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杨凌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会议讲话

杨凌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会议讲话

时间:2023-06-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党中央、国务院对杨凌示范区建设历来高度重视。20年来,中央领导同志始终把杨凌示范区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这些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杨凌示范区建设指出了方向,明确了要求,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自1997年国务院批准成立杨凌示范区以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在杨凌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和各有关方面的大力支持下,在陕西省委、省政府的直接领导下,杨凌示范区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

杨凌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会议讲话

刘延东

在全国上下喜迎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之际,我们召开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以下简称杨凌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第九次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落实李克强总理明确要求,总结杨凌示范区建设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分析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努力开创杨凌示范区建设发展新局面。

党中央、国务院对杨凌示范区建设历来高度重视。1997年7月,国务院正式批准成立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20年来,中央领导同志始终把杨凌示范区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2015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到陕西视察时明确提出了“追赶超越”定位和“五个扎实”要求,指出要发挥杨凌示范区等为骨干的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带对创新驱动发展的引领作用。李克强总理今年7月考察杨凌时强调,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农村空间广阔,政府要提供好的环境,形成制度红利,促进农民增收致富。这些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杨凌示范区建设指出了方向,明确了要求,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我曾三次来杨凌调研,每次调研都有新的感受。这次来到杨凌,亲眼目睹杨凌示范区建设的新成效、新变化,感受到这片热土蓬勃发展的活力,感到很是振奋。今天上午,我们召开了杨凌示范区成立二十周年总结会议,刚才,娄勤俭、胡和平、徐南平同志分别作了汇报,杨凌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负责同志都作了发言,听后很受鼓舞。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充分肯定杨凌示范区二十年建设发展取得的成绩和经验

杨凌(陵)是我国古代农业发祥地。早在4000年前,农耕始祖后稷就在杨凌(陵)“教民稼穑,树艺五谷”,繁衍发展了华夏农耕文明。自1997年国务院批准成立杨凌示范区以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在杨凌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和各有关方面的大力支持下,在陕西省委、省政府的直接领导下,杨凌示范区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杨凌示范区不忘初心、砥砺奋进,充分发挥农业院校和科研机构集中的优势,坚持现代农业示范和经济社会发展“两手抓”,努力从关中腹地的普通小镇发展成为独树一帜的“农科新城”,创造了农业发展的奇迹,实现了历史性跨越,不断在农业科技创新和现代化建设上发出“杨凌声音”,在服务国家发展战略中贡献“杨凌力量”,为我国乃至世界现代农业发展探索了有益经验。回顾杨凌示范区20年的实践,有以下五个突出特点。

第一,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核心位置,积极抢占现代农业科技制高点。杨凌示范区以国家粮食安全和旱区农业技术需求为导向,持续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强化高水平农业基础研究及创新平台建设,集聚农业科教人员7000名,主导建立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高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两个创新战略联盟,形成了“区校一体、融合发展”的协同创新机制。加快杨凌种子产业园建设,推动盼丰农业等一批种子企业入驻园区,每年培育动植物新品种30个。

第二,坚持以多元化示范推广为重要任务,引领带动现代农业发展。构建信息化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探索形成“大学产业链、科技特派员、基地、培训、农高会”等六种推广模式,打造多层次现代农业服务网络。持续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发挥杨凌大数据中心和农业云服务平台集成作用,着力发展以农业电商、农业物联网为重点的“智慧农业”“手机种菜”“电脑施肥”已在杨凌示范区成为现实。持续开展农民技能培训,为全国的1.3万名农民颁发了被视为“农业科技身份证”的技术职称证书,帮助其成为扎根现代农业生产一线的“土专家”。

第三,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增强示范区发展内生动力。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探索建立“政府+研发机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精准化科技服务体系,鼓励技术人员与各类经营主体形成利益共同体,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落地转化。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积极做好213项省级下放管理事项承接落实工作,针对大学生、职业农民和返乡农民工等不同群体的创新创业需求,先后出台20项扶持创新创业的政策,降低创业门槛优化创业服务,持续推进农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探索农业建设用地新模式,积极推进农村承包地、集体建设用地、农民宅基地“三块地”改革,推进土地市场化流转,调动农民积极性,建成30家集种植养殖、产品加工、休闲体验于一体的现代农业庄园,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第四,坚持增进民生福祉,切实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发挥杨凌示范区科技优势,瞄准目标、精准发力,面向陕西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秦巴山区、六盘山区等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深入开展农业科技推广扶贫、技术培训扶贫、产业扶贫,成立科技特派员扶贫创业联盟,建立一批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基地,仅2016年就培训贫困地区农民1万人。以系统化思维推进全域生态治理,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以治水、植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重点,给人民群众绿水青山和洁净空气,“农科水韵·生态杨凌”的现代田园城市格局初步形成。

第五,坚持对外科技合作,扩大我国农业“朋友圈”。主动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重点加强与中亚五国的合作交流,加快中哈、中吉等8个国际农业科技合作园区建设,成立“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农业教育科技创新联盟”,上线“丝路农业网”科技推广平台。加大农业创新资源“引进来”和“走出去”步伐,同6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建成各类国际合作平台13个,主动引进国际农业科技领军人才落户杨凌示范区,积极开展农业技术援外培训。

回顾过去,杨凌示范区20年的发展是一段艰苦创业的历程,示范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超越发展局限,弥补资源不足短板,牢记使命,艰苦奋斗,成为一支发展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力量;20年的发展是一段科技创新的历程,示范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现代农业发展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进一步夯实了区域综合经济实力,成为全国农业科技创新的“领跑者”;20年的发展是一段锐意改革的历程,示范区始终把深化改革作为推动发展的关键,在探索中改革,在改革中创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管理体制机制,成为以改革促发展的“排头兵”。

实践证明,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建设杨凌示范区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杨凌模式”的成功经验凝结了广大干部群众和科技教育工作者的智慧汗水,体现了科技创新引领跨越式发展的巨大能量,彰显了我国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显示出传统农业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所焕发出的勃勃生机。20年的建设成绩来之不易,20年的实践经验弥足珍贵。借此机会,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对杨凌示范区建设取得的成绩表示热烈祝贺,向杨凌示范区广大干部群众和科技教育工作者表示诚挚问候,向关心支持杨凌示范区发展的各有关方面表示衷心感谢!

二、切实增强办好杨凌示范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杨凌示范区在更高层次上创新发展,必须深入学习领会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认真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对杨凌示范区的期望和要求,立足国家发展全局,置身于全球竞争格局之中,积极应对国际国内形势变化带来的新机遇新挑战,找准定位,明确任务,主动谋求新的更大突破。

(一)主动适应新科技革命的机遇与挑战,加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对杨凌示范区建设提出了新要求。

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物质结构、生命起源等重大科学问题的原创性突破,正在开辟新前沿新方向。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等广泛渗透到农业农村各个领域,农业科技创新活动不断突破地域、组织、技术的界限,农业前沿技术进入快速发展期,生产分工全球化进程加速。农业科技创新的竞争,正在由技术与产品的单一、单个、单向竞争,逐步演化为以品牌、产业组织、商业模式为核心的全产业链和多元融合创新的竞争。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纷纷寻找农业科技创新的突破口,占领未来发展先机。我们要把饭碗牢牢地端在自己手里,依靠创新赢得先机,牢牢掌握未来发展的主动权。(www.xing528.com)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科技创新步入由跟踪为主转向跟踪、并跑、领跑并存的新阶段,正处于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向系统能力提升转变的重要时期。党中央、国务院高瞻远瞩、审时度势,作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提出通过“三步走”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奋斗目标。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离不开农业科技创新水平的大幅提升,离不开农业现代化的有力支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业现代化关键在科技进步和创新,要立足我国国情,遵循农业科技规律,加快创新步伐,努力抢占世界农业科技竞争制高点,牢牢掌握我国农业科技发展主动权,为我国由农业大国走向农业强国提供坚实科技支撑。杨凌示范区作为我国设立最早的农业示范区,必须要发挥好“排头兵”作用,始终站在世界农业科技发展的最前沿,紧紧围绕科技创新、示范引领、转型发展等重大任务,主动作为、勇攀高峰,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继续取得好成绩,为促进农业现代化贡献应有的力量。

(二)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为杨凌示范区建设部署了新任务。

经过多年不懈努力,我国农业农村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已经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内在动因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农业主要矛盾已经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为阶段性的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总的来看,目前我国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可以概括为“四个跟不上”:一是农产品需求升级了,有效供给跟不上;二是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接近极限了,绿色生产跟不上;三是国外低价农产品进来了,国内竞争力跟不上;四是农民增收传统动力减弱了,新的动能跟不上。从消费需求看,人民群众不仅要吃饱、吃好,还要吃得健康、吃出个性;不仅需要大量的优质农产品,还要提供农业观光休闲等体验性服务以及绿水青山、洁净空气等。从生产供给看,我国资源条件和生态环境两道“紧箍咒”越绷越紧,依靠拼资源消耗、拼农业高投入、拼生态环境的粗放生产方式已经难以为继。解决这些问题,实现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根本还是要向科技创新要效益、向深化改革要动力、向激励创业要活力,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增绿。

当前,我国农业科技逐步广泛应用,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6%,发展潜力巨大。特别是随着土地流转不断加快,传统小农户分散经营正加速向适度规模经营转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成为现代农业的生力军,迫切需要通过科技创新,发展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以实现更好的经济社会效益。新形势下,杨凌示范区必须要勇于担当,直面挑战,放大比较优势,瞄准市场需求,从农业科技供给、产品供给入手,加快推动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经营结构调整,在破解农业价格“天花板”、资源“紧箍咒”双重束缚中发挥更大作用,把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向纵深推进。

(三)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为杨凌示范区干事创业创造了新机遇。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点在全面,关键在农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力得到了极大发展,农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农民人均收入较快增长,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较好基础。但是,相对于快速推进的工业化、日新月异的城镇化和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的差距依然很大,中西部农村以及“老少边穷”地区依然是脱贫攻坚的重点区域。

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胜阶段。我们既要看到完成这项任务的艰巨性,还要看到,杨凌示范区立足于农业、兴起于科技的经验有着很强的说服力,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当年建设杨凌示范区的一个重要考虑,就是要面向干旱半干旱地区提供现代农业发展示范,不仅要提供技术推广示范,还要提供改革创新和组织管理的示范。要紧紧抓住这一重大机遇,加快把先进农业技术和创新创业机制辐射到中西部农村及“老少边穷”地区,辐射到农业主产区,让农民获得更多收益。要认真总结现代农业发展经验和模式,不断完善科技扶贫、产业扶贫机制,加大面向贫困地区的科技推广和培训力度,帮扶贫困群众依靠科技创新增收致富,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

三、认真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奋力谱写杨凌示范区建设新的篇章

建设杨凌示范区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任务,必须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善作善成。新形势下,陕西省委省政府、杨凌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自觉担负起科技创新、示范带动、转型发展的历史使命,面向世界农业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现代农业建设主战场,着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农业人才高地、创新高地和产业高地,深化“一带一路”农业科技合作,努力把杨凌示范区建设成为农业创新驱动发展的先行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试验区和产城镇村融合发展的示范区,为干旱半干旱地区现代农业发展发挥更大的引领带动作用,为推动我国由农业大国走向农业强国提供坚实支撑。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重点抓好以下五项工作。

一是要打造协同创新发展的新标杆。坚持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加强农业科技基础前沿研究,强化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力争取得一批重大创新性成果,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抢占农业科技制高点。要坚持问题导向,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找准农业科技创新的方向和重点,瞄准国际科技前沿,适应农业转方式调结构新要求,加大实施种业自主创新重大工程和主要农作物良种联合攻关力度,加快现代种业、节水农业、绿色增产、食品安全等领域技术攻关,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要进一步整合农业科技创新资源,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产业技术体系,建立一批现代农业创新中心和协同创新联盟,推进资源开放共享与服务平台基地建设,支持开展特色优势产业技术研发。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持续推动区校深度融合,构建政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创新网络,加大农村金融支持,推动技术、人才、资金等要素跨区域融合,加快形成农业创新驱动发展的新模式。

二是要争做农技示范推广的引领者。解决农业科研与农业生产“两张皮”问题,畅通农技推广的“最后一公里”,是科技支撑农业现代化的关键。要创新农技推广服务方式,拓展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加快科技成果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扩散应用,推动“杨凌经验”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需要强调的是,农民始终是现代农业的主体,必须要把艰深难懂的科研成果变得通俗易懂,让农民耳熟能详,看得懂、学得会、用得上,才能为现代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要探索公益性和市场化有机融合的农技推广新模式,开展政府购买服务,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打造一批“星创天地”,建立“农科教产学研”一体化的农业技术推广联盟,支持农技推广人员与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开展技术合作。要加大科技扶贫、产业扶贫力度,立足贫困地区实际需求,加快建设一批科技创新创业示范基地,深入开展科技扶贫行动,通过各种平台和载体,把更多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输送到扶贫工作一线,帮扶贫困地区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实现稳定脱贫,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更多“杨凌力量”。

三是要探索全面深化改革的新举措。推动杨凌示范区转型和跨越发展,深化改革是关键。要把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突破口,进一步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放手激活市场、激活要素、激活主体,用市场的力量发掘农业农村潜力,撬动农业农村资源的市场价值,把农村打造成干事创业的热土。要推进“三农”要素互联互通,按照生产、生活、生态良性互动的要求,打造一批乡村新社区、田园综合体、农业特色小镇,全面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要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加大行政审批事项下放力度,积极探索行政审批、投融资、收入分配等领域改革举措,激发市场主体的生机与活力,引导优质资源向优秀企业集聚。要加快陕西自贸试验区杨凌示范区片区建设,充分发挥“示范区+自贸区”双重政策叠加效应,大胆闯、大胆试、自主改,加快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在促进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农业对外开放合作等方面走出一条新路。

四是要建设农业创新创业的新高地。要出台更具吸引力的引智留才政策,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加快创新型企业家和领军人才队伍建设,支持进城农民工返乡创业,鼓励高校毕业生、企业主、农业科技人员、留学归国人员等各类人才回乡下乡创新创业。要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继续办好农民发展学院,实施“万名农技推广骨干人才培养计划”,提升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探索培育农业职业经理人,培养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新农民。要搭建创业平台和孵化基地,发挥“双创”示范基地集聚要素的作用,充分利用众创田园、创业工场等创业载体,开展小微企业创新创业基地示范,打造全链条、全要素创业服务体系。要完善农业创新创业激励机制,探索成果处置、收益分配、股权激励、人才流动、兼职兼薪等差别化政策,建立各类人才和经营主体利益联结机制,鼓励和引导人才以技术入股等形式领办创办企业,最大限度激发科技人才的创新创造活力。

五是要成为国际农业合作的先行区。要树立世界眼光,学习借鉴先进园区建设经验,汲取园区发展理念,提升文化设施、生态休闲、教育、医疗等社会事业发展水平,在产业发展、功能布局、设施配套等方面与国际接轨,增强驾驭园区国际化发展的本领。要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建立“更高层次、更宽领域、更深程度”的开放合作机制,收集沿线国家法律法规、农业政策、技术与装备水平等信息,有针对性地布局建设一批农业科技园区和培训中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主动参与制定国际标准,推动国际农业产能合作。要继续深化对外开放合作,发挥杨凌农高会等载体作用,加强与知名跨国企业的沟通交流,汇聚全球高端人才、前沿技术、多元化资本等要素,吸引全球创业者、企业到杨凌创业发展。要加强人文交流,讲好中国故事,提升国家软实力。

办好杨凌示范区,离不开各有关方面的支持。杨凌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把支持杨凌示范区建设发展作为重要任务,充分发挥部省共建机制作用,结合职责分工,进一步整合资源,根据实际需求研究提出支持杨凌示范区发展的政策措施。要认真总结梳理杨凌示范区20年发展经验,支持杨凌示范区先行先试、积极探索,尽快形成可在全国复制推广的政策措施。陕西省委、省政府要一如既往地支持杨凌示范区发展,加大工作指导力度,传承好的经验做法,创造更好的发展条件,让杨凌示范区在新征程中跑好“接力赛”,在更多领域、更大范围服务全国“三农”事业发展。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奋发的精神,主动作为、真抓实干、锐意改革、攻坚克难,努力谱写“科技杨凌、人才杨凌、园林杨凌、富裕杨凌”的绚丽诗篇,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农业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