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村落,乡村文化传承与教化的重要载体

村落,乡村文化传承与教化的重要载体

时间:2023-06-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华五千多年的悠久灿烂的传统文化根植于源远流长的乡村文化,而几千年来的农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农耕文化孕育了丰富多彩的乡村文化,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钱穆认为,按照自然环境的种类,可以将人类文化分为游牧文化、农耕文化和商业文化三类,并认为农业文明就是农耕文化,中国文化自始到今是建筑在农业上面的。[14]同时,以村落为载体,也有利于民俗文化、民间信仰的传承发展。

村落,乡村文化传承与教化的重要载体

中华五千多年的悠久灿烂的传统文化根植于源远流长的乡村文化,而几千年来的农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农耕文化孕育了丰富多彩的乡村文化,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钱穆认为,按照自然环境的种类,可以将人类文化分为游牧文化、农耕文化和商业文化三类,并认为农业文明就是农耕文化,中国文化自始到今是建筑在农业上面的。[13]

朱启臻等认为,以村落为农业生产载体在农业生产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农业物质文化,如不同时期的农业生产工具(犁、耙等)、农田水利建设(广西的龙脊梯田李冰父子的都江堰水利工程等),这些丰富多彩的农业物质文化凝聚和体现了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成为传承乡村文化的“活化石”,为研究不同时代的农业生产方式和农耕文化提供了主要的研究依据。[14]同时,以村落为载体,也有利于民俗文化、民间信仰的传承发展。例如,在农耕生产中形成的天干地支汉族历法纪年、一年中的二十四节气、汉族的传统节日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以及与地方农耕生产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各种民间信仰(如沿海渔村的妈祖文化信仰、杭嘉湖平原水乡的蚕花娘娘文化信仰等),都是以村落为传承载体,在长期的农耕生产生活中形成了约定俗成的民间习俗和民间信仰,并通过各种民间文化活动以及代际口头经验相传得以有效传承。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快速推进,村落数量不断消减,越来越多的传统民俗文化和民间信仰正在逐渐消失。(www.xing528.com)

在以血缘、亲缘关系为纽带以家庭为核心的宗族性村落中,形成积淀延续了尊老爱幼、长幼有序、勤俭节约、耕读传家的优良家风族训,守望相助、和睦邻里、淳朴敦厚的乡风民俗以及村规民约等。以村落为载体,可以充分发挥优良家风族训、乡风民俗以及村规民约对村民的道德教化与约束功能,也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净化人们的心灵、感化人们的行为,以及通过激发唤起更多人内心记忆深处的“乡愁”,重建家庭的天伦之乐、邻里的守望相助、社区的和谐包容与共同体归属感,重新追求和塑造真、善、美的“精神家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