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客户数量对推销业绩的直接影响

客户数量对推销业绩的直接影响

时间:2023-06-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不管哪一行业的推销员都有其共通性,即皆以准客户的多寡来决定业绩的好坏。日本一位大英百科全书推销员研究出一套新市场开拓法。与市场分类有关的例子多不胜数,除上述大英百科全书推销实例外,再着重介绍人寿保险的例子。一般而言,寿险这种商品,是客户为防自己意外身亡、无钱遗惠子孙,才勉强投保的。

客户数量对推销业绩的直接影响

不管哪一行业的推销员都有其共通性,即皆以准客户的多寡来决定业绩的好坏。其中准客户的优劣又往往和市场开拓有关,因此具备“选人”的眼光,也是成为一流推销员的条件之一。

许多推销员在寻找客户时,可说大费周折,基于此故,多半不肯将辛苦所得的资料公开发表。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开拓市场,有必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是企业,二是个人。

开拓企业方面的市场,必须先掌握与企业相关的情报,这些情报可从公司内部刊物与非上市公司一览表中获得,而其他行号名册、内部报纸、分类广告等也往往是市场情报来源。至于个人市场的选择,常因推销员个人的喜好而有所分歧,但是基本的资料搜集仍不可免,如同学录、毕业生或新生名册、同乡会名册、教职员通讯录,以及其他正式、非正式的名单,都是活用的对象。几乎每一位推销员都懂得利用这条途径推销,因此也就成为各公司行号的基本推销法。

方法虽然一致,但巧妙各自不同。有人无法充分利用这些信息,有人欲就此开发出一套独特推销术,姑且称之为新市场开发法吧!事实上,新市场的开发并没有想象中的困难,只要稍微动点脑筋,多方寻找新的客户,就绰绰有余了。

现在来看看推销时市场与商品之间的相互关系。而商品可以区分为传统商品与新上市商品;市场则可分为老市场与新市场。

如果以商品为中心来看,有传统商品在传统市场或新市场贩买,以及新商品引进传统市场或开发新市场等四种销售模式。你只要思考选择哪一种模式去推销,就能打开推销大门。

假使你是因选择在传统市场出售传统商品而陷入苦战的,则只要去开拓新市场,一切烦恼皆休。下面,介绍一则新市场开发的成功例子。

日本一位大英百科全书推销员研究出一套新市场开拓法。他认为英文百科全书不能只限制在懂英语的客户层,应下降到正在学校学英语的客户层里。甚至只是在考虑学英语的人,都应该被视为准客户而猎取。这种想法突破了原有的市场限制,而把范围大幅度地扩展开来。

学习英文最密不可分的应该算是学生了,所以他把目标设定在一般高中生,循序往中小学生、幼儿园推广,结果十分成功,大英百科全书的销售数量遂因此而创下惊人记录。

以学生为销售对象,可以说是抓住了日本人的英语情结,以及父母对于女求好心切的教育心理。但推销之前,可能还是没把握能成功,毕竟百科全书对小孩子来说深了点,尤其对象是正在幼儿园儿童时,推销员恐怕连想都不敢想。

与市场分类有关的例子多不胜数,除上述大英百科全书推销实例外,再着重介绍人寿保险的例子。一般而言,寿险这种商品,是客户为防自己意外身亡、无钱遗惠子孙,才勉强投保的。可是在日本,却开发了“青春保险”与“婴儿保险”这两项产品。前者是鼓励青年在婚前能储备一些钱,做为结婚基金;后者则呼吁父母为孩童筹措入学准备金,以免届时手忙脚乱。当然,这两种产品都附带寿险与意外险,因此广被人们所喜爱。目前,全日本乃至全球都逐一跟进。

至于推销员本身能开拓的新市场有哪些呢?

假设是保险推销员,以公寓、大厦为市场时,不妨先为自己拟订“销售市场”一览表,将可能成为客户的对象一一标出,并锁定新住户及新婚夫妇。等这些动作完成以后,再把与产品有关的情报提供给对方,配合对方需求做进一步说明。

当然,以养育幼儿做为推销重点,也不失为一好方法。开始时,先搜集有关游乐场、幼儿园信息,与客户接触时,再逐一提供给对方。由于这种作法迎合父母爱子心切之情,所以颇能说动对方签约,而你也会成为一位可靠又受欢迎的保险推销员。

总之,新市场存在于任何角落,即使是毫无生产能力的婴儿,也是值得你下功夫的对象。客户可以说到处都有。

一般推销教材、手册往往按达成交易的可能性将客户分为A、B、C三种,分别是老客户、准客户、潜在客户,依照不同的等级来决定拜访的次数。

这种说法理论上固然正确,但却与现实不符。就像公司对公司之间的推销或者是巡回推销(一称直销),就很难将客户划分得这么泾渭分明。就算是产品内容锁定在家庭主妇这一个层次面,可是也不见得会购买的一定是家庭主妇,若是先将客户群划分得死死的,要想跻身推销高手之林恐怕问题重重。

在很多推销书籍中常记载着许许多多成功的案例,有的是在搭公车时向前座的乘客推销,有的是向载自己一程的出租车司机推销;有的推销员更绝,到商店拜访,见店里生意太好老板忙不过来,临时下海充当店员帮忙招呼客人,几次下来不但赢得老板万分的感谢,也为自己赢得了一纸合约。

不论你在哪里,面对的是什么人,都要有着“我一定要签下合约”的精神,才有可能交出漂亮的业绩成绩单;万万不可怀有先入为主的观念,“我这种商品只能卖给家庭主妇”,到头来,推销的路愈走愈窄,真的就只在这一个自我设限在某一些特定人选上,这么做只会使自己促成的契约件数一路下滑。

客户是无处不在的,不论是巡回销售,公司对公司间的销售,这种观念永远是共通的、不落伍的。搭车时何不试着和邻座乘客多聊聊天,说不定他就是你未来的准客户,甚至成为另一个人际网络的开端。

原一平认为:“客户有的是,就看你自己是不是有办法找到他们。你会问,怎样才能吸引这些打开生意的人?你还要问,他们是谁?他们在什么地方?这应该问问你自己,因为准客户就在你的身边,你最了解他们。想想看,你的朋友和亲戚都知道你在什么地方做事吗?摸摸你的口袋,里面就有一本通讯录,他们的名单就在上面,我相信你不会不知道这就是一份准客户名单。”

在一则用草药酿酒的广告上,刊登着两幅照片。一幅是患肠胃病而消瘦的男子,在未饮此酒前的照片;另一幅是同一位男子饮用此酒之后的照片。它无言地告诉人们,“您若服用此酒,也会如此精神饱满、身体强壮”。

再看一件日常生活中的事例。百货公司餐厅门口的橱窗内,陈列着菜肴样品,精巧得使人怀疑自己的眼睛,“这是不是蜡制工艺品?”它激起了客户的食欲,仿佛在说:“您付款吧,马上就能尝到美味佳肴了。”

酒的广告,餐厅橱窗里的样品,两者都是以具体的形式取得了让人们多看几眼的效果。

光用嘴是不能说明商品好坏的,正是百闻不如一见。

为了做到这一点,应印制用于订货的商品目录、价格表、公司的历史等,可以以此作为推销工具。然而,仅仅做到这些还相差甚远。为什么呢?因为一般人常有这样的毛病,白来的东西,往往不爱惜,而付了钱买来的东西,就要取得与所付出代价相应的效果,因而,十分认真地对待。如参加研讨会的学员,一部分是从上级那里领了饭钱以及出差补贴的,这些人与那些自带盒饭,自己掏腰包的学员相比,学习态度往往有天壤之别,这是可以理解的。

如绞尽脑汁去汇编推销资料,就一定能增加自身的力量和对客户的说服力。

在N车零售店从事推销汽车工作的T先生除了准备商品目录之外,还用自己的照相机拍摄了商品照片。他既然要把商品拍成照片,自己就必须对汽车的结构和常识作特殊的研究,然后才能把它介绍给客户。言语之中充满了丰富的知识,并表现出对推销工作的热情。

光花钱还不等于向推销工具投资。对已有的资料要进行剪裁、分析、整理、张贴,广告设计可采用彩色文字说明,再用玻璃纸罩上,使之产生一种特殊的感觉。编辑资料可带有一定文学色彩,以吸引读者。这些方法都是用自己的智慧和头脑进行卓有成效的投资。

自费投资准备推销工具,说明推销员是有责任心的。推销员若仅仅揣着资料是没有任何价值的,如能采取各种灵活的宣传方式,其作用便显示出来了。

只有自费投资,才能产生推销意识,这也是早日取得推销硕果的捷径。

原一平说:“推销极富创造性,是一门深奥的学问,它是综合了市场学、心理学、口才学、表演学等知识的一种艺术工作。所以,使用双手的是劳工;使用双手与头脑的是舵手;使用双手、头脑、与心灵的是艺术家;只有使用双手、头脑、心灵再加上双腿的才是推销员。”

他还说过:“一个推销员对于准客户的调查,不必考虑太多,也不可犹豫不决;机会稍纵即逝,所以必须立即行动,紧迫盯人,咬住不放。只有不断寻找机会的人,才能够及时把握住机会。”

这位推销大师已经与推销溶为一体,时刻都在想着如何进行推销,从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来收集有助于他进行推销工作的信息。

原一平认为:“一个杰出的推销员,非但是一名好的调查员,还必须是一个优秀的新闻记者。他在与准客户见面之前,对准客户一定要了若指掌,以便在见面时,能够流利地述说准客户的职业、子女、家庭状况,甚至他本人的故事。由于句句逼真亲切,才能很快拉近彼此的距离。”

所以,在与准客户见面之前,除非把对方调查得一清二楚,否则绝不与他见面。推销成功与否与事前调查工作的好坏成正比。

调查的结果起码要能达到与准客户见面的时候,就对方而言,是平生第一次见到你;但对你而言,已经摸清了他的底细,犹如10年的老友了。

准客户卡是推销作战的最重要资料,所以都被视之为“极机密”的档案。可是这么重要的资料,常因处理方式的好坏,而成为无比的瑰宝,或者一无用处的废纸

原一平进入明治保险公司,前后整整工作了50年。

原一平平均每个月用1000张名片,50年下来,他累积的准客户已达2.8万个以上。他把这些准客户依照成交的可能性,从A到F分级归类,建立了准客户卡。

“A”级是在投保边缘的准客户。这一级的准客户,只要经他奉劝,随时都可能带来投保。

一个准客户要从“F”级晋升到“A”级,虽然偶尔也有只见过一次面,在原一平充分的事前调查工作后,一拍即合的;但大多数都历经数月或数年,一级一级爬升上来的。

“B”级是因某种因素而不能立刻投保的准客户。但是这一级的准客户,只要稍待时日,都会晋升至“A”级。

“C”级的准客户与“A”级的相同,原本都属随时会投保的准客户,但因健康上的关系,目前被公司拒保者。

“D”级的准客户健康没有问题,不过经济状况不太稳定。由于人寿保险属长期性质的契约,保费须长期缴纳,若收入不稳定,要长期支付保费就成问题了。这类准客户则有待他们的经济状况改善后再行动。

总而言之,从“A”到“D”级的准客户的共同点是,对保险制度有充分的了解,他们也都有投保的需要和意愿。原一平只不过就彼此间的不同点,加以分门别类,以便于自己的分析与辨认。

原一平从事了50年的推销保险工作,从来不勉强准客户投保。如果忽视了这一点,而用种种软硬兼施的方法,勉强准客户投保的话,将会产生许多中途解约的后遗症,这是很得不偿失的。

原一平说:“身为保险推销员,最高兴的事莫过于准客户主动说:‘喂!老原,你来得正好,我左思右想,还是决定投保了。’”

设法使准客户对保险有正确认识之后,再诱导他们自发前来投保,这是保险推销员的任务。

“E”级的准客户对保险的认识还不够,推销员与准客户之间还有一段距离。这表示推销员的努力不足,还须再下功夫进行深入调查。

“F”级的准客户包括二种:第一种是在一年之内很难升等级者,第二种是仅止于调查阶段。

针对第一种“F”级准客户,只得根据实际状况,再做调查,或继续拜访,以求能逐渐晋升等级。

至于第二种“F”级准客户,他们很可能富有、健康,但由于还在进行调查工作,所以尚未正式访问。这些人很可能在面谈之后,立即晋升至“A”级。

上述“A”至“F”厂级的准客户,不论哪一级,只要原一平与他们一有接触,立即把资料详细记在准客户卡上。诸如:

——与准客户交往的情况:时间、地点、谈话内容、感想等。

——若不能晤面,把原因详细记下。

——自己为准客户所做的服务工作一一记下。

——自己对这次访问的意见。

原一平通常会根据这些准客户卡上的记录,回想当时交谈的情形,与对方的反应,然后边想边反省,并做下列两件事:

1.检讨准客户的内容,加以修正或补充。

2.修改自己的姿态,以便于更能接近准客户。

从准客户卡上,不但要看到准客户的全部情况,也要看出自己在这次推销中的全部记录,然后反省、检讨、修正,再拟定出下一次的推销策略。

除了上述的“A”至“F”级的准客户之外,还有一种原一平自己都无法掌握其未来动向的准客户。原一平本打算将这些准客户归入“F”级,但因为自己的努力不够,或是他们的条件不合,致使无法把他们归类到“A”至“F”级上。

原一平把这些无法归类的准客户整理成一堆,暂时束之高阁,等待时机。不过,每逢闲暇时刻,他会取出这些准客户卡,一一仔细重新检查,看看过去的做法是否有遗漏或疏忽之处,以便给这些卡片新生命。

拜佛、散步、看报,是原一平每天必做的三件事。

原一平每次看报的时候,非常留意每一则商业广告。因为商业广告明显地表现出该企业的精神、特色与现阶段的目标等等。看完广告,他接着阅读政治、经济、影剧等新闻。

突然间,他被一则新闻吸引住了,新闻中主角的姓名好熟悉。接着,那个人的形象逐渐从原一平脑海中浮现。

他情不自禁地大叫:“啊!就是他!”

“对了!一定是很久以前从‘F’级被淘汰的N先生。”

于是,原一平连忙去翻找那些被束之高阁的准客户卡。

“好极了,找到了!他是S公司的顾问,此外还热心社会工作。”

“唔!今天的访问计划要变更一下。”

从意外的报纸新闻中,原一平发现了一条新的线索,同时,也使被淘汰掉的准客户卡重现生机,他简直高兴极了。

现代的社会是瞬息万变的,而准客户的情况也随时在变。所以我们要掌握住每一个变化契机,然后进行最有利的行动。(www.xing528.com)

原一平说:“我的每一张准客户卡都是有血有肉、有生命的。它经过多次的记录与检查后,已成为我的知己,陪伴我度过无数的岁月。在一张张卡片上,我看到了自己成长的足迹。

不记得从何时开始,我把准客户卡称做‘病历卡’——原一平的病历卡。因为每一位准客户都像医生一样,巨细无遗地诊断出我身上的各种毛病,而后由我自己翔实地记载在卡片上。

那张病历卡不停地注视着我。

病历卡就像是一面镜子,把我照得无处遁形。

我主动与病历卡倾谈起来。

谈到了我的态度、地位和方向。

在病历卡面前,我十分坦诚地纠正了我的态度。

我要在此郑重地说:‘准客户卡是推销员最珍贵的资产和宝藏。’”

原一平从发现某一准客户,一直到促成签约为止,这一段时间通常很久。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他从不勉强别人投保。前面已说过,勉强的结果会有许多不良副作用,提前解约就是其中之一。所以原一平都设法让准客户主动了解保险、自动要求投保。要达到这一地步,必须长期战斗,以极大的耐心去磨出业绩来。

在这种情形下,为了使每个月的业绩能够平稳地增长,就需要大量的准客户作为你强有力的后盾了。

有一天,原一平搭计程车去办事,车子在十字路口被红灯拦截下来。紧跟他后面的一部黑色轿车也被红灯拦下,与他的车子并列。

原一平转头望着那部豪华的轿车,车内坐着一位头发已斑白但颇有气派的绅士,他正在闭目养神。

红灯转绿,那部黑轿车起步较快,开在原一平的车子的前面。轿车车牌是自用车的白号码。他立刻掏出笔记簿,记下了车牌号码。

不久之后,两部车因目的不同而分道扬镳。

就在当天,原一平把事情办妥之后,立即打电话到监理所查询。

“您好!打扰您了,请问白号码的某某号是哪一单位的车子呢?很抱歉,我有急事,麻烦您查一下。”

等了一会儿,监理所查出了那是F公司的自用轿车。原一平深深致谢之后,立刻打电话给F公司。

“您好!是F公司吗?请问贵公司某某号的黑色轿车是哪一位先生搭乘的?”

“请问您是谁啊?”

“敝姓原,名一平。”

“您问这个干什么呢?”

“没什么,只不过今天在街上碰见了这部车,车内的那位先生好面熟,所以才冒昧打听。”

“哦!请您等一下。”

“谢谢!”

过了有一会儿。

“某某号是M常务董事的车子。”

“非常感谢您,再请问一下,他平常大约什么时候下班呢?”

“不太确定,大约在5点至5点半左右。”

“谢谢!谢谢!打扰您了。”

到这里,第一回合的调查圆满结束。若不是被红灯拦下来,原一平哪有机缘接近素不相识的M常务董事呢!

在原一平的办公室里,备有各种各样的名人录、公司名录、电话号码簿和地图。于是,他对M常务董事展开第二回合的调查行动。这包括:他的学历、出生的地方、兴趣、嗜好、F公司的规模、营业项目、经营状况,以及他住宅附近的地图。

M常务董事毕业于T大学,在F公司从基层干起,逐渐攀爬到今天的地位,有多方面的兴趣。到此为止,原一平大约掌握了M常务董事的轮廓。

调查至此,原一平想起了那位在轿车中闭目养神的气派绅士。他把调查所得的资料,与看到的第一印象互相对比之后,将第一印象稍加修正,就得到M常务董事的雏形——一位全身散发柔和气质,颇受女性欢迎的理智型的企业家。

从资料上,原一平已经知道M常务董事是某某县人,所以,他的第三回合就是打电话到同乡会查询进一步的资料。

“请问,是某某同乡会吗?我也是某某县人,请问一下,您是否知道下一次同乡会的举办日期?”

“是在某月某日。”

“谢谢,我一定准时参加。对了,F公司的M常务董事也是我们同乡,您认识他吗?”

“岂止认识,很熟啊!”

“阿弥陀佛,老天保佑。”原一平高兴得差一点叫出来。

“很久没有看到他了,他最近可好?”

“他看来很健康,您知道的,他为人幽默、风趣又热心,每次同乡会他都参加。”

“对了,他一向很出风头的,今天听您说他近况良好,我就放心了,谢谢您。”

只打了一通电话,又增加了幽默、风趣与热心等宝贵资料,原一平马上把它记录在资料卡上。第三回合的调查工作至此告一段落。

如果说到目前为止所调查的成果是一副骨架,第四回合的工作就是要给这副骨架加上血与肉。

于是,原一平带着地图,按照M常务董事的地址,来到他住宅附近勘查地形地物。

那是位于高级住宅区的一幢二层洋房,看起来还很新,盖好不会超过3年。突出的阳台,可俯望屋外的院子,院子里铺满了青翠的短草,并种植若干种树木。真是一幢令人心旷神怡的好房子。

由于原一平今天的目的在调查而不在访问,所以当他看清了上述各点之后,就从那扇淡褐色的大门前面走过。

他走到附近的鱼摊、肉摊、菜摊以及杂货店,再次打探消息。

“请问住那幢洋房的M家,通常是谁来买东西啊?”

“有时是太太,有时是小姐。”

“哦!他家的小姐年纪很大了吧?”“唔!好像已经高中毕业了。”

“请问M家有多少人呢?”

“…………”

“M先生比较喜欢吃哪一类的东西呢?”

诸如此类的问题,只要有助于深入了解M常董本人与他的家室的话,原一平都尽量在他住宅附近询问、打听,以便获得比前三回合更详细的资料。

第四回合的现场调查工作完成之后,第五回合就是追踪M常务董事本人。

原一平早巳知道M常务董事的下班时间,所以他选定一天,在F公司的大门口前等候。

下午5点,F公司下班了。该公司的员工陆续走出大门,每个人都服装整齐、精神抖擞,并愉快地在门口挥手互道再见。F公司的规模看来不大,但是纪律严明,而且公司的上上下下充满朝气和活力。

原一平立刻把眼前这一幕记在资料卡上。

5点半整,有一辆黑色轿车驶到F公司大门前,他仔细一看,白号码的某某号——是M常务董事的座车,他突然紧张起来。很快地,M常务董事出现了,虽然原一平只见过他一次,但经过四回合的调查之后,对他已经非常熟悉,所以他一眼就认出来了。

看到M常务董事上了车,原一平马上叫了一部计程车。

“请追踪那部黑色轿车。”

“是的。”

原一乎急促地说:“快追,千万不能让它跑掉了。”

“是!是!”

司机一边应声,一边急踩油门紧紧追了上去。

这时若干思潮涌上原一平心头:

——M常务董事直接回家去吗?

——还是去应酬喝酒呢?

——会有情人吗?应该不会的,但人不可貌相的啊!

为了求证上述的问题,当然要锲而不舍地追踪下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