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避免决策上的认知偏差

避免决策上的认知偏差

时间:2023-06-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人的行为受思想和心理的支配,从而表现出其自身特定的规律和特征,认知心理学的研究为人的有限理性假设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基于心理学的研究认为,人在决策过程中容易受到以下认知和心理偏差的影响:代表性偏差。前景理论将决策者的认知心理偏差引入效用模型,认为决策者受认知心理偏差的影响,会做出违背效用最大化的非理性投资决策行为。

避免决策上的认知偏差

传统经济学理论以个体的完全理性为假设基础,认为人是理性的经济人,在决策过程中能够获取决策所需要的信息,并进行有效的无偏估计。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基于完全理性的经济人假设并不能有效地解释人在经济活动中的决策行为,尤其是在金融市场中的决策行为。20世纪以来,随着认知心理学的发展,学者们将心理学研究应用于经济学领域,并提出“有限理性”的社会人假设,从而促进了行为金融的兴起和发展。人的行为受思想和心理的支配,从而表现出其自身特定的规律和特征,认知心理学的研究为人的有限理性假设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如图1-4所示,认知心理学认为,人的决策行为是对信息的接受、处理和判断的过程,由于信息的不完全性和环境复杂性,人们受信息加工能力的限制,在决策过程中往往会受认知和心理偏差的影响(Einhorn and Hogarth,1981)。

图1-4 人的决策过程

资料来源:Einhorn H J,Hogarth R M.Behavioral decision theory:Processes of judgment and choice[J].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1981,19(1):1-31.

基于决策偏好的双系统理论(dual-process theory)认为,人们在决策过程中会受到基于直觉的启发式系统(heuristic system)和基于理性的分析性系统(analytic system)的影响(Sloman,1996;Barrettet al.,2004)。这两个系统同时对行为者的决策过程产生作用,当两种作用方向相同时,行为者的决策结果既合乎理性又遵从直觉;而当两种作用方向相反时,行为者就会在决策过程中做出非理性的决策(Sloman,1996)。基于心理学的研究认为,人在决策过程中容易受到以下认知和心理偏差的影响:

(1)代表性偏差(representative heuristic)。人们在不确定情况下,倾向于根据部分推断整体,根据过去推断未来,根据事物的相似特征进行分类,用小样本反映总体,而忽视事物的本质特征(Tversky and Kahneman,1974)。管理者在投资决策中,会延续原来的惯性思维,依据原来的核心产品进行投资(Stimpert and Duhaime,2008)。

(2)可得性偏差(availabiltiy heuristic)。人们倾向于将易感知到的信息误认为是易发生的信息,从而高估其预期概率(Lord et al.,1979)。管理者在进行投资决策时倾向于根据其熟悉的简单直观的方法来评估投资方案,这种可得性偏差往往容易导致投资决策因缺乏科学、规范的评估而出现损失。(www.xing528.com)

(3)锚定偏差(anchoring heuristic)。锚定偏差是指人们在面对不确定估计时易受初始值的影响导致错误判断(Slovic and Lichtenstein,1971)。人们对事物的“第一印象”就像“船锚”一样固化了对事物的估计,即便后续以初始值为参照进行调整,也无法得到正确的估计。

(4)情感偏差(affect heuristic)。情感偏差是指人们运用经验、直觉和本能对不确定事件进行判断与决策的倾向(Slovic,2007)。这种主观决策节省了决策的信息费用,并能及时、快速地进行决策反应。然而,由于个体受经验、情感、立场等的影响,其固有的心理缺陷会导致决策失误。例如,不同心情的决策者对同一事件的决策判断就有差异,好心情的决策者在进行选择时更为乐观(Wilson and Schooler,1991)。

(5)框定偏差(framing heuristic)是指人的决策判断会受到决策任务背景或对决策任务描述的影响(Roszkowskiand Snelbecker,1990)。由于人们在决策过程中存在框定偏差,对同一决策事件会随着框定的变化而做出不同的选择。

(6)过度自信与过度乐观(overconfidence and overoptimism)。心理学家的实证研究发现,人们往往高估自己的能力,对自己的评价常常比事实更为自信,这种行为偏差被称为“过度自信”。当行为者拥有一定的技术和能力时,趋向于认为自己掌握超过别人的技术和知识,就有高估自己能力与水平的趋势(Svenson,1981)。过度乐观和过度自信往往联系在一起,过度自信的人往往比较乐观,对未来事件的前景判断持更为积极的预期。

(7)损失厌恶(loss aversion)。人们在决策过程中对预期收益和预期损失的风险态度不同。在面对收益时,人们是风险厌恶;而面对损失时,则是风险喜爱。人们对损失的敏感度要远远高于对收益的敏感度,人们厌恶的是损失,而非风险(Kahneman and Tversky,1979)。损失厌恶导致人在出现失误时不愿意承认自己已有的损失,导致在出现亏损时仍不断继续投入,选择“赌上一把”来躲避损失。

(8)从众行为也称羊群行为(herd behaviors)。从众行为既包括思想上的从众,也包括行为上的从众。在一定的环境下,由于信息的不完全性和复杂性,行为者受从众心理的影响,通过模仿他人以节约自己搜寻信息的成本,或受群体情绪的传染而失去自己决策的主见,这种跟从大多数人的决策行为被称为从众行为(Scharfstein and Stein,1990)。

期望效用理论将决策者风险偏好与预期效用相联系,假设决策者都是基于效用最大化来做出投资决策的。前景理论将决策者的认知心理偏差引入效用模型,认为决策者受认知心理偏差的影响,会做出违背效用最大化的非理性投资决策行为。这一理论研究为设计企业集团风险管理的会计内部报告奠定了理论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