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口杯之都的历史与现状概述

中国口杯之都的历史与现状概述

时间:2023-06-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有资料显示,当时永康从事保温杯推销的人员多达上千人。2010年12月,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和中国日用杂品工业协会授予永康市“中国口杯之都”的荣誉称号。图3-4“中国口杯之都”荣誉牌匾图3-5 荣获“中国口杯之都”荣誉称号现场2011年9月9日,哈尔斯公司成功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杯壶行业首家上市公司;并在2016年3月,全资收购瑞士百年品牌SIGG,借船出海,走上了国际化的道路。

中国口杯之都的历史与现状概述

1993年10月,永康市万事达有限公司的程文全和永康市长城商业机械厂的吕文广几经周折买到了日本保温杯(当时被称为“魔法杯”),并认为该产品有市场前景。为此,他们对其进行了技术解剖,研究产品的构造、工艺、技术等问题。

1994年夏,程文全研制出非真空的不锈钢双层保温杯,并做出200只保温杯用作春节礼品赠送友人,广受好评。春节后,越来越多的人上门订购。在永康市科委等有关政府部门领导的帮助与协调下,程文全解决了生产所需的资金问题,保温杯产品正式投入生产。

1995年夏,吕文广经过多方打听,终于从中国航天工业研究所引进永康市第一台真空机,组建不锈钢真空杯生产线,开启了永康不锈钢真空保温杯的制造之路(图3-2)

图3-2 先行公司最早的不锈钢真空杯生产线

保温杯销售的迅速火爆,使其成为永康制造企业竞相“追逐”的热门产品,林炎、永江等大大小小的企业都投入到保温杯生产中。短短半年时间,全市保温杯生产企业及配套企业多达1300多家,保温杯生产线2000多条,仅方岩镇由其他行业转入保温杯生产的企业就有80多家,并延伸到桥下、古山、芝英、古丽、清溪、象珠、唐先、花街等乡镇,一度盛况空前。保温杯生产企业的急剧扩张,不但带动了拉管、塑料配件、不锈钢板材、印刷、包装等相关配套产业的发展,也使大批销售人员投身其中。有资料显示,当时永康从事保温杯推销的人员多达上千人。保温杯企业一度呈现产销两旺的局面,出现了客商上门现金提货,许多保温杯企业的财务部和仓库提货点都排起了“长龙”,可谓一杯难求。保温杯广告几乎遍及永康市境内的国道、省道、县道(图3-3)

浪潮经济,难免泥沙俱下。1996年下半年,永康保温杯行业已出现降质降价、粗制滥造的苗头,一些存在质量缺陷的产品也堂而皇之地进入市场,如内胆漏水、外观有疵点、杯盖不正等。一些厂家则偷工减料,用不锈铁代替不锈钢,使内胆生锈,造成诸多消费者投诉。

图3-3 1995—1996年永康保温杯行业百家争鸣现象

随着保温杯市场野蛮生长,同质化、低质化严重的弊端显现,生产领域开始洗牌重塑,优胜劣汰机制逐渐发挥作用,市场的选择让跟风热潮慢慢冷却。从“举杯同庆”的繁荣到几乎全军覆没的产业“杯具”,不过短短两年,保温杯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永康业界开始反思。1995年末,《永康日报》以观察员的角度,连续用八篇文章报道并解析永康保温杯热潮,针对当时存在的问题做出了反思与忠告。永康五金火锅电饭锅到电炒锅、电暖锅,从杆秤到案秤、台秤、度盘秤,从磨光机到型材切割机,从农机铸件到灶具铸件,产品从单一走向丰富,技术从简单走向复杂,企业从原始简陋到初具规模。这一切,无不展示出永康人天资聪颖和开拓奋进的潜质。然而,带有明显地域烙印的小农意识和“割稻头”思想也随之寄生,给五金行业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使许多企业掉进了“产值泡沫”的泥淖。

永康保温杯之所以会在短暂的时间里从疯狂到崩溃,最大的原因还是在于市场的无序竞争、产品的粗制滥造以及企业急于求成的浮躁心理。

在永康保温杯产业走下坡路之时,飞鹰公司抓住机遇,逆势而上。1995年下半年,公司投入4000万元巨资引进韩国设备,生产高质量的真空保温杯。公司不但组建了技术研发、质量检验生产管理等团队,还组建了注塑车间,解决永康注塑配件薄弱的问题。经过严格管控,一批批质量优良的保温杯先后问世并投入市场,在逆势中慢慢获得认可与信誉。

经过市场洗牌,坚守在保温杯行业的企业只剩下百来家。重新出发的企业更新了装备,引进了真空机,永康保温杯产业步入二次发展区间。大浪淘沙后生存下来的企业成为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整个保温杯行业进入良性发展阶段,保温杯企业的经营者在眼光向内的同时,开始拓展广大的国际市场。如飞鹰、南龙、先行、哈尔斯、雄泰、万事达等企业的茁壮成长滋养着永康保温杯产业发展壮大。

2007年,永康杯壶行业生产厂家及配套企业发展到1000多家,年产保温杯近2亿只,占全国份额的70%。

2010年12月,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和中国日用杂品工业协会授予永康市“中国口杯之都”的荣誉称号(图3-4、图3-5)。

图3-4“中国口杯之都”荣誉牌匾

图3-5 荣获“中国口杯之都”荣誉称号现场

2011年9月9日,哈尔斯公司成功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杯壶行业首家上市公司;并在2016年3月,全资收购瑞士百年品牌SIGG,借船出海,走上了国际化的道路。

2012年,经商务部批准,授予永康市“餐厨用品国家外贸转型升级专业型示范基地”荣誉称号。(www.xing528.com)

如今,永康及周边地区的保温杯产业已经享誉全球,该区块被全球采购商定义为优质采购区域,永康保温杯成为消费者眼中超高性价比的“代名词”。

从图3-6可知,2018年,永康地区保温杯(壶)产品出口总额是2011年的2.46倍,除2012年和2015年略有下滑外,其他年份均呈现良好的增长态势。

图3-6 2011—2018年永康地区保温杯(壶)产品出口总额

数据来源:浙江省永康市商务局

说明:以上出口数据为永康地区的直接出口金额,不包括通过代理出口或经义乌宁波上海等贸易公司转手出口的金额。

永康保温杯(壶)产业通过组织实施品牌战略,集中力量,强化培育,扶优扶强,初步形成了以中国驰名商标、浙江名牌产业为引领,省市著名商标、名牌产品为支撑的品牌集群,有力促进了金属制品(保温杯)行业市场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的提升。截至目前,永康市金属制品(保温杯)行业已拥有中国驰名商标9个,浙江名牌产品6个,浙江省著名商标7个,浙江省知名商号9家。在标准制定方面,2006—2015年,永康市的一批企业技术人员加入全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共参与2个行业标准及3个国家标准的起草工作。2013年,哈尔斯、南龙、先行、保康、雄泰、华川和华亚7家企业参与了《(GB/T 29606-2013)不锈钢真空杯》《(GB/T 29601-2013)不锈钢器皿》标准的起草。

依托永康、武义缙云区域的金属制品产业链优势,保温杯(壶)产业配套日益健全。保温杯(壶)产品生产带动了一批工业设计、机械装备及物流等领域的发展。哈尔斯、南龙、飞剑、邦达等保温杯业龙头企业均成立了专门的研发部门,深耕技术研究,用高科技改造传统生产工艺、积极应用新材料、新工艺,提升产品品质,开发更多质量好、功能性强、健康环保、时尚潮流、符合国家标准的产品。加强与科研机构、装备制造企业及上下游配套企业之间的合作,初步形成了产学研用的协同推进机制。

保温杯(壶)装备加快与信息技术融合,促进了传统机械装备产品向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和精准化发展,涌现出一批在行业中具有明显竞争优势的龙头企业和“专精特”装备小巨人。哈尔斯、南龙、飞剑、新多等先行示范企业在不同环节、不同领域,对“机器换人”工作不断尝试、改进,为其他企业技术改造发展节约了成本、找准了方向,提供了样板。

根据《2017年永武地区杯壶行业调查报告》显示,永武缙保温杯产业集群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依然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具体表现如下:

(1)企业规模越加扩大。大型企业、中型企业个数不断增加,年增加量分别为25%、9.43%,大中型企业占杯壶行业企业个数总量的26.58%,小微企业的生存空间不断受到挤压。

(2)企业从业人员不断增加。虽然行业内开展了设备自动化、智能化的改造升级,从业人员在某些工序上有所减少,但从业人员总体上仍然有大幅度增加,同比增长为12.43%;其中大中型企业增长13.62%,小型企业增长6.86%,企业减员增效的任务还很艰巨。

(3)总产值、总销售额的增速快于总产量、总销量的增速。虽然,这与原材料价格上涨有一定关系,但也一定程度上表明单品价值的提升,企业不再只注重量增长,更关注质的增长,逐步走向高品质、高价值产品之路。

(4)国际市场增速放缓,国内市场尚未开发成型。受国际市场环境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外销增长明显慢于内销增长;国内作为全球第一大市场的潜力有待进一步开发,需要行业企业给予更多的关注。

(5)产业类目发展相对不均衡。随着互联网+新零售的深入发展,电商销售总额实现同比增长51.39%,其中,不锈钢材质的杯壶产品销量增长15.46%,玻璃等其他材质的杯壶产品销量大幅下滑。

(6)虽然创新意识有所强化,但企业自主品牌产品、有影响出效益的新产品增速不快。企业生产老、旧产品占比较大,达到20%;企业自主特色产品少,企业自创品牌优质产品少、贴牌模仿产品多,如企业代加工产品增长达54.13%。在接受调查的155家企业中,只有28家企业有专利,只占11.81%。

总的来说,2017年,永武地区杯壶行业取得了一定量的增长,但其增长质量还有待提高,在自主创新、知识产权保护、产品品质等方面还需下功夫。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不断追求,对产品品质、功能、品牌的要求必然也会不断提高。为此企业应积极响应国家的“三品”战略,把握好市场机会,顺势而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