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辽宁民营企业家精神发展概况:回顾与展望

辽宁民营企业家精神发展概况:回顾与展望

时间:2023-06-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辽宁老工业基地成长起来的民营企业家,市场意识相对薄弱,较强的行政隶属关系深入人心,契约精神缺乏,进而严重制约了当地民营企业的发展。民营企业融资难是世界性的普遍现象,辽宁民营企业融资困难、资金短缺已成为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劳动力短缺与人才流失也是辽宁民营企业面对的重要问题。现阶段,辽宁的民营企业发展却相对滞后,在全国民营企业的佼佼者中鲜见辽宁企业的身影。

辽宁民营企业家精神发展概况:回顾与展望

1.自然与文化环境

辽宁资源丰富、地广人稀。丰富的物质资源给辽宁人民带来了相对宽松的生存条件,培育了人们一种一成不变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安顺守常的思维方式,成为地域文化的特征。这种文化中缺少创新思维,更不鼓励创业与创富。辽宁地处中国东北部,虽然广阔,但周边环境却是封闭型的,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文化圈。改革开放后,这种地域上的影响更为突出。在这样的地域文化区域中,“外来文化”难以深入,“内部文化”也难以输出,文化交流十分困难,不利于民营企业家的产生与成长。

受计划经济影响,思想保守,市场观念落后,缺乏开放思想,体制机制灵活性差是民营经济发展的障碍之一。改革开放初期,东北地大物博,工业基础雄厚,自然资源、科学技术居全国领先水平,工业化进程、城镇化水平全国领先,全民所有制国有企业职工规模大、自身优越感强,这些计划经济建设的成绩与优势,成为改革开放新时期民营企业创新创业的阻碍。计划经济的文化基因,如影随形,影响辽宁民营企业成长与发展,也形成辽宁民营企业家精神与江浙地区民营企业家精神时代特质与地区特质差异性。目前,辽宁的民营企业大都规模小、缺乏资金、技术实力和销售渠道,抗风险能力差,竞争能力和创新能力弱,在辽宁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创新驱动发展的重大转折时期,民营经济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内在支撑作用有限。

辽宁老工业基地成长起来的民营企业家,市场意识相对薄弱,较强的行政隶属关系深入人心,契约精神缺乏,进而严重制约了当地民营企业的发展。同时,辽宁是移民杂居社会,而且现代工业体系发展先进,城镇化水平较高,缺乏像浙江民营企业家乡邻、宗亲那样的紧密关系网络与纽带,致使辽宁民营企业在早期创业以及后续发展过程中,既缺乏契约精神作为基础,又没有相应的替代关系作为支撑,其成长缓慢而艰难。缺乏契约精神,导致我国商品经济交易成本、运行成本、履约成本居高不下,民营企业营商环境不良,诸多制造产品(服务)质次价高,缺乏市场竞争力,在经济危机冲击下,盈利能力急剧下降,企业生存与发展受到威胁。

2.政策环境

辽宁作为东北的老工业基地,曾经是1949年后中国经济增长的龙头,但在1994年中国转向市场经济后,辽宁的经济发展及GDP增速明显落后于长三角珠三角省份。到了2005年,振兴东北成为国家战略,东北经济增长提速,GDP同比增速与长三角、珠三角看齐,并在2010年全面超越后两者,辽宁的经济发展情况有所改观。总的来说,国家层面对辽宁的经济鼓励政策相较于南方出台较晚。

同时,辽宁作为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最早、最长、最彻底的地区,面对市场的自我调节能力较弱。虽然辽宁在计划经济时期曾经创造了辉煌,但也保留了计划经济的弊病,等政策、靠救援、要资金的依赖思想使得辽宁的企业缺乏竞争意识与创新能力。辽宁经济以国有化为特征,国有企业作为利税大户也抢占了较多的资源,政策的出台与实施也优先考虑国有企业的发展。虽然改革开放之初,民营企业发展的起步阶段,辽宁走在了全国前面,但是辽宁民营企业是在国有企业的“留白区”内生存,由于体量小,民营企业家缺乏政治地位和话语权。另外,辽宁的许多民营企业是由国有企业转制而来,转制后要面对原有企业职工的遗留、企业债务负担的消化和企业换代升级发展等诸多问题,可以说,辽宁的民营企业一直是背着沉重的包袱在参与市场竞争。2014年以来,辽宁的经济下滑严重,省委、省政府认识到了民营企业在辽宁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接连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改变了以“管”为主导的政府意识,确立了扶持与服务意识,对培育民营企业家精神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3.市场环境

辽宁民营企业置身于国有企业比重较大的经济结构之中,创新创业生存空间受到挤压;辽宁经济结构中重化工业占比较大,民营企业创新创业进入门槛较高,辽宁民营企业创新创业市场机会受限;辽宁受计划经济影响深重,政府与市场关系、政府与企业关系更加偏离市场经济内在要求,民营企业成长遭遇了不利的市场环境。(www.xing528.com)

民营企业家最关心的莫过于软环境建设。投资兴业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当地的“软环境”。民营经济发达地区的成功经验是政府培育民营企业,为民营企业发展创造适宜环境。由于传统的计划经济政策观念的影响,辽宁省在管理民营企业上从严从紧。一位在东北经营多年的温州民营企业家说,现在办事不怕上面没政策,领导都很支持民营企业的发展,就怕和具体职能部门打交道,职能部门“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辽宁省工商业联合会2015年上半年对省内民营企业家的民意调查显示,民营企业家对政府部门的行政执法行为和服务普遍不满意,其中对各种收费、行政执法作风、办事效率的不满意率最高。民营企业家遭遇纠纷时,大都通过私人关系解决。

民营企业融资难是世界性的普遍现象,辽宁民营企业融资困难、资金短缺已成为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民营企业资金需求有“短、小、频、急”等特点,给民营企业贷款成本明显偏高,而且贷款利率的浮动空间不大,不足以弥补银行向民营企业贷款增加的成本,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银行往往不愿意向民营企业贷款。而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差,抗风险能力弱,呆账、坏账率高更是银行不愿意放贷的主因。顺畅民营企业融资渠道是给予民营企业家创新创业的重要支撑。劳动力短缺与人才流失也是辽宁民营企业面对的重要问题。同时,辽宁民营企业的产业结构相对单一,偏向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更迫切。在自然资源衰退,劳动人口流失的作用下,产业的衰退将更为严重。民营企业在这样的环境下需要更多的扶持与鼓励。

4.辽宁民营企业家精神特质

辽宁的人均土地拥有面积、国有固定资产投资人均数量、自然资源、科技资源、工业基础体系等客观条件与环境均居全国领先水平,但民营经济发展却未能释放出应有的活力,这与该地区特有的经济体制机制、经济结构、文化环境、市场环境等制约了民营企业家精神有直接关系。回顾辽宁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的发展历程,在改革开放之初,辽宁民营企业家的创新创业精神、冒险精神表现十分突出,在这一时期涌现出许多个全国“第一”,开创了辽宁民营经济的辉煌起点。现阶段,辽宁的民营企业发展却相对滞后,在全国民营企业的佼佼者中鲜见辽宁企业的身影。首先,辽宁省民营企业总体的创新发展并不乐观。虽然技术创新型民营企业仍然不断涌现,但是企业缺乏专业技术人才和高端管理人才,管理人员的创新意识不强,技术创新能力严重不足,企业抗风险能力弱。其次,辽宁民营企业家在经济发展中冒险精神表现不突出、不明显。辽宁省内国有企业占据了过多的优势资源要素,使得民营企业发展空间狭窄,大都在市场缝隙和因体制改革而出现的市场中生存,其原始积累过程慢、水平低、实力弱,技术水平低,缺乏核心竞争力,抗风险能力差,因此,缺乏市场活力和冒险精神。最后,辽宁民营企业家的契约精神有待提升。我国浙江民营企业依托乡邻、宗亲建立起来的商品交易关系,弥补了契约精神不足对民营企业早期发展的制约。辽宁老工业基地成长起来的民营企业家,市场意识相对薄弱,较强的行政隶属关系深入人心,契约精神缺乏,进而严重制约了当地民营企业的发展。同时,辽宁是移民杂居社会,而且现代工业体系发展先进,城镇化水平较高,缺乏像浙江民营企业家乡邻、宗亲那样的紧密关系网络与纽带,致使辽宁民营企业家在早期创业以及后续发展过程中,既缺乏契约精神为基础,又没有相应的替代关系为支撑,所以其成长缓慢而艰难。

总之,民营企业家精神的缺失是辽宁民营企业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之一。企业家精神不是一个静态的存在,而是一个动态的塑造过程。经济转型需要企业家精神的创新特质。实现经济转型必须主动寻找机会,通过对现有组织、产品、生产资料组合的打乱,寻找可以产生效益的资源组合,这需要企业家精神的创新特质。从搜寻机会、发现机会开始,创造性地组合旧资源,不断地试错,或者用自己创造性的眼睛去寻找有价值的组合,才能发现实现经济转型的创新点。当前,辽宁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鼓励民营企业家创业,培育以创新为核心,以敬业、责任感和实现自我价值为内涵的企业家精神,培养一批具有企业家精神的优秀民营企业家,是辽宁推进民营企业发展的战略任务。

综上比较,辽宁与江浙地区在自然条件、制度环境、文化氛围等方面存在差异,导致各地区民营企业、民营经济发展成效不同,企业家精神特质在地区之间也存在一定差异。江浙民营企业家精神共性特质在于,抓住机遇,灵活响应,顺势而为,开拓进取,辽宁民营企业家受困于计划经济影响以及政府与市场关系对于市场经济规律的违背,在响应市场方面表现得行动迟缓、能力薄弱。具体而言,江苏民营企业家以敢闯敢创、守诚守信、敬贤敬业、博学博爱的理念指引江苏民营企业发展。浙江民营企业家以自强不息、坚忍不拔、勇于创新、讲求实效,闯出了浙江民营企业的一片创新创业新天地。辽宁民营企业家以闯荡拼搏、不畏困难、团结奉献、豪爽勇敢的精神,在创新创业道路上艰难前行。在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新常态”下,辽宁与全国各地一样,正在努力深化改革,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不断完善与健全。对于发展道路上的困难与问题、民营企业发展面临的困境、民营企业家精神缺失带来的负面影响等,辽宁必须增强“四个自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培育民营企业家精神,积极借鉴江浙等先进地区民营企业家精神驱动民营经济发展的经验,努力改善辽宁民营企业生存、发展环境,引导民营企业家重视企业家精神在企业创新发展中的内在驱动作用,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并带动辽宁老工业基地焕发出新的活力。

[1]杨宏建:《浙商是怎样炼成的》,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7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