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经济学和国际贸易理论中的要素流动观点

经济学和国际贸易理论中的要素流动观点

时间:2023-06-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新新贸易理论从企业层面研究了决定要素跨国流动的原因及其结果本身,即公司内贸易。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和企业内生边界模型是新新贸易理论的两个分支。

经济学和国际贸易理论中的要素流动观点

1.经济学中的要素流动观点

经济学上一般假定生产要素完全流动,流动范围只限于一个经济体内,且一般假定不存在流动的障碍。要素流动往往是作为资源能达到有效配置的依据,但有些理论也指出了要素流动的障碍:如新制度经济学与信息经济学指出由于交易费用以及信息不对称等原因往往会导致要素无法在国内同产业或不同产业之间完全流动;劳动经济学中的搜寻与匹配理论也认为劳动力市场并非如传统经济学所假定的劳动力供给和需求是在信息完备的、无摩擦的市场环境下运作,通过工资的调整可以实现劳动力市场的出清,他们指出雇用者与工作者之间都面临着一定的“搜寻成本”,这种成本来自异质性、信息不对称以及交通成本等(Pissarides,1979;Mortensen,1982;Diamond and Mirrlees,1971)。显然这些理论都认为生产要素即使是在国内范围内流动也是存在障碍的。

2.古典贸易理论与新古典贸易理论是基于要素国内流动但跨国不流动的研究

比较优势理论是基于要素不流动的分析。比较优势理论是单一要素观,研究的是两国两种商品以及劳动力一种要素的情况,在假定两国之间要素不流动的前提下,它认为两国按照“两优取其重,两劣取其轻”的比较优势原则进行国际分工并进行国际贸易,两国都将获得贸易利益。其假设前提是要素无法跨国流动,但其暗含着要素可以在国内两个产业之间自由流动,因为根据比较优势理论,贸易之前两国均生产两种商品,但两国按照比较优势原则开展贸易的结果是两国完全的专业化分工,这就意味着劳动力可以在两个产业之间自由转换。

要素禀赋理论以多种生产要素代替了李嘉图的单一生产要素。该理论假定要素不跨国流动,认为国际贸易的原因在于各国要素禀赋的差异,并进一步讨论了一国要素禀赋的变化对其生产以及贸易对不同要素所有者利益的影响,并指出自由贸易必然导致不同国家的同种要素价格趋于一致,即要素价格的均等化理论,其实质是在要素无法跨国流动的情况下,以商品的跨国流动实现了要素流动从而导致了不同国家要素价格的均等,可以说是要素的间接流动。(www.xing528.com)

3.产业内、产品内贸易理论对要素跨国流动的结果进行了解释

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主流的国际贸易理论才开始将要素流动纳入视野,对原有的理论框架进行了扩展,这些理论拓展有的关注生产要素国际流动对一国国民收入与福利水平的影响(Bhagwati,1981),有的集中于探讨要素流动与贸易之间的关系,有的检验了在要素国际流动下,原有的贸易理论的有效性,这些文献已经在第1.2节进行了详述,不再赘述;而新贸易理论与新新贸易理论则针对生产要素跨国流动的结果——产业内贸易、产品内贸易以及公司内贸易等现象——进行了解释。

以克鲁格曼(Krugman)为代表的经济学家提出的“新贸易理论”,利用产业组织理论和市场结构理论来解释产业内的贸易现象,用市场结构中的不完全竞争、规模报酬递增、产品差异化等概念和思想来构建新的分析框架,并指出产业内贸易现象产生的原因在于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异化的相互作用(Krugman,1979b;Krugman,1980;Krugman,1981)。产品内贸易理论对以产品内分工为基础形成的产品内贸易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了解释,并对产品内贸易形成的机制与利益分配进行了分析(Feenstra and Hanson,2001)。

新新贸易理论从企业层面研究了决定要素跨国流动的原因及其结果本身,即公司内贸易。新新贸易理论产生于21世纪初,它关注的是企业异质性与出口和FDI决策之间的关系以及企业在国际生产中对每种组织形式的选择。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和企业内生边界模型是新新贸易理论的两个分支。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解释了为何在同一产业内并非所有企业都选择进入国际市场,该理论在分析中增加了对企业生产率差异的假设,并认为生产率更高的企业将会进入国际市场,而生产率较低的企业将只能服务本土市场或甚至退出市场,国际贸易促进了资源的优化配置,由此能够带来贸易利益(Melitz,2003)。企业内生边界模型从单个企业的组织选择入手,将国际贸易理论与企业理论结合在一个统一框架下,探讨企业的异质性对企业边界、内包以及外包战略的选择的影响。它们所解释的贸易形式正是公司内贸易这一要素跨国流动的结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