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基本结论和政策建议研究报告

基本结论和政策建议研究报告

时间:2023-06-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发达国家生产性服务业成长历程和发展事实已经充分显现了服务业发展壮大对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力。因此,针对目前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的情形来看,我们要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来促进和提高其发展能力。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过程中,提高生产性服务业与农业和制造业的产业关联度,促进产业间实现良性互动。

基本结论和政策建议研究报告

通过以上对回归结果的经验分析,我们可得到现阶段影响或制约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主要因素:(1)工业特别是制造业的发展水平和发展方式。工业化程度的提高本来有利于扩大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市场需求,而传统的粗放式的制造业发展方式以及“两头在外”的制造业发展格局严重抑制了二者之间的产业关联和互动,所以通过制造业发展转型,提高先进制造业的发展规模和发展水平将会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拓展出巨大空间。(2)在社会分工和专业化程度不断拓展的过程中,国民经济中服务业比重的提高——种类增加、规模扩大、能级提升,也将在更大程度上推动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在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的背景下,服务业中的其他企业为增强自身的竞争优势,将会选择把自身不擅长的环节和业务外包给专业性的生产性服务企业。发达国家生产性服务业成长历程和发展事实已经充分显现了服务业发展壮大对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力。(3)生产性服务业自身的供给效率是影响其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具有较高供给效率的生产性服务业企业能够提供差异化和高质量的服务产品,这不仅有利于增加自身的产出水平和获利空间,还有利于降低制造业和其他服务业企业的成本、提升市场竞争优势,从而有助于实现产业内或产业间的良性互动,促进经济发展整体效率的提升。(4)产业间或产业内专业化分工程度的提高是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动因。不管是理论分析还是经济发展中的经验事实都凸显了分工深化是影响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这里无需赘言。另外从对回归结果的经验分析来看,目前我国的人力资本积累、对外开放水平以及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提升的影响力不大,这可能与现阶段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城市化发展质量等有关系。随着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就业结构的调整以及真正意义上城市化水平的提高,生产性服务业将会迎来更多的发展契机和更大的发展空间。

因此,针对目前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的情形来看,我们要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来促进和提高其发展能力。一方面,从供给侧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提供强大支持:(1)加快服务业领域的财政和税收政策改革,诱导更多的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流动到生产性服务业。(2)加大市场化改革力度,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消除有形或无形的壁垒和障碍。只有在一个公平的市场竞争中、较低的交易费用环境下,理性的企业才会在降低成本和增加收益的逐利动机驱动下将部分业务和环节外包出去,从而促进企业间或产业间的网络化分工的深化以及专业化程度的提高,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开拓出更广阔的市场空间。(3)继续推进和加快信息通信技术(ICT)的发展。虽然经验分析部分最终去除了信息化这一指标,但经济发展的经验和客观事实表明信息通信技术向其他行业渗透能够显著降低各行业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的信息成本,提升产业深度融合能力和业务协同创新水平。因而,全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将大大加快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步伐,提升其服务供给能力和供给效率。另一方面,从需求侧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创造更大的市场空间和需求规模:(1)通过市场交易环境的优化来增强产业关联。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过程中,提高生产性服务业与农业和制造业的产业关联度,促进产业间实现良性互动。特别是目前制造业不仅在国民经济中仍占有较大的比重,而且在新常态下其转型升级也迫在眉睫,所以制造业仍是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需求者。政府应通过政策调整以及市场交易环境的优化和交易环节的简化,通过相应的制度安排降低企业服务外包的市场风险,鼓励制造业企业将一部分生产性服务外包出去,从而推动生产性服务业的规模化和专业化发展,优化其内部结构,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2)充分重视来自服务业内部的生产性服务需求。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服务业所占的比重将会进一步上升,内部分工也会深化,对专业性的生产性服务需求将会不断增强,因此,通过制度变革和体制调整,强化生产性服务业与服务业中其他部门的“循环累积发展”效应,实现生产性服务业的“自我增强”。(3)在扩大对外开放过程中,一方面加强外资制造业和本土生产性服务业的经济往来,避免“体外循环”——即外资制造业更大程度上使用外资提供地生产性服务,而很少使用本土生产性服务商供给的生产性服务,另一方面在本土制造业“走出去”的过程中,生产性服务业企业也要积极拓展海外市场,从而不断拓展其生存发展的市场范围和空间。(www.xing528.com)

在供给端和需求端的协同作用下,通过“一推一拉”加快生产性服务业的成长和壮大,为制造业升级、产业结构优化以及整个经济发展质量的提高提供必要和充足的知识资本、信息资本和人力资本支撑,提升产业协调发展的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