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经济全球化的起源和发展

经济全球化的起源和发展

时间:2023-06-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地理大发现在封建社会内部催生了资本主义的因素,商业、航海业和工业的高涨为经济全球化的产生准备着必要条件。全球化的第二阶段——2.0 升级版本,18 到20世纪,由于工业革命的飞速挺进,英美等率先发起和完成工业革命,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强大的军事力量推动经济全球化进入资本主义世界自由市场体系的发展阶段。

经济全球化的起源和发展

表1-1 一国经济与全球经济的区别

资料来源:王志乐《全球公司:跨国公司发展新阶段》,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10页。

经济全球化源于何时的历史和时间界定,向来是争议最多的观点之一。由于经济全球化的概念和内涵本身观点不一,加之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侧面对经济全球化进行理解,因此,经济全球化源于何时、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阶段如何划分,不同学者之间产生了较大的意见分歧。有学者将“社会交往”看作判定经济全球化的主轴,因而将人类社会交往与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联系起来,这样一来,经济全球化古已有之,甚至可以追溯到千年之前。另有学者将“市场经济”看作测度经济全球化的标准,因而将市场经济实践与经济全球化的起始结合起来,市场经济的正式确立之时就是经济全球化开始之日。需要指出的是,经济全球化并不是一个“单点式”的纯粹的概念,而是一个“长线式”的持续不断的历史过程。更确切地说,经济全球化是“发育的机体”和“进行的过程”,而不是“成熟的样本”和“完成的形式”。作为“发育机体”和“形成过程”的经济全球化,对其生成进行剖绘,会得出一条经济全球化孕育—产生—成型—成熟—发展—壮大……的过程曲线。笔者认为,15世纪末,当地理大发现将“孤立的点”连接成“联合的面”的时候,经济全球化就开始萌芽。地理大发现在封建社会内部催生了资本主义的因素,商业、航海业和工业的高涨为经济全球化的产生准备着必要条件。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阶段如何划分一直与它的时间起源一样,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如阎孟伟、朱丽君依据对经济全球化实质的理解,将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划分为两个大阶段:第一阶段是萌发于16世纪的西欧国家;第二阶段是开始于20世纪40年代,即二战以后。[9]殷德生以政治经济学和世界经济的发展理路和内在逻辑为视角,历史地、辩证地考察了全球化的发展进程,并将全球化划分为“旧全球化”与“新全球化”两个阶段。他认为,与单一的条件和现象不同,全球化是一个持续、漫长的历史过程,作为一种生活形态的全球化自四五百年之前就开始出现在世界上了。全球化的实质就是资本主义制度不断向世界范围扩张和“资本主义化”的过程。[10]严书翰以经济全球化与科学社会主义的渊源入手,将经济全球化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以《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为标志,经济全球化与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恰逢其时。资本主义在彰显历史进步性的同时也暴露出其基本矛盾,社会主义理论和运动破土而出。第二阶段,从20世纪初到70—80年代,经济全球化经历了高涨—中断—复苏的曲折过程。资本形态发生变化,资本主义进入垄断发展时期,两种制度的发展差距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逐渐拉大。第三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经济全球化经历了生产力、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化的三次新飞跃,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遇重大挫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壮大,并主动融入经济全球化浪潮[11]王义桅以“一带一路”的全球化逻辑为视角将经济全球化划分为三种形态:第一种形态是以文明为单元,以欧亚大陆为载体,以贸易和文化为动力,遵从东西互鉴法则的丝绸之路所代表的农耕—游牧时代的全球化1.0 时代。第二种形态是以民族国家为单元,以海洋为载体,以贸易和投资为动力,以西方中心为法则的工业革命所代表的工业—商业时代的全球化2.0 时代。第三种形态是以文明型国家为单元,以“一带一路”为载体,以互联互通为动力,倡导包容天下的“一带一路”所承载的工业—信息时代的全球化3.0时代。[12]

巨永明将经济全球化视为资本的全球化,根据资本的发展过程整合全球化的历史,由此将全球化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原始资本积累与全球化。第二,商业资本与全球化。第三, 工业资本与全球化。第四,金融资本与全球化。”[13]张可云、蔡之兵从全球化与工业体系发展的关系出发,将经济全球化划分为四个版本:全球化的第一阶段——1.0初级版本,16 到17世纪,由于航海技术的快速发展,西班牙、葡萄牙等资本主义国家开辟了新航路,加速了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通过军事掠夺和殖民贸易用暴力第一次开启了近代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进程。全球化的第二阶段——2.0 升级版本,18 到20世纪,由于工业革命的飞速挺进,英美等率先发起和完成工业革命,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强大的军事力量推动经济全球化进入资本主义世界自由市场体系的发展阶段。全球化的第三阶段——3.0 加强版本,20世纪中下叶,由于信息技术光速跃升,美国等在信息革命中抢占先机的发达国家经济体通过新的贸易和金融等主导了第三次全球化进程,经济全球化进入由西方主导世界经济和贸易规则的体系化、制度化发展阶段。全球化的第四阶段——4.0 创新版本,20世纪中下叶至今,个性化、数字化产品和服务生产模式将经济全球化进入以智能创造和制造为特征的第四发展阶段。[14]不仅划分的阶段不同,即使是阶段相同,时间跨度也不尽相同,这既为准确理清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线索设置了难题,同时也为全面认识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多维的视角。笔者在对相关观点进行整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见解。(www.xing528.com)

经济全球化是时间和空间相结合的过程,也是一个一直在进行中的过程,面对和探求经济全球化既要了解处于发育阶段的细胞,同时也要掌握相对成熟完善时期的组织。基于此,这里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区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萌生于15世纪末的地理大发现。地理大发现以及随之而来的商业、航海业、工业等蓬勃发展将蕴藏在社会中巨大的生产力和能量释放出来。农业的长期积累,为商品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使封建社会内部滋长的资本主义因素逐渐成长,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新兴资产阶级日复一日为本国经济的发展奔波。需求总量的增加、商品生产能力的提高、国内商品市场的局限,加之封建势力的复辟和市场竞争压力,催生了资产阶级寻找更广阔天地的想法,大工业和随之而来的殖民地贸易实现了资产阶级的想法。大工业为寻求商品市场提供了客观的物质基础,早期的资本主义国家凭借大工业发展的成果——坚船利炮轰开了落后国家的大门,它们暴力掠夺自然资源、罪恶进行奴隶贸易、肆无忌惮倾销过剩商品、最大限度攫取超额利润。一方面发展了商品贸易,形成了世界性的生产和消费,加强了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联系,改造了落后地区的文明。同时也破坏了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剥夺了当地居民的权利,延缓了当地的发展,给这些国家和地区带来了灭顶的灾难。虽然如此,大工业也造就了无产阶级,他们没有财产、没有家庭、没有民族、没有祖国,全世界一无所有的无产阶级只有联合起来,砸碎束缚他们的锁链,才能拥有整个世界,交往范围的扩大作为大工业的伴生现象为无产阶级在全世界的解放准备了条件。这一阶段虽然充满了进步与倒退、建设与破坏的矛盾,但是,资本主义社会在它所能容纳的生产力全部释放出来以前是绝对不会灭亡的,资产阶级继续为自身的存在和发展创造力量。

第二阶段跨越了两次科技革命。资产阶级在确立了统治地位以后,凭借拥有的国家力量开始了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肇始于英国并迅速波及全球的工业革命,开创了机器代替手工工具的时代。蒸汽机的广泛应用不仅仅是技术的革命,更是社会关系的革新,英国也借此成为名副其实和无可匹敌的“工业新帝国”。

19世纪70年代滥觞于电力领域的工业革命,以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发明为标志,以速度更快、影响作用更强、波及范围更广等优势,迅速将生产力发展推动到新的高度。美国、日本等国家借助两次革命交叉进行的优势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和赶超,世界格局中出现了多个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即便有经济危机的干扰和世界大战的破坏,造成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暂时倒退,但是国家作用的积极发挥、多元力量的相继加入,都使经济全球化在数量、范围、影响等各个方面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第三阶段涵盖了新技术革命。二战以后,开始了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20世纪90年代以空间技术、纳米技术生物工程为标志的新技术革命迅速以“人无我有”的优势“碾压”以往一切革命。两次科技革命相继展开交叉进行,形成了以先进科学技术为支撑、以跨国公司经营为依托、以现代市场经济为机制的全球扩展。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生产、投资、贸易、服务、金融、信息等在世界范围内的优化配置,都将经济全球化推向了新的高潮。在这一时期,新兴的高端技术在经济全球化的格局中起着越发重要的作用,掌握新能源互联网和空间技术等的国家在产业链条的分布中通常处于顶端,从而以低成本、低能耗和低污染获取高产值和高附加值。与之相反,与新技术革命失之交臂,没有先进高端技术的国家在产业链条的分布中通常处于底端,从而以高成本、高能耗和高污染获取低产值和低附加值,同时也扩大了中心国家与边缘国家、头脑国家与身体国家之间的差距。经济健康、可持续性发展与共享受到旧的经济全球化格局的限制,时代和现实呼唤一种符合客观规律性和价值目的性的更具包容性和共享性的经济全球化模式和新型的治理格局。

第四阶段肇始于工业革命4.0 和中国的“一带一路”。“工业革命4.0”是德国在2011年“汉诺威工业博览会”和2013年“Hannover Messe”上提出的概念和建议,其实质是物联网和制造业服务化等高精尖技术的有机结合。“工业革命4.0”推动经济全球化进入以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物联网与人工智能、3D 打印等高科技和高附加值为主要内容的新阶段。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面对走势低迷和回缓困难等全球经济释放的信号,欧洲国家以及美国和日本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中国、印度、韩国等新兴市场经济国家都顺势提出了“再工业化”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布局和任务。同时,金融危机的余波和消极影响使世界经济长期处于下行期,全球经济没有变大,甚至更小了,与分项竞争和能量消解相比,资本与劳动、增长与分配以及效率与公平等矛盾使所有全球经济体都面临共同的压力和问题,只有彼此理解和共建共享才能化解各行其是所无法解决的经济全球化难题。“一带一路”应运而生,为化解难题提供新思想;因时而生,为迎接挑战提供新理念;应际而生,为走出困局提供新智慧;因势而生,为创造机遇提供新方案。新时代需要新的指导理念使全球万众一心,新时代需要新的治理模式使全球革故鼎新,新时代需要新的条件保障使全球起死回生,新时代需要新的价值目标使全球经济行稳致远。只有这样,才能最终改变全球经济格局和命运,构建自由和全面发展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